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减少基于组件的软件性能预测技术复杂度,研究了软件性能预测的方法.基于PCM(Palladio Component Model)性能预测方法,分析了PCM与UML的建模关系与PCM建模过程,指出架构级和组件级参数之间的关联.此两类不确定性参数的设置与取值是PCM建模的关键.同时,性能预测的成功需要预测工具的有利支持.最后提出了一种PCM性能预测工具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老旧桥梁桥面板出现结构损伤与材料老化,结合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网格与聚合物砂浆(PCM)提出一种新的加固技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首先,采用双剪试验研究BFRP网格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荷载,共制备18个试件,试验变量包括网格种类、网格厚度、PCM种类以及界面剂;其次,浇筑6块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系统地分析网格种类、网格厚度、网格布置方式以及PCM种类对加固板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剂能有效提高BFRP网格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荷载;当BFRP网格与混凝土表面的黏结长度大于有效黏结长度时,BFRP网格强度利用率达到90%以上,黏结荷载高于相同情况下玄武岩纤维布/BFRP板与混凝土的黏结荷载;BFRP网格与PCM形成的薄面加固层能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板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及极限荷载,同时减小最大裂缝宽度并改善裂缝分布;在整个加载过程中,BFRP网格-PCM薄面加固层与混凝土板协同变形,加固板最终发生混凝土压碎或FRP网格断裂破坏,并未出现剥离破坏;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适用于预测BFRP网格加固后板的抗弯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石启亮  李林泽  陈方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59-3761,3770
为在通用计算机上实现全软件化的PCM/DPSK数字信号解调,文章研究了基于数据块的基带信号处理流程和算法,以此为基础设计了PCM/DPSK信号软件化解调系统。并提出采用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算法来实现PCM/DPSK信号的全软件化解调,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正确实现DPSK信号的解调,与传统的解调方法相比,不仅解调过程简单、计算量小,而且易于软件化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MS-DOS环境下实现的对多个话路、键盘、打印机进行监测、留言、话音提取的电话语音信箱的软件实现技术。介绍了状态机和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这对多任务程序设计是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PCM数据流的调制与解调中,信号码型的变换和反变换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首先,该文简要介绍了PCM数据流的常见码型(NRZ-L、NRZ-M、NRZ-S、BIΦ-L、BIΦ-M和BIΦ-S).其次,该文详细论述了PCM码型反变换的原理和技术.最后,该文采用FPGA技术,实现了PCM码型的反变换,即将PCM码型转变为常见TTL码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一种程控交换机呼叫模拟的有效方法——事件表驱动模拟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模拟呼叫发生器必须与话路设备相接、话务量不高、参数调节不灵活等局限性,采用事件表的形式由软件直接将话务注入交换处理机,利用“时间冻结“技术确保模拟机和系统机之间的实时同步,实现了在没有话路硬件的条件下对程控交换机进行各种呼叫的实时模拟。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国产中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环境模拟器的研制,为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级检测和处理机的BHCA值的精确测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利用TMS320C6701 EVM及其音频扩展子板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盲信号分离的多路声回波对消系统.通过音频模数转换器(PCM4204)采集多路混合语音信号,以浮点DSP(TMS320C6701)作为运算处理单元,由音频数模转换器(PCM4104)发送分离后的语音.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与DMA相结合的传输方式,解决了音频芯片采样率与系统时钟频率不匹配的矛盾;板上开关式控制结构极大地增加了软件编程的灵活性;优化的线性汇编代码设计保证该系统能够进行实时处理.实验证明,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运用软件方法来实现PCM编解码芯片的部分功能并与PCM编解码芯片相结合来共同完成整个电路设计上的编解码,不仅设计简单,灵活方便,而且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本文介绍用Matlab的Simulink来仿真实现PCM编解码器的方法和过程,此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使用单一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不能满足全年节能和舒适度要求的问题,提出将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PCM同时填入到多层平壁墙体中,构成双层PCM墙体.采用显热容法对PCM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对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多种不同结构的双层PCM墙体在典型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下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衰减倍数,先探索理论上的PCM最佳相变温区,再从实际建筑围护结构使用的PCM中选取热物性参数与理论上最佳值最接近的PCM,将该PCM墙体热工性能与理想的PCM墙体热工性能相比较,结果相差不大.研究表明:两种PCM层位于墙体中间位置时,衰减倍数最大,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最稳定,低相变温度PCM在冬季的利用率和高相变温度PCM在夏季的利用率均为0~100%,能够使墙体保持较高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无线收发系统的抗干扰措施,主要从指令冗余指令技术、数据冗余技术、循环冗余码差错控制技术、软件陷阱技术及中值滤波算法等软件方面对无线收发系统的抗干扰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田宝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724-5727
在飞行试验中,机载PCM数据流实时监控一般采用以工控机和PCM解调卡为构架的方案,所研制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不适合小型飞行器使用。采用嵌入式FPGA/DSP技术设计了一种机载PCM数据流实时监控显示系统,详细阐述了解调电路、控制程序和数据显示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实现了PCM数据流的机载实时解调、数据显示功能,满足小型飞行器机载PCM数据流实时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信道极宽,适于传输高速率信息.日本富士通公司将于今年在我国建一条每一光纤通信速率为1.76Tb/s的光缆线路,约可通2500万个话路.通信话路多,每一话路的设备费用也就降低,以最近建成的中美直达光缆线路为例,就设备费来说,每一话路每分钟尚不到1分钱.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广域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基于响应的暂态稳定控制技术成为安全稳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拓展PSD-BPA软件的性能、推进基于响应的暂态稳定控制技术应用于实际电网,需要对PSD-BPA软件进行完善,并对暂稳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开发了基于PSD-BPA的暂态稳定判别工具,实现了多种基于响应的暂态稳定判别技术.实际电网故障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工具具有有效性,可提高安稳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板带钢轧制时实现板形自动控制的3个条件,即板形检测技术,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板形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是采用PCM编码器来产生PCM信号,利用基于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其可对通信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丰富功能,采用PCM编码调制技术,按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对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然后使已量化值变换成代码,对信源编码和译码进行研究,并利用Simulink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矿开采中坚硬顶煤(板)冒落性差的问题,讨论了煤矿生产中由此产生的顶煤放出率、冲击 矿压、自燃发火和瓦斯积聚等技术难题;分析了坚硬顶煤(板)水力致裂弱化技术的岩体水力致裂裂缝扩展行 为规律、渗透压力对裂隙岩体宏细观结构的改造作用及其宏观力学响应,水压裂缝扩展形态控制技术,钻孔封 孔技术和岩体水力致裂弱化的监测监控的研究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评述了移动通信在三个阶段的演进,介绍目前移动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功率控制技术、软切换技术、PN码技术、RAKE接收技术、话音编码技术、MC-CDMA,OFDM, 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展望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清华大学曾烈光教授提出了两大技术极性另判法PCM编码技术和模型法码速调整技术。前者很好地解决了国际上PCM编码小信号信哚比技术难题.被运用于我国PCM终端机产业后者顺利解决了国际上建议研究解决的减小正/零/负码速调整抖动问题.并成功运用于我国数字微波接力军事通信系统.而他也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荣获198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信道极宽,适于传输高速率信息,日本富士通公司将于今年在我国建一条一光纤通信速率为1.76 Tb/s的光缆线路,约可通2500万个话路,通信话路多,每一话路的设备费用也就降低,以最近建成的中美直达光缆线路为例,就设备费来说,每一话路每分钟尚不到1分钟,由于有这些优点,所以光纤通信成为传输信息的主要手段,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20.
相变材料式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新型PCM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CM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冰蓄冷空调,常规集中空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CM蓄冷空调系统初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最低,且静态回收期最短,可见相变材料蓄冷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