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戈尔茨坦开发出一种能使木屑废纸转化为乙醇的新方法。首先将纤维质与浓盐酸混合,在50℃下搅拌,使其分解为单糖类。因为反应时间仅有10—15分钟,所以该工艺可以连续生产。过量盐酸用半透膜电渗析法与糖分离、回收。如果采用电渗析,在最佳条件下,为以前扩散渗析的16倍,回收率可达90%。剩余的糖液中含葡萄糖50—60%,用目前由糖稀和谷物所得糖类发酵制乙醇的发酵池即可使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相似文献   

2.
梅子过去一直被作为解毒妙药而利用.食用梅子可解除从外界进人人体内的毒,也可解除已存在于人体内的毒,总之可解除食物中的毒、水中的毒和血液中的毒.将梅子盐渍,添加紫苏,使之干燥制成梅干,则可使梅子的药效进一步增强,取得更为显著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常细胞、组织和器官离体后就失去了神经和体液的控制及调节。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代谢继续进行,糖等养料消耗殆尽。为了抑制细胞代谢,延续细胞生命,延长保存期,必须使其处于深低温(—196℃)条件下,为此需要一种合适的耐深低温容器,而且这种容器最好具有一定透明度,便于观察。一般市售的聚氯乙烯袋最多能耐—80℃的低温,显然不符合上述要求。国外倾向于采用氟塑料深低温保存袋,国内也有人试制了F-46氟塑料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梅子已被人们视为健康食品,但是,梅子与其它的水果一样,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质,甚至腐烂。为此,人们除将它加工成糖、盐制品外,一直在探索鲜梅贮藏的新技术,以达到长期存放和销售的目的。日本横山秀吉等人发明了快速制备低盐梅  相似文献   

5.
在10—151的不锈钢容器中加入液氮,约加到容器的6—7成为止,然后向此容器中一点一点地加入事先粉碎好的花粉,浸渍60—90秒钟,使之冷冻,低温脆化。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已脆化的花粉,得内容物完全暴露的花粉微粉。在5kg上述花粉微粉中加入50kg20%乙醇溶液,在60℃的液温下,搅拌3小时,提取有效成分,得提取液。用离心分离机以5000转/分离心分离30分钟得  相似文献   

6.
一、番茄果脯番茄果脯,入口脆,甜味宜,表面透明,色鲜红,有芳香。加工方法:1.清洗无损成熟的番茄。2.成型和硬化处理。将番茄去蒂后用干。3.糖渍。将处理过的番茄放入浓度为50%的糖液中浸一天后,加糖使糖浓度达30%,再浸;第四天加糖使浓度达50%;第六天加糖使糖浓度达60%,继续糖渍到番茄含糖量为60%时,再加0.5%柠檬酸浸一天,果肉吸饱糖分呈透明状,捞出沥干,60℃烘干到含水20%,包装,可存放三个月以上。如在糖液中加2%的姜片或姜汁,还可制成辣  相似文献   

7.
饮用梅子醋是保持健康长寿的秘诀,其做法也非常简单,制作前先去除青梅的涩味,然后将青梅加—匕盐搁置数日后,上面出现透明的液体,这就是制成的纯正的梅子醋。或者也可将切碎的青梅浸到食用醋中,制成梅子醋。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制成一种利用果胶酶从水果中提取60~80%果汁的加工方法。加工程序为:1、将成熟的香蕉洗净、去皮,并在混合器里搅成果泥;2、将果泥加热到65—70℃,钝化果泥中的酶;3、将该果泥冷却到40℃;4、加入钾的偏重亚硫酸盐,使汁液不变成褐色;5、将果胶酶加入果泥中;6、将这种果泥置室温中12至36小时;7、用粗棉滤布压滤出汁液;8、在汁液中加入丹宁明胶,置5℃中过一夜再过滤;9、将滤得的果汁置冷藏器中一周,然后装瓶。所需设备是不锈钢容器、巴斯德法灭菌器、混合器、去皮器、粗棉滤布和瓶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从茶叶下脚料中提取咖啡因、活性炭及钾盐的综合加工方法.具体工艺过程如下:一、咖啡因制取工序1.升华将茶叶下脚料经整理加入到升华釜中,加温到350—450℃,釜内压力101—141kPa,1—1.5 小时后降温至250℃,保温4—5小时后收集粗品,得率为 1.4-2%.2.精制提纯  相似文献   

10.
1,3—二氯—2—丙醇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二氯-2-丙醇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84%的硫酸溶液慢慢滴加到包含有1,3-二氯-2丙醇和重铬酸钠水溶液的反应容器中去,将体系保持在24℃~26℃拦反应6h,反应完成后,过滤回收1,3-二氯丙酮粗品,粗品用冰水洗涤,然后通过蒸馏经可获得80.4%的收率的1,3-二氯丙酮,这是一种合成1,3-二氯丙酮较好的工艺,这种工艺与同类文献介绍的方法比较目标产物收率提高10%,而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1.
彩色显影防灰雾剂“EBP”是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给我校有机合成研究所和化学系的研制课题之一。它是一种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属国内外正在开发的彩色洗印添加剂,纯品为无色透明晶体,水合物m.p50—70℃,无水晶体m.p200—260℃,分解温度为240°~360℃,溶于水、丙酮、醇、以及低级脂肪酸。“EBP”系列对大白鼠口服毒性LD_(50)1700—2400mg/kg体重。彩色显影防灰雾剂“EBP”的合成工艺采用一步一段升温法,代替国外二步二段升温法,时间由8小时缩短到6小时,粗收率达94.5%。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用于运输辐照用钴-60放射源的运输容器,以专用方式运输最多可装载20万居里,衰变热约为3 077W。根据GB 11806和IAEA的SSR—6的相关要求,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恒温试验和耐热试验条件下容器的温度分布;并进行了验证实验。恒温试验模拟计算和应用电加热棒模拟实验分别得到运输容器的隔热筒外表面的最高温度为41℃和42℃,放射源棒束的最高温度为654℃和656℃。装载17.7万居里钴-60(热功率2 723 W)测量的容器主体外壳表面温度为74℃。耐热试验模拟计算和模拟实验分别得到容器主体外壳的最高温度为483.7℃和507.6℃,铅塞中最高温度为273.3℃和298.3℃。计算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运输容器热工设计满足GB 11806和SSR—6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于增加食品营养的花粉的加工方法是,采用迅速的温度变化、机械处理或酶处理,使花粉粒破碎,再加入维生素C和蜂王浆。经加工处理后的花粉容易被消化系统迅速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将50克花粉放入冰箱,温度保持在摄氏-20℃左右,存放24小时以上,然后迅速倒入装有2公升90~100℃水的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再将花粉冷却至40℃以下,在5~10℃温度下保存24小时,然后除去上  相似文献   

14.
这是供给人体钙营养的含有葡萄糖酸钙的酸性饮料。其制备方法是:将葡萄糖酸钙和碳酸钙混合(比例为1:4)液作为钙源。加到中性水中,用50—95℃温度加热使它溶解,再用食用的酸味料使饮料的pH调节到4以下即可。食用酸味料由柠檬酸、消旋苹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26℃,32℃,38℃,44℃和50℃等5个恒定温度分别干燥西洋参,在干燥过程中每两天取样一次,测定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以研究干燥温度对鲜西洋参糖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个恒定(26℃,32℃,38℃,44℃和50℃)干燥西洋参,粗淀粉和还原糖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粗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趋势相反;38℃处理整个干燥日程还原糖含量均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淀粉含量相应地较其他处理低。  相似文献   

16.
西德莱茵钢铁公司研制了一种在高炉铁水沟中,将铁水连续脱硫的装置。该装置由处理容器、搅拌器和盖组成,盖上安装搅拌器。容器和顶盖均复以耐火内衬。在两次出铁间隔中,可有提升装置将搅拌器移开。搅拌器桨叶复以耐火内衬,紧固在驱动轴上。高炉出铁时,生铁从切线方向进入搅拌容器,与逆向旋转的搅拌桨叶接触。同时,向处理容器连续加入脱硫剂。铁水与脱硫剂紧密混合,铁水中的硫与脱硫剂迅速反应。在脱硫过程中,搅拌器杆一半浸入铁水中,并以一个恒定速度旋转。用一个位于搅拌容器下流的砂坝  相似文献   

17.
棕榈酸果糖单酯的提纯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果糖单酯纯品,需要将果糖单酯与未反应的糖及脂肪酸、催化剂、以及其他残留物进行提纯分离。利用混合溶剂萃取的方法,对固定化脂肪酶(Novazym435)促合成的棕榈酸果糖单酯进行了提纯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环己烷-乙醇-水萃取棕榈酸果糖单酯的纯度可迭93.8%,收率迭到92.5%,同时确定了萃取的最佳等件是V(环己烷):V(乙醇):V(水)=2:2:1,棕榈酸果糖单酯的初始质量浓度在0.48—0.60 mg/mL,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生活性物质的稀有放线菌,编号3—50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3—50气生菌丝上着生半个孢子,常形成穗状生长体。基内菌丝生长好,有时可见到横隔,产生单孢子。细胞壁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AP)、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属细胞壁TV型,故属于糖单孢菌属。其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与绿色糖单孢菌相似,但又有差别,是一个新变种,定名为绿色糖单孢菌福建变种(Saccharomonospora viridis var.Fujianensis Ruan).  相似文献   

19.
用Sol-Gel法制备了钛酸锶钡(Ba0.8Sr0.2TiO3)纳米品,用FT—IR、XRD、TG—DTA、AFM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其晶化过程。结果表明,溶胶经冰乙酸适度稀释后稳定性提高,易于制备高质量的薄膜;薄膜的品化温度为750℃。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平均晶粒约为50nm的钛酸锶钡(Ba0.8Sr0.2TiO3))薄膜。  相似文献   

20.
夏.秋季节,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闪电是云层之间、云地之间及云与云之间的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的放电现象。闪电过处,空气中的小水滴因高温(闪电时,产生的温度瞬间达6000—30000℃)而汽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结果就发出了一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即雷声。据统计,地球上每天要受到大约46000多次的雷电冲击。雷电可以将周围空气剧烈压缩,产生物理性爆炸效应,产生极大的超压和动压,使被击中的房屋、仓库、水坝、古塔及工厂高大烟囱倒塌;使树木断裂、森林起火、人畜毙命。1970年7月27日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