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发展正在经历从粗放式的增量扩张转向精致式的存量品质提升,这一重大转型需要应对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具有小规模、渐进式、高品质特征的有机更新成为遵循空间形态发展和城市运行逻辑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并阐释了城市有机更新的三个重要维度——类型维度、层次维度和过程维度,并认为这是理解有机城市更新处理新旧关系、尺度关系和持续过程的关键.唯有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及加深对有机更新维度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常态化“细胞层面”和“针灸式”的更新模式,城市的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城市空间才会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形势严峻,深入理解中华营城理念的科学内涵、研发既延续历史又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设计新路径十分必要.中华营城理念通过空间要素组合关系表达超越形态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这些稳定的空间要素组合关系正是“空间基因”研究的关键性内容.引入空间基因解析与传承技术,可为传承中华营城理念的城市设计提供科学清晰的技术路径.本文还对该技术路径在苏州古城、雄安新区等重大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了介绍,为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是城市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解决这一矛盾的若干策略与方法,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常州老城为例,介绍了基于用地属性相似关系所研制的2.0版用地开发强度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通过引入体现随机性的相似关系算法,得到各用地开发强度的合理波动区间,该结果基本符合规划决策经验和实际情况,体现了容纳现实偶然性的决策理性.通过振幅调节、参照地块次数、差异度控制和开发强度总值等参数设定,规划设计人员可有效控制系统运行过程和结果,体现城市设计意图,适应不同城市特定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开发强度和用地性质的典型街区模式菜单,尝试建立了一套运用该系统进行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控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无序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简述了欧美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城市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城市林业的内涵,城市林业的结构与表现形式。简要介绍了北京市、长春市、呼和浩特市、福州市、遵义市及长沙市等我国若干大城市有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最后总结了城市林业规划与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主要都市的城市化进程由增量向存量转变,基于创新利用和场景消费的城市更新成为突出的实践领域.然而,迄今为止的正统建筑学采取了本质主义和偏重“生产-扩张”的范式,难以应对新的领域.面对这一难题,上海建筑师群体转向建筑的使用端,针对普通城市建筑的日常更新展开研究实践,提出了“向城市学习”,发展一种新的“城市建筑学”的倡议.“SHP上海计划”“小菜场上的家”“虹口1617”“定海桥地区居住建筑空间调研”是其中四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总结成果,主要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12条面向城市更新的宣言式建议,对正统建筑学基本命题进行了批评性的更新.与研究同步,上海建筑师群体在大量更新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如:对“潜在性”效能系统的更新利用;关注中性空间的“适应性”设计;面向使用的“直接有效性”设计;关注空间冗余的“包容性”设计;关注非识别体系的“并置、混合”设计手法等.“城市建筑学”不仅回应了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建筑学向城市寻求“另一种建筑学”的努力,也唤起了“即述即作”的中国传统创作思维的理论潜力,可被视为一种从日常生活和文化现实出发、在建筑学科内超越现代性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现代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本文对城市建设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逐层剖析城市建设的状况与特征,建立城市建设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建规划控制、城建设施水平、城建综合管理、城建资金人员4个角度评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并在城市研究尺度链中选择江苏省域尺度作为研究层次,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向可操作、可调控的发展方向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郊区农业与大区域农村农业不同的特点,发展城市郊区农业的前提条件应该包括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护,其目标定位应该包括发展无公害的或“绿色的”可持续农业,其产业特色应该包括能够在大力发展高效和出口创汇农业的过程中全面体现人类的生态智能。城市郊区农业可持椟发展需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作。知识创新首先是生态学知识创新。城市郊区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面积上最在的组份,也是功能上最重要的组份之一,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影响会愈来愈大。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植保技术应该扩展,使之容纳植物医学和生态系统健康技术。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使管理适应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搭建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和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平台。将保证城市郊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技术创  相似文献   

9.
山地城市景观学是研究山地城市景观的形成、演变和特征的学科.作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就一些基本问题如山地城市景观学的定义、内涵与外延、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与园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与更新与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认知的演进密不可分,本文在阐释城市公共空间认知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2035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等相关法规与政策,通过剖析大量上海实践项目在共同构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时不同的关注点与切入点,指出上海公共空间正迈向一个充满城市特质的、复合叠加的、漫游弥散的、韧性生长的人人共享之地,归纳其迭代转型趋势下认知转变的四个维度:从普适性到特质性、从单一性到复合性、从纵向结构到水平结构,以及从中立性到触媒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对地学环境很大的污染源,也是地学环境最大的受害者。城市抗灾能力是比较脆弱的,而灾难造成的后果往往涉及面广、后果严重,在开创地学环境学时要注意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地学环境的研究、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构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合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等的基础上开发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可实现此项工作的一期自动化,日常管理更新动态化,从而推动土地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城市化中期,内部城市联系日益密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联系距离是影响城市流产生的原因.采用因子分析测度城市经济综合实力,通过赋权重求得相对距离矩阵,并引入城市流公式计算各城市间的城市流,得出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城市流大,而刚刚加入半岛城市群的日照、东营城市流较小,且以外向流出为主,基于原因分析提出中心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用地属性及其相似关系评价为基础,揭示了用地开发强度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从而结合计算机编程工具初步建立城市设计干预下的用地开发强度动态决策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根据可建设潜力对每一用地单元进行各项因子评价,如用地性质、可达性、历史地段控制、景观控制等;然后根据因子之间的相似性,建立起地块之间的类比参照关系,即用地条件相似的用地趋向于相似的开发强度.这种参照关系揭示了城市用地开发强度自发的生长规律.这样,通过已知地块的用地开发强度便可计算出未知地块的开发强度.而且,可根据城市设计或政策意图,通过调节系统参数或直接修改局部用地开发强度来积极干预系统状态,而系统的反应又为合理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并启发和辅助城市设计构思.该系统兼顾形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体现了开发强度决策的客观、公平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可变集的辩证法基本规律数学定理,提出城市洪涝易损性评价可变集方法.提出以指标相对差异度表示的综合相对隶属度多指标非线性模型,其特点是以辩证哲学与数学为指导,依据质量互变定理给出城市洪涝易损性评价中相邻两级(^与h+l级)指标标准区间值交点的相对差异度等于零.依据对立统一定理给出落入h与h+1相邻两级的相对隶属度之和等于1.方法依据的理论严谨,计算简便.列举了湖南省29座城市的洪涝易损性评价实例,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集对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城市就业容量的预测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灰色系统建模技术的城市就业容量区间灰数预测模型,对模型的模拟误差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某市2010~2015就业容量的预测.研究结果对促进劳动力在不同区域的平稳有序流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促进灰色系统模型与实际问题的有效对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部分已建成运行的垃圾焚烧厂存在垃圾量不足、热值偏低问题。通过掺烧生物质既可增加入炉燃料量,又可提高入炉燃料热值,但是混烧后必然对锅炉运行状况和污染物排放产生影响。为此,建立了生物质和城市生活垃圾混烧实验系统,分别测试了竹餍、油菜杆与城市生活垃圾混烧对焚烧炉效率、炉膛温度和污染物排放值的影响。结暴表鹋:与单独焚烧垃圾相比混烧后焚烧炉效率分别由69.7%增加至76.1%争76.4%,炉膛温度分剐由834%增加至923℃和947℃,粉尘和S02的排放值降低,HCl的排放值升高;在竹屑、油菜杆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5%、13%时,焚烧炉迭额定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8.
人地关系对用地效益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能很好地揭示出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据此,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南京市2002~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矩阵,对南京市近5年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近5年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程度呈不断加强,由最初的低度利用,到中度集约利用再到集约利用;(2)土地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2;(3)南京市土地利用程度仍有提升空间。本研究为南京市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并为发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动态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深度影响,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型形态,也是实践界与学术界极为关注的研究主题。为系统全面地把握智慧城市研究脉络,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及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中1999—2017年发表的2311篇文献为数据来源,科学运用Histcite、SATI、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综合分析文献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研究演进路径已经历了探索期、初步成长期、深入发展期等三个阶段; 2)智慧城市研究热点分为建设目标与发展策略、管理与应用、技术支撑等三类; 3)智慧城市研究前沿包括智慧社区、能源效率、智慧治理、众包服务、绩效、开放数据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滨海城市在我国海水养殖业方面一直扮演看举足轻重的角色。就青岛市而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市和驻青涉海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大力发展良种培育及种苗产业化,实施海水养殖业的清洁生产,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实现雄涂、浅海的生态养殖和陆地工程化养殖,突出现光渔业,在保持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为青岛生态城市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