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向利 《甘肃科技》2004,20(12):132-133
砖砌筒仓在我国被广泛的使用,其主要用作粮食仓、水泥库等。砖砌筒仓可以就地取材,施工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与钢筋混凝土筒仓相比,节约钢材、模板,降低造价,同时砌体结构有较好的防火、耐火、保温性能,是设计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仓壁一般采用两种配筋方式:在砌体灰缝中配置水平钢筋;沿仓壁高度根据计算,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相似文献   

2.
该气密粮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双桶体、柔性结构、配以独特的密封装置,能实现真空降氧、降温、降湿、填充惰性气体、抑制粮食呼吸、控制粮堆生热、减少水分转移等多项功能,具有防虫、防鼠、抗辐射、抗震、防结露、管理简单、储粮费用低等特点。该粮仓还可用燃油热风干燥机对高水分粮进行常压静态烘干,能大幅度降低粮食的干燥成本和加工损耗。与房式仓、筒仓和钢板仓相比,气密粮仓的投资最小,具备储粮安全、费用低廉、管理简单的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类粮库、农场、工厂、农户、部队和用粮单位。  相似文献   

3.
双层彩钢扣板顶盖浅圆仓是近年来国内试验推广新仓型、储粮新技术,其使用上对防水、气密、隔热及防结露等方面要求严格,技术含量较高,而从设计到施工均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国家也没有具体的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本文着重探讨其安装施工技术及隔热、气密等方面施工补强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养殖业是以耗粮型的猪、禽为主,这既不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粮食还不充裕的国情,也木符合人们食的营养要求。因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牲畜已成为改善我国畜牧业结构的一个方向。发展草食牲畜,是解决人畜争粮的根本途径。据测算:每头体重90kg的出栏肉猪耗粮约150kg,如以每年出栏肉猪100万头计算,将耗粮15万吨。如果发展牛羊,特别是利用秸秆氨化青贮饲料养牛羊,既能大幅度增加其饲养量,又可节约大量粮食。据科学实验表明,每5.6kg青贮玉米相当于Ikg玉米,每4吨氨化秸杆可代替1吨精饲料。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在攀枝花山羊舍饲育肥饲养中对增重效果的影响,本试验精选40只6月龄左右的本地黑山羊,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设计1—5组试验日粮的消化能、粗蛋白分别为:美国NRC(1981)标准、0.9NRC、0.8NRC、1.1NRC及自选标准。结果5组的日增重分别为72.5g、62.06g、62.22g、97.78g和100g。经方差分析,各饲料间差异显著P〈0.05,再经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试验5组、4组饲料与试验2组、3组饲料相比平均日增重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试验还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日粮蛋白含量与日增重呈强正相关,r=0.895,并且相关关系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一种自焙炭砖的石墨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自焙条件下,实验研究了鞍钢7^#高炉用自焙炭砖的石墨化过程,结果表明,石墨化率与自焙时间和温度成正比,由无定形炭向石墨转为的反应为准零级,其表观速度为常数,据实验结果可推断高炉条件下自焙炭砖石墨化率达到0.90所需的时间至少为25天以上,并认为提高自焙炭砖的初始石墨化可缩短这一时间1500℃下温24h的石墨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钢冶金废渣生产多彩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将南京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南钢)70万吨左右的冶金废渣变废为宝,并且达到高效、全量、无污染利用。在实验室,采用将高炉渣、转炉渣以及粘结剂等原料混合、浇注、静凝、脱模、养护的生产方法做了系列实验,探索生产多彩砖的工艺和技术。结果表明:做出的多彩砖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建材标准要求,且物美价廉。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风是一种科学的保粮技术,这项技术的研究,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开始,到二次大战后才推广应用。五十年代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在美国、原苏联、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储粮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苏联在三十年代开始研究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并将其作为粮食保管的主要方法,到了七十年代,原苏联70%以上的粮仓都装配有机械通风装置,并规定新建的粮仓应全部配备机械通风装置,并且推广了新研制的伸缩管式机械通风装置和固定式的流化槽式机械通风装置。在立筒仓机械通风装置方面:主要有两大类,垂直送风和水…  相似文献   

9.
透气砖对底吹中间包钢液流动特性影响的水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性能参数的多孔透气砖进行中间包底部吹气水模实验,研究透气砖的气孔率、透气度、平均孔径对所形成的气泡大小和能形成有效气幕所需条件的影响,并分析使用不同透气砖时的RTD曲线,对使用不同透气砖时的吹气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透气砖的气孔率、透气度越小,形成的气泡越小,能形成有效气幕所要求的吹气量越大。采用中间包底部吹气技术,当控制的吹气参数合理时,可以有效地延长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降低死区体积;在中间包底部同一位置吹气时,气体通过的透气砖不同,要求的吹气参数不同。  相似文献   

10.
巴拉根仓和沙格德尔同是蒙古族民间讽刺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身上体现着蒙古民族的共同特征:朴实、豪爽,仗义执言,勇于斗争,但又各具性格特点和语言特色。巴拉根仓性格当中最突出的是“智”,沙格德尔则是“勇”;巴拉根仓的语言诙谐幽默,沙格德尔则大胆泼辣。他们都是蒙古族劳动群众心目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多种粮食声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防止储粮虫害,对多种粮食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声吸收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驻波管法测量了多种粮食的吸声系数。结果报道了粮食颗粒形状、大小及粮食堆积厚度与其声吸收存在的规律,涉及不同粮食间声吸收的比较、颗粒形状相似粮食的声吸收对比、堆积厚度对声吸收的影响、粮食声吸收机理等,结果显示:粮食是高吸收声波的媒质,储粮害虫发出的声信号由粮食内传至表面时的声衰减较大。结论粮食颗粒形状、大小的不同,使其声吸收各异;粮食厚度也是影响其声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厚度增加,吸声系数随之增大;粮食声吸收受粮食品种影响甚微,这为储粮害虫声检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临清始建皇窑烧制贡砖,已有500年历史,砖窑始建于明永乐初年,至清末期方停止烧制,有“岁征城砖百万”之记载。自明朝始.临清贡砖主要用于建造皇家十三陵,清代始,又供东陵、西陵用砖,明清两代修建的北京各大殿、紫禁城等皇陵寝等均由临清烧制贡砖所供。临清土质细腻,几乎不含杂物,当地人称临清这种细质土为“莲花土”,加之临清地处运河之畔,易将贡砖运至京师,临清贡砖烧制工艺及制作工序精细、严格。临清贡砖的烧制,给临清一隅带来数百年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我院803教研室工程师陈文有与省粮油储运公司、八区粮库联合研制的数字式铜—康铜热电偶粮仓测温装置于6月4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近几年来,我省新建了十几亿斤的高大筒(圆)粮仓。为了确保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不变质,就需要及时检查仓内粮温。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厂家生产适合我省仓型和低温条件下使用的成套粮仓测温装置,研制数字式热电偶粮仓测温装置便成为我省急需解决的科研题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拟定相似营养水平,不同饲料成本,不同成鳖基础饲粮、核心料配方若干。以外购成鳖料和原研制饲粮配方为对照,在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条件下,进行了成鳖基础饲粮与核心料优化配方的筛选。结果表明:试5组新研制基础饲粮配方和新研制核心料配方获得最优生产性能,与试1组外购成鳖料、试2组原研制饲粮配方比,净摄食量提高2.16倍、1.93倍;净增重提高3.70倍、2.92倍;均增重提高3.33倍、2.92倍;饵料系数降低1.34、0.97;饲料利用效率提高22.13%、18.11%;每kg活鳖的饲料费用降低13.3元/kgW、7.61元/kgW。经方差分析:试5组日增重2.37g/只/日板显著地高于试1组0.71g/只/日、试组0.81g/只/日(P<0.01)。试3组、试7组、试8组日增重1.19g/只/日、1.37g/只/日、1.62g/只/日与试1组、试2组比差异显著(P<0.05=。试4组、试6组日增重0.90g/只/日,0.98g/只/日与试1组、试2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说明:试5组核心料配方,对成鳖具有良好的诱食性,饲料的粘弹性、延展性、持水性,化学热稳定性良好,符合成鳖饲料工艺要求,养分含量符合成鳖生长的营养需要,获得理想的日增重,饵料系数和较低的饲料费用。  相似文献   

15.
对灰树花液体培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灰树花的液体培养基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0g几、麸皮20g/L、KH2PO41g/L、MgSO40.5g/L、VB1 0.01g/L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值6.0、接种量10%、装液量120ml/500ml、培养时间6d、最高茵丝体干重达16.8g/L。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奶牛养殖业是富裕农民的好项目,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高效、节粮的有机循环经济。粮食的高效转化和农作物秸杆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其了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奶牛业的发展,在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地方乳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经济下,在整个奶牛产业链中,生产加工和销售,三者的利润比通常为1:3.5:5.5,广大奶农的利益最低,  相似文献   

17.
《科技知识动漫》2014,(11):50-51
仓鹗又叫猴面鹰、猴头鹰等,面部扁平.似猴脸.长满绒毛,一双深圆大眼,嘴黄褐色。嘴喙不尖,鹰身鹰爪,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故俗名“猴面鹰”。全身黑褐色,全长35厘米左右,叫声如鹰唳。双翼展翅近一米长,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爪黑褐色: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居住在西藏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儿童之间的血红蛋白含量,研究血红蛋白含量与高原海拔高度的关系。方法:对居住在海拔3700米(拉萨)的406名9—10岁藏族儿童和444名居住在海拔4300米(定日)的相同年龄段藏族儿童进行横向比较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及人体基本数据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14.0软件系统分析。结论:居住在海拔4300米的定日藏族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14.0(13.9—14.1)g/dl明显低于(P〈0.05)居住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藏族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14.6(14.5—14.7)g/dl。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不同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及为金针菇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下的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40g/L黄豆粉、20g/L可溶性淀粉、2g/L KH2PO4和1g/L MgSO4·7H2O.最优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6.0、接种量200mL/L、装液量400mL/L、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25℃和恒温培养8d.  相似文献   

20.
中国21世纪粮食生产地区结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变化1.我国粮食生产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跨上了三个半台阶4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粮食生产分为四个阶段,大约经过了三个半台阶,即2亿吨台阶、3亿吨台阶、4亿吨台阶和4.5亿吨台阶图1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1949~1958年为第一台阶,粮食产量达2亿吨,这一阶段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由于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增施有机肥料和良种推广等措施所致。1958~1978年为第二台阶,粮食产量跃上了3亿吨。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的主要动力是绿色革命成果的全面引入和推广。1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