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凤春 《科学通报》1976,21(1):13-13
一、引言在永磁材料中,目前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铸造铝镍钴合金和铁氧体永磁体,以及新出现的稀土钴永磁合金,其共同的缺点,是机械性能不好,很脆,或者既脆且硬,只能研磨,不能进行其它方面的机械加工.因此,它们在应用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已经有一些可变形永磁合金,但其性能都不高(参看表1).  相似文献   

2.
薛华二 《科学通报》1964,9(4):367-367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铸造年会从1963年11月28日—12月6日在天津举行。参加这次年会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近100个生产、科学研究、教学单位的112名正式代表和47名列席代表,加上天津市的铸造科学技术工作者共600余人。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40篇,其中铸鋼方面的有45篇;铸铁方面的有100篇;有色金属铸造方面的有26篇;铸造过程原理方面的有9篇;铸造设备机械化方面的有14篇;造型材料及工艺方面的有42篇;其它方面的有4篇。  相似文献   

3.
目前,通用的永磁磁体有混合型永磁磁体和调变磁化方向型永磁磁体两类。前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徐建铭等教授又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永磁磁体,即调变厚度型永磁磁体和调变宽度型永磁磁体的设计方案。这两种永磁磁体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和可采用软铁屏蔽等优点。现此发明已向专利局申请了专利。《永磁磁体技术的新发展》一文对这两种新型永磁磁体的设计方案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在电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训铭  严登俊  梁华 《自然杂志》2002,24(6):327-330
本文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应用前景,尤其是稀土永磁材料在电机工程中的应用:稀土永磁电机的研制概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器的设计研究过程。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结合直接转矩控制理论,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建模,给出了其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器的设计研究过程.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结合直接转矩控制理论,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利用Madab/Simulink软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建模,给出了其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永磁材料发展的新时代永磁材料(又称硬磁材料或恒磁材料)是机电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它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永磁材料的应用按其功能可分为下述五类: (1)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如小型电动机、各种音响设备中的喇叭等。 (2)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如发电机、拾音器、麦克风等。 (3)直接利用磁体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如选矿机、磁轴承、磁耦合等。 (4)利用离子束或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如行波管、速调管、磁控管等。 (5)利用磁场对介质或生物体的作用,如磁水器、油田用的降蜡器、磁疗器械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对永磁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永磁材料  相似文献   

8.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贵动物和山地生态系统为重点的一个保护区,面积约20万公顷。1980年1月,卧龙被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确定为世界保护大熊猫的研究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的西南部,当约北纬30°25′—30°25′,东经102°52′—103°24′,地处邛崃山脉的南段,境内峰岭叠叠,如波如涛。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降,主要山岭有巴郎山、四姑娘  相似文献   

9.
新型稀土永磁体——Sm_2Fe_(17)N_y粘结磁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英烈 《科学通报》1991,36(24):1850-1850
众所周知,永磁材料作为一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医疗和日常生活。自从SmCo稀土过渡族合金永磁体问世以来,从事永磁材料研究的科技人员一起在设法用廉价的Fe代替Co,寻求Fe基的稀土永磁材料。Nd-Fe-B永磁体的研制成功,给研究人员带来极大鼓  相似文献   

10.
杨景和 《科学通报》1988,33(19):1479-1479
在研究Eu—TTA—邻菲罗啉一表面活性剂荧光体系时发现,加入某些稀土离子如Tb~(3+)、La~(3+)、Gd~(3+)、Lu~(3+)和Y~(3+)等,则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加,这种荧光增强现象类似于光度法中的共显色效应,为此我们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共发光效应。 本文对Eu—La—TTA—邻菲罗啉—吐温—20体系的共发光效应进行研究,试验了该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烧结稀土永磁材料磁化与反磁化机制的研究现状,针对新型多主相复合永磁材料独特的结构特征,开展"多硬磁相、多尺度"新型复合稀土永磁材料(包括R-Fe-B/Nd-Fe-B,R-Fe-B/Sm-Co及多相复合磁体)的设计、可控制备基础理论和矫顽力机制的探讨.通过采用双主相(或多主相)合金等多相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探索制备兼具多种永磁单相优点的新型复合型永磁材料.尝试探讨了双硬磁主相复合材料的矫顽力机制,认为不仅要考虑不同各向异性常数的硬磁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应考虑不同相的体积分数和分布.最后展望了永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胡伯平 《科学通报》1986,31(11):819-819
一、引言 1983年Sagawa等人研制出了Nd-Fe-B优质永磁材料,最大磁能积为36MGOe。最近这种永磁材料的最大磁能积已达到47MGOe。这种新型永磁材料的出现,引起了科学上和技术上的极大兴趣。目前关于稀土-过渡族-类金属三元系合金和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郭纯孝 《科学通报》1985,30(4):318-318
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固氮和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金属酶活性中心微环境的研究巳达到原子水平。从已合成的Fe—Mo—S原子簇研究得知,由MoS_4~(-2)和FeCl_2形成FeS_2Mo四元环可作为固氮酶Fe—Mo辅基的基本结构单元。为了深入研究四元环中Fe--Mo之间的化学键性质,我们利用自编JDPLOT波函数绘图程序绘制了  相似文献   

14.
朱勇 《科学通报》1993,38(13):1247-1247
纳米固体材料是由具有量子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的超微粒子构成的块状固体材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非常活跃的领域.本文介绍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冷凝—原位加压制备纳米固体钼和氮化二钼的部分实验结果.材料制备是在自行研制的 IAc-1型纳米固体材料制备设备上进行的,为辉光放电—冷凝—原位加压方法,包括:直流/射频磁控(反应)溅射、电阻加热辉光等离子体反应、  相似文献   

15.
郭纯孝 《科学通报》1984,29(8):470-470
随着生物固氮研究的进展,许多金属酶的活性中心微环境的研究已经达到原子水平。人工合成固氮酶Fe-Mo辅基模拟物也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最近,Fe-Mo辅基的研究得到在Mo原子上含有氧配位的信息。我校化学系固氮组合成出铁钼之比为一比二的模型化合物。在Mo原子上含有单键的氧原子和含有二个双键氧原子的原子簇。我们已经对一系列的Fe—Mo—S模型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作过CNDO的研究。因此,进一步研究含氧配位的Fe—Mo—S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固氮酶辅基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发现了稀土族的一些元素与3d过渡族元素形成的某些金属化合物,具有优越的磁特性。大约十年以后,以稀土元素钐(Sm)与3d过渡族元素钴(CO)形成的SmCo_5永磁材料就以其优异的磁特性跃居永磁材料的显要地位。据最近报导,SmCo_5永磁材料的性能已达B_r=11000高斯,H_c=7000奥斯特,(BH)_(max)=30×10~6高斯·奥斯特。这比我们大量应用的Alnico系永磁材料B_r=10300高斯、从H_c=1705奥斯特、(BH)_(max)=12.2×10~6高·奥这样的性能,显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国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因此开展这类研究工作就更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铸范、红烧土中的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吉 《科学通报》1992,37(4):342-342
植物硅酸体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经过高温焙烧的古代铸范、红烧土及土器中可以大量保存下来。对于这类难以保存花粉及其它化石遗体的古代遗物中的植物硅酸体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环境、燃料、铸造工艺等许多古文化、古环境信息。 本文介绍的10个考古样品,都已焙烧固结,比较坚硬。焙烧温度估计在600℃以上,分别是:南京六朝五铢钱范(公元420—589年);山西东周侯马陶范(公元前256—770年);河北战  相似文献   

18.
高汝伟 《科学通报》1994,39(4):312-312
自第三代稀土永磁Nd-Fe-B合金出现以来,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永磁性能,开展了许多理论及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些作者就其成分配方,烧结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我们就烧结磁体制备过程中磁粉压型时的取向磁场对磁体晶粒的取向程度及其永磁性能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冷坩埚技术研制新磁性Nd_2Fe_(14)B单晶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大亮 《科学通报》1987,32(14):1071-1071
1983年日本住友特殊金属公司正式宣告了第三代稀土永磁Nd-Fe-B的问世,其磁能积达35MGOe,这个数值超过了以往传统永磁材料,对电机制造业将引起一场革命。许多研究人员对Nd-Fe-B系磁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使得其磁能积(BH)_(max)直线上升,从35MGOe很快上升到49MGOe,其数值不但大大超过了60年代开发的第一代稀土永磁合金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方程(t)+px(t—τ)—qx(t—σ)=0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祥征 《科学通报》1987,32(22):1756-1756
Ladde研究了具有正和负系数的形如(其中p,q,τ,σ都是正常数)的滞后微分方程的振动性,他证明了:若1/q—1/p≥τ≥σ及1/(p—q)e<τ,则方程(1)的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