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大学新生刚踏人大学校园,从一个原来相对较小的环境进入一个相对较大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老师、同学、校园、周边环境和大学英语教材都是那么新鲜和陌生。再加上刚进大学,摆脱了高考的压力,许多同学自然而然地认为应该放松放松。于是,部分同学地学习劲头不足,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因此缺乏一种积极向上地学习动机。这样他们就带着新奇、茫然、和新的学习“债务”匆匆忙忙地度过了大学的第一学期,对以后的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大一新生的英语教学,教师应该恰当地激发他们地英语学习动机。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地英语学习动机呢?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教师作为指导的主体能动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他们将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现象比比皆是。“满堂灌”、“注入式”、机械训练等,都严重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一年级是整个大学阶段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内容,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在一年内都能适应得了的。笔者在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基础上,认为大一学生要缩短“适应期”,须得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实现学习动机的转变。即引导、帮助大一学生实现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外在的推动力变为内在的驱动力。动机和需要一样是人的行为的力量源泉和起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来分,动机可分为长远(间接)的动机和短暂(直接)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学生结束中学学习生活踏入大学校园,但是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那么,如何帮助新生顺利完成这两个学习阶段之间的过渡,就成了大一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过渡的必要性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存在许多差异。在中学里,学生除了正规课程之外,还有晚自习辅导。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老师的监督和父母的敦促下渡过的,其自由支配时间甚少。此外,中学的授课量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多,其结果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比较扎实、牢固。在大学里,授课量大,进度快而且强调老师引导,…  相似文献   

5.
张菁 《海峡科学》2009,(8):15-17
以198名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在课外英语听力学习中元认知计划策略的使用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非专业学生计划策略频率较低,而且明显低于专业学生。相关性分析表明,学习观念与学习动机对计划影响的程度不同。此外,元认知知识也直接关系到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听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合理制定计划,提高课外听力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1.教学中的实例:三年前.我接手高二的一个普通班,有一名学生的化学成绩不断上升,直至超过“奥赛班”所有同学。大家向他讨教学习方法时,他说:把学的和练的经常在脑子里悟一悟,时间长了就有了“悟性”.学习化学就不难了。同学们可能没理解,也可能不相信,于是他们向我求教。但我一时没有找到有关、陪性”的理论,无法向同学们解释,只好叫这个学生给大家讲自己如何“悟”的,  相似文献   

7.
刘坤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200-200
爱心,即要把学生当朋友,用爱心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学校要培养和谐的人,而非专家,是那种既富于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爱心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耐心,即要学会换位思考。此时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健全,做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事情很正常,教师在解决这些“小意外”时,可以尝试蹲下身子来和学生解决、探讨是与非。“尊重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我们要求学生要有素质,我们就要做好示范作用,我们的言行就要有所体现,而不是像变色龙一样,伪装和改变自己;我们不喜欢学生说假话,就应该保证自己讲实话。教学中我会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不太守纪的学习稍差的同学,常给他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支持下他们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对他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浅谈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其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杨清 《科技信息》2012,(36):189-189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级别来进行教学,教师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由于低层次的学生存在英语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等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为他们制定合理可实现的学习目标,也要指导他们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低层次英语学习者的班级,教师自身也要泣意情感的运用,才能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情况来看,师范院校学生来源地区广,方言特征复杂,正音具有一定难度。为了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强化《普通话》课的学习和训练。《普通话》课的核心是搞好练习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口语训练过程分成读──讲──说三个阶段,依据三个训练阶段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训练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类型。 一、“朗读”训练阶段练习设计 当学生刚开始说普通话时,教师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而应从语言基础抓起。朗读比较适合于学生的初级训练。朗读训练过程中,强调音节的准确度,也就是声韵调各构成要素的准确度。练习设计如下: 读的内容:在学习声母的母声调时,可以选择一些单音节的字词和多音节的词或词组,关键是考察发音,如我们学习声调可选一些成语,每个成语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指导时强调发音不要连续,要注意每一个声调特点,读出真实调值。每位同学读一至两个成语。进行连续语流练习时,可选择课本上的内容,这样,既了解了课本,又多一些练习机会。还可以读一些绕口令,活跃课堂气氛。 对于一些本地区易犯错误的“高频字”,我们应采取方法反复强调。首先师生共同找出“高频字”,让学生记下来,常读常念,突出重点。由于单字不易记忆,我们可以指出十至几十个...  相似文献   

11.
王淑敏 《科技信息》2012,(29):326-326
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艰巨任务。高中英语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训练,加以恰当的方法指导,循序渐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中和大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阶段教育。对大学物理的学习,不能沿用中学生学习的方法,让教师“抱着走”,只靠“课堂上解决问题”。学生要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就必须有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才成就的起点,人们只要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学习音乐的小学生,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学生这种新型的心理特点,把其学习动机转化成潜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音乐艺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打破“不是教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在“听听”、“唱唱”、“画画”、“动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兴趣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微课程”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微课程” 可以作为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有力的补充,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上学特别是接受完义务教育的人再上学,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这些高中教师总是讲:上高中就是要考大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找到人生幸福。甚至几年前东北的一所高中提出“上高中就是要有一个好成绩。有一个好成绩就能考上一所好大学,考上一所好大学就能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工作就能有一个好家庭”。这样的提法不一而足。在这种鼓动和教育下,三年甚至四五年的高中生活,学生们承受着莫大的身心压力。每天五点半起床,十点多睡觉,十七个小时中,除了三餐、上厕所和极少的课外活动,就是在教室里看书写字作题;一次次考试一次次排名,成绩差了自己难受,老师批评,家长抱怨。正是花季少年.却找不到一点欢乐,教师们只能用“学海无涯苦作舟”“苦尽甘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激励他们,用望梅止渴式的“考上大学就好了”来安慰他们。  相似文献   

16.
源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式教学由五个环节构成,即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在支架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发挥“指引员”的作用,设计写作任务,组织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指导、帮助、督促学生学习。该模式构建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社会的佼佼者,大学时代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成为每个大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高校物理“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付应科 《科技信息》2009,(7):257-257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学段,教育心理学上称该阶段是“危险期”,表现之一是学生生理逐步发育成熟而心理却极不稳定,出现了“求异”的行为现象。本文以自已亲历的班级课堂上出现的一次男女同学求异的行为现象为契机,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新形势下,进行认真的反思,得出几点启示: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学生人格(尽可能少的扼杀他们的生机,尽可能多的赢得发展的契机);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他们求真向善):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每位同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好差也不是不可变化的,要教育学生树立终生爱学习,受教育的观念);避免用完美的尺度去规范同学(对他们的求异心理.早恋行为,不能视为“洪水猛兽”,象对待“瘟神”般的严加防范和扼止,把学生看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进行圣化教育)。通过这些反思和启示,提高自已的教学素质,做好一个适应现在教学形势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9.
高校闲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闲暇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自己的社会技能、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这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用闲暇教育理念指导英语教学改革,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多样的闲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开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模式快速发展起来,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内涵,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给学生带来了新的资源.针对新教学模式,本文进行了研究探讨,并结合实验教学,阐述了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对少数民族同学的积极影响,对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