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混合结构房屋基础设计的进一步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合结构房屋基础一般采用条形基础,按各墙体承受的荷载分别计算基础宽度。由于在墙体相交处存在基础面积重叠问题,基础底面尺寸应作适当修正。根据基础底面压应力的分布特点确定基础底面的合理修正范围,导出了两种线性修正时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简单可靠,可直接用于基础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
混合结构房屋基础一般采用条形基础,按各墙体承受的荷载分别计算基础宽度。由于纵、横墙体交叉处存在基础面积重叠问题,基础底面尺寸应作适当修正。本文按基础底面压应力的分布特点确定基础底面的合理修正范围,导出了修正系数K的计算公式。计算表明,对于纵、横墙体相交的“ ”型节点,K≤1 √2;“┷”型或“┡”型节点,K≤T1(1 √5);而“L”型节点可不修正。该修正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直接用于基础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砖混房屋基础设计时墙体相交处的基础重叠问题,提出了按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特点确定基础 底面的对称修正范围,得到了不同节点类型的修正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混合结构房屋的基础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结构房屋的基础设计一般采用条形基础,按各墙体承受的荷载分别计算基础宽度.由于墙体的共同作用,应根据基础底面压应力的分布特点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文中分别按基础节点处矩形修正、对称和不对称线性修正导出了3种基础外形方案修正系数K的计算公式.计算表明,对于四墙相交的“ ”型节点.K值最大;三墙相交的“⊥”型或“「”型节点.K值较大;而两墙相交的“L”型节点,K=1,即一般可不必修正.该修正方法简便、实用,所得结果简单可靠,可直接用于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砌体结构房屋基础底面压应力的分布特点,分别采用独立基础并设置墙下地梁、条形基础矩形区域修正以及多边形区域的对称和不对称修正等四种基础外形方案,根据基础节点类型按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基础底面的合理修正范围,导出了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表明,用独立基础代替条形基础,可显著降低工程造价;以条形基础为主进行局部修正时,“ ”型节点处修正最大,“^”型、“”型节点处应适当修正,“L”型节点处一般不必修正.该修正方法简便、实用,所得结果简单可靠,可直接用于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换土垫层法的现行设计方法在下卧层承载力修正、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计算、偏心荷载处理以及不均匀沉降等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础设计时,除了保证基础本身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和底面尺寸,使得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和沉降差满足要求。本设计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以简例介绍了基础形式的选择,基础埋深的确定,底面尺寸的计算,基础内力的分析和基础配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预算中很重要的计算内容,对于比较规则的,底面为矩形的基础,计算起来比较简单,对于底面为不规则形状的基础的挖土量计算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可以将复杂的几何形体划分成简单几何形体的组合来计算。  相似文献   

9.
有软弱下卧土层的基础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给出一种同时考虑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通过一次计算即得出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底面小尺寸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有软弱下卧土层的基础底尺寸时,既避免了重复验算的工作,又充分利用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杜文东 《科技信息》2008,(12):153-153
本文根据十字交叉条形基础交叉点处变形协调,把柱底轴力沿双向合理进行分配。根据轴向力作用下,基础底面的压力验算,计算出基础宽度。利用计算出的基础宽度,进行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的压力验算。方法简单,计算条理,满足规范要求,适于手算。  相似文献   

11.
题目:一个上底面大于下底面体积为V的圆台,将其完全浸入密度为p的液体中,下底面与容器底面紧密结合,如图1所示,求这个圆台所受液体的浮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较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了在各种偏心荷载作用情况下确定矩形基础底面面积的一种简单而精确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应用实例说明此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砂土地基中五个扩展基础加载试验成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修正弦线模量法对Briaud和Gibbens所做的一系列砂土地基中的基础加载试验成果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不同基础加载试验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不同基础荷载与相对沉降的归一化曲线,该曲线与计算曲线相吻合;其次,对基础加载后分层土随深度变化的应变规律进行总结,修正弦线模量法计算结果除基底附近浅部土层外,其余土层大致吻合,其应变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基底附近浅部土层例外的原因在于基底粗糙度对地基的侧向变形.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弦线模量是一种地基的等效模量,采用该模量按分层总和法预测地基在各级荷载下的总沉降比较可靠,但预测每一分层土的沉降还不够准确,原因在于修正模量法未考虑基础底面粗糙度对地基土侧向变形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平行于棱台底面的截面面积公式陈东升(驻马店师专数学系,驻马店市463000)关于棱台的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高中立体几何课本只介绍了求中截面的面积,本文将推导出平行于棱台底面的截面面积的通用公式。设棱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S_1和S_2,则距离下...  相似文献   

15.
软土地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结构附加应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解析解表达式为基础详细分析了不同沉降量和路面结构参数对路面结构附加应力的影响。沥青面层的厚度增大 ,面层底面的附加压应力近线性减小 ,而基层底面和底基层底面附加拉应力却近线性增大 ;随着基层厚度和底基层厚度的增加 ,路面各结构层附加应力都呈线性增大。沥青面层模量和底基层模量对面层底面的附加应力影响明显 ,而基层模量影响不太明显 ;基层底面及底基层底面附加拉应力随着各层模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大 ,沥青面层模量及底基层模量对层间剪应力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陈建辉 《广东科技》2006,(9):159-160
1 前言 紧张的城市用地,使得一栋房屋紧邻另一栋房屋建造的现象经常发生。两栋房屋要么紧紧相连,使用同一基础:要么设一道变形缝,各用一半基础;要么采用悬挑基础或桩基础。尤其是一些设计和建设单位只注意一般新建房屋基础比原房屋基础浅埋,两基础间净距一般取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相似文献   

17.
不规则波对透空式建筑物上部结构冲击作用时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透空式建筑物上部结构的不规则波冲击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靶谱是JONSWAP谱,试验中选取的入射波波高H1/3的范围为0.10~0.25m,谱峰周期Tp的范围为1.0~2.0s,结构物底面距静水面的高度s与入射波高H1/3之比的范围为-0.1~0.4.给出了不同试验组次的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特征值沿结构物底面分布特性.s/H1/3对作用于结构物底面的冲击压力峰值有很大影响,冲击压力峰值最大值出现在s/H1/3=0.1~0.2.  相似文献   

18.
用滑移线法计算了环形基础竖向承载力.假设:①环形基础为刚性且被置于非黏性(c=0)土上,土体遵循线性Mohr-Coulomb(c,φ)屈服准则和太沙基破坏机理.②基础正下方有一刚性三角形土楔,其与基础底面角度为φ,与竖向对称轴角度为(π/4-φ/2),土楔随基础一起向下移动;有一个对数螺线剪切区和一个与基础底面角度为φ的被动朗肯三角形土楔.③基础底面与其下土体之间的摩擦用摩擦系数t和接触面摩擦角δ表示,t、δ和土体内摩擦角φ满足tanδ=t tanφ.计算发现,随着环形基础内外半径比的增大,承载力系数N_γ明显减小,随着接触面摩擦角δ的增大和土体内摩擦角φ的增加,承载力系数N_γ显著增大.该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可避免对滑移面的形状作任意性假设.最后比较发现计算结果和已有文献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减除黏度计下端及摩擦后测量甘油的黏滞系数,由实验结果对液体黏滞系数的计算式进行修正。在外力作用下,黏度计内筒转动时,除受到待测液的黏滞阻力作用外,还受到支撑转轴的钉子的阻力、拉线与滑轮的阻力等的作用,而计算黏滞系数的斯托克斯公式只适用于转筒的侧面,不包含转筒下底面和其他阻力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待侧液只没过内筒下底面的情况下测出使内筒匀速转动所需砝码m1及转速,再测出加满待测液时在相同转速下所需的砝码m2,对斯托克斯公式进行修正,实验结果与落球法作比较,验证本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金鸡滩煤矿地下水位较高,主斜井明槽开挖时先要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然后在比较干爽的条件下施工。降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法可根据降水深度、含水层岩性和渗透性,采用管井、轻型井点降水法等方法,使明槽内的地下水位降到开挖基础底面以,并始终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基础底面一定距离,以达到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明槽开挖和混凝土砌筑施工,直至明槽段回填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