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及其有关关系式,得到塑性金属材料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参数b的计算式,对某一塑性金属材料,其值为常数,取值范围是6〉-1;运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计算某一塑性金属材料的强度时有唯一确定的强度计算值,而不是多个值,不能得出塑性金属材料的τs/σs;分析材料的拉压强度比为1时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2组等价变换式,对b〈0的材料,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计算表明,材料的破坏不是由中间主剪应力引起,这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假设矛盾;该理论不适用于三向等值拉应力状态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复杂应力下混凝土疲劳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静载强度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3个系列混凝土薄壁管试件在(σ,τ)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疲劳强度试验.以双剪应力强度理论作为(σ,τ)状态的静载强度标准,对沿(σ,τ)系(从原点引出的)射线方向的疲劳荷载,以该方向的静强值进行规范化处理,使所得的SlogN关系有较好的规律性.由试验结果及文献分析,提出了一个描述(σ,τ)状态下疲劳强度的经验预测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作者1962年提出的普遍形式强度理论和1983年的广义双剪应力强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材料强度性质在π平面和拉伸子午线及压缩子午线上的不同变化规律,得出了适用于描述岩土类材料破坏规律的双剪应力四参数准则和双剪应力五参数准则.其特例可适用于金属类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外提出的一些著名的强度理论和多参数准则可以作为本文结果的特例或逼近.  相似文献   

4.
用强度理论分析碾压混凝土抗裂参数和实验条件的关系,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抗裂参数的形式不同,其中对第一强度理论与抗裂参数的关系做出了试验验证,对第二强度理论与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做出定性分析,这对研究碾压混凝土抗裂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下复合裂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研究了复杂应力下Ⅰ、Ⅱ、Ⅲ型复合断裂问题,给出了包含反映材料拉压性能差异的参数α及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参数b的双剪统一强度断裂因子,通过改变拉压性能差异系数和中间主应力作用效应系数,退化得到不同屈服准则和不同材料下的断裂因子。当取不同的参数时,该统一解退化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解、MohrCoulomb解、Tresca和Mises解。结果表明,该双剪统一强度断裂因子可以适应于各种不同材料和不同受力情况,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强度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加固等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 基于搜集、整理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以下简称结合面)的剪切试验数据库(含439个试件),对GB 50010―2010、ACI 318―19、Eurocode 2、PCI7th四个规范所给结合面抗剪建议计算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参数的影响下,ACI结果的保证率表现最好,而 Eurocode 2计算强度的拟合效果最好;在结合面宽度达到300~400 mm时,GB 50010―2010的表现最好,但安全富余均较低,相对误差最大达到9倍. 对数据库进行参数分析,发现结合面剪切强度τexp存在尺寸效应,与结合面的沿剪切方向尺寸关联较大;且τexp与夹紧力ρfy有较好的相关性. 基于分析结果,根据叠加计算理论,对计算式提出建议和修正:分析引入尺寸效应系数β;同时修正了摩擦系数μ;应用了数据库拟合的销栓力分段函数,极大值为6.6 MPa.经对比验算证明,修正计算式在有无插筋及各种粗糙度情况下的误差最小,拟合效果最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空心截面T型管节点和主管中填充混凝土T型管节点在支管端部平面内弯曲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强度进行了研究.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已有文献中的圆钢管混凝土N型管节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利用有限元模型分别对3个主管中未填混凝土和3个主管中填充混凝土的T型管节点的静力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管中填充混凝土能显著的提高管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对钢管混凝土T型节点进行参数分析,参数包括支主管直径比β,主管直径与2倍主管壁厚比γ,支主管壁厚比τ,钢材屈服强度fy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c.分析表明,参数β,γ,τ和fy对T型节点抗弯承载力有显著影响,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c对节点的承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对由拉压强度不同材料构成的组合筒的最优过盈配合以及弹塑性极限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组合筒的接触压力及最优接触压力、最优过盈量以及弹、塑性极限计算公式.与经典弹塑性分析解不同,所得到的解考虑了材料拉压强度的不同以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并包含了两个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参数.为了比较方便,还基于库仑-摩尔屈服准则对由拉压强度不同材料构成的组合筒的弹塑性极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所得解与基于库仑一摩尔屈服准则所得解及其他经典强度理论解的关系,分析了材料拉压强度的不同以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轴向受压短柱承载力的统一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分别对轴心受压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核心混凝土和薄壁钢管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轴向极限应力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侧向力对核心混凝土、薄壁钢管和钢管混凝土柱的3个约束效应系数,推导出钢管混凝土轴向受压短柱承栽力的统一解。与有关文献的试验结果比较,结论基本一致,证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对钢管混凝土的理论分析有很好的适用性。该推导结果为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分析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强混凝土的脆性与断裂面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基于荷载挠度全曲线的脆性指数B和基于断裂面的脆性指数R,对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凝土试验测定了这两种脆性和强度,比较了这两种脆性的相关性,指出了混凝土材料的脆性实质上是断裂面上的脆性指数R的变化,通过掺入冶金集料改变断裂面的脆性指数R,使混凝土的脆性减小并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钢纤维混凝土设计强度的计算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和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试验规律,给出了钢纤维混凝土抗拉 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计算模式。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计算模式中的待定参数,从而得 出适用于设计的与普通混凝土相衔接的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将混凝土剪压(包括剪拉)强度相关性规律统一表达为三参数椭圆公式或两参数椭圆公式其中,三参数椭圆公式符合某些试验结果:而两参数椭圆公式,或是由三参数椭圆公式简化而来,或是由双参数强度准则导出的,将它们分别与试验公式作了比较,其中之二也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对线性荷载的两种不同分布形式作用下的固支圆板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分别得出了相应的统一解形式以及统一强度理论参数b和拉压强度比α对塑性极限的影响曲线.当α一定时,极限荷载随b的增大而增大;当b一定时,极限荷载随α的增大而减小.所给出的统一解具有普遍性,既可以适用于拉压强度不等的材料,也可以适用于拉压强度相等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参数b,可以得到一系列从单剪到双剪应力强度理论的极限荷栽,b=0和6=1分别为下限解和上限解.计算结果表明,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可以得出更符合材料性质的极限荷载,可以更好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潜力,在工程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将两种不同水泥强度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简要地总结了水泥强度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断裂韧性的影响。最后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计算,证实试验结果和本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解双抛物型方程的两类新的具三对角线型系数矩阵的三层隐式差分格式,其局部截断误差阶分别为O(r^2 h^2 τ/h)及O(τ^2 h^2 (τ/h)^2).它们都是绝对稳定的且可用追赶法求解,数值例子表明这些格式是有效的,理论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力学模型上建立了三种类型的四参数强度准则。这三个新的强度准则不仅适用于拉压强度不等的材料,并且适用于那些单轴压缩强度不等于双轴压缩强度的岩土类材料。这三个强度准则有一普遍意义:最大剪应力准则、莫尔-库仑准则、双剪应力单参数准则、两参数准则、三参数准则,还有近年来提出的一些准则都是这三个准则的特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中的FRP-混凝土粘结单剪试验的355组试验数据,对5个界面粘结强度模型进行了分析评估;对其中的两个界面粘结强度模型进行了修正和重新评估。以剪切试验中的几何参数与粘结材料的力学性能作为自变量,以试验中得到的界面粘结强度为因变量,提出了两种不同参数为独立变量方法回归模型,得到了非线性方程,提出了长度效应系数与宽度效应系数的概念。对实验数据结果及粘结强度模型计算分析表明:理论预测与试验值有不同程度的精确性;FRP粘结长度是影响粘结强度的一个独立变量,给出的非线性模型不仅有更高的精度,且无需另外定义有效粘结长度。长度效应系数可以用来修正未考虑粘贴长度影响的近似解析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推广了文[7]的结果,给出了方程ut=aux buxxx的一个绝对稳定的半显式格式,其截断误差为O(τ^2 h^2τ^2/h τ^2/h^3)。给出的数值例子说明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9.
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准则和强度理论是研究固体力学和结构强度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研究和总结了第四强度理论(包括作者于1962年提出的均方根剪应力解释和一种简化表达式);对作者于1961年提出的双剪应力屈服准则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根据实验资料引进剪应力系数,提出了材料在σ-τ复合应力状态下的统一强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双因素、双参数的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普适计算模式.通过试验,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与钢纤维体积掺率及基体强度等级的关系.进而结合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现有典型计算模式在面向不同的基体强度等级时存在的弊端,并验证了双因素、双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给出了计算模式中各参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