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州市大气飘尘中稳定性自由基浓度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兰州市大气飘尘中具有 g 值为2.11-2.14,波谱线宽为420高斯左右的稳定性自由基.根据四年的测定资料发现:它们的浓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绿化区、非交通要道,工厂少的地区大气飘尘中自由基浓度低:反之,浓度就高.自由基浓度也随逆温层低层厚度的增加而增高,二者密切相关,呈线性关系,与逆温层贴地层的厚度也有一定关系.自由基浓度在一定程度上随降量的增加而减少.自由基浓度在冬春两季较高,夏秋两季较低,这正反映了逆温层厚度与降水量因季节而异的规律.自由基浓度的日变化与兰州市 SO_2浓度日变化以及机动车昼夜通过量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2.
对延安市城区大气飘尘产生的原因以及飘尘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对飘尘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科学防治,可降低空气中飘尘的80%以上,减少飘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城关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分析了该地区冬季、春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状况。经过分析和比较表明,该地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飘尘对大气的污染相当严重,尘占TSP的比例偏大、飘尘的颗粒分布在冬季和春季相似。没有良好消烟除尘设备的多源排放和特殊地形条件下的因素是引起该地区严重大气气溶胶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前,空气中的飘尘(直径小于10微米的尘埃称为飘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环境监测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视,准确地测定空气中的飘尘浓度,成为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广州市环境保护办公室要求研制出一种可靠性好、误差小、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高性能飘尘浓度监测仪.经过努力,广州市东升无线电元件厂和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中心巳联合研制成功“DCY—A型飘尘浓度电脑监测仪”,并于1984年7月30日至31日在华南师大召开了鉴定会,通过技术鉴定书.参加鉴定会的有广东省科委、广东省高教局、广州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等领导机关,以及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华南工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市卫生防疫站等有关的科研、高等院校、工厂共26个单位,44名代表.与会代表听取了广州市东升无线电元件厂和华南师大电教中心所做的研制报告、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使用情况等报告,观看了提供鉴定的三台样机的操作表演,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DCY—A型飘尘浓度电脑监测仪是国内首先把微电脑应用于压电石英晶片法测量飘尘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长上坡路段PM2.5浓度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与平原地区城市相比,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地貌的因素,城市道路具有坡度大、弯道多、路窄、起伏大等特点。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相较于平原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种道路更容易产生交通污染,为明确山地城市道路长上坡路段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排放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特选取重庆主城多条具有代表性的道路采集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浓度值,采用交通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分析车流量、区域差异、横向距离等对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汽车尾气与细飘尘(PM2.5)浓度较日间差异性显著;整体上看,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加,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浓度不断衰减,根据实验结果,日间PM2.5浓度先衰减,当处于横向距离6-10m之间PM2.5浓度出现向上波动,最后下降至稳定值,而夜间PM2.5浓度呈波动式衰减,最后趋于稳定;车流量的大小不是决定山地城市日间上坡路段道路旁PM2.5数值大小的最直接原因;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道路两旁空气中的PM2.5浓度的含量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与平原地区城市相比,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地貌的因素,城市道路具有坡度大、弯道多、路窄、起伏大等特点。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相较于平原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种道路更容易产生交通污染.为明确山地城市道路长上坡路段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排放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特选取重庆主城多条具有代表性的道路采集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浓度值,采用交通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分析车流量、区域差异、横向距离等对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汽车尾气与细飘尘(PM_(2.5))浓度较日间差异性显著;整体上看,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加,汽车尾气与细飘尘浓度不断衰减,根据实验结果,日间PM_(2.5)浓度先衰减,当处于横向距离6~10 m之间PM_(2.5)浓度出现向上波动,最后下降至稳定值;夜间PM_(2.5)浓度呈波动式衰减,最后趋于稳定;车流量的大小不是决定山地城市日间上坡路段道路旁PM_(2.5)数值大小的最直接原因;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道路两旁空气中的PM_(2.5)浓度的含量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兰州市的气候条件和国内外学者对低温热泵的试验和研究以及有关的工程实例等方面论述了在兰州城区采用空气源热泵进行取暖和空调是可行的。它为进一步减少兰州城区的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节约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值得在兰州市城区试验、推广这一高效、节能、环保的采暖空调技术。  相似文献   

8.
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的细菌学监测评价刘钰(兰州市卫生防疫站730030)为了解托幼机构中的环境卫生状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质量,预防各类流行病的发生与传播,保证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笔者对兰州市各类托幼机构中的空气及不同物体表面进行了卫...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氨气/空气在常温常压下燃烧的影响,利用CHEMKIN软件模拟实验条件下氨气/空气点火延迟时间,使用ZDPlaskin程序包研究常温常压下氨气/空气放电情况。将得到的O、H、OH自由基作为CHEMKIN初始条件,研究其对氨气/空气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分析点火时刻温度及活性自由基的敏感性。ZDPlaskin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当量比混合气放电所产生的自由基粒子数密度相差不大。CHEMKIN的仿真结果表明,未加自由基时,当量比为0.8~1.2时,点火延迟时间受当量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加入自由基后,点火延迟时间随当量比的减小而降低;O、H、OH自由基可明显降低氨气/空气点火延迟时间,降低程度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同初始温度下,反应方程式与温度敏感性最大的反应方程式相同,随着温度升高,敏感性最大的反应式将发生变化,并且敏感性大幅度降低;不同初始温度下,多个反应式在温度与自由基敏感性最大反应式中重复出现,这是机理简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1988-1992年兰州市气象站逐日08h(北京时,下同)常规气象探空观测资料及同期兰州市环境监测站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变化特征及其与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SO2,CO和NOx)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全年以弱稳定为主,一年四季皆有逆温层存在;在冬季,逆温层性频率最高(95.8%),贴地逆温层厚度最厚(平均740m)、强度最强(平均0.53℃/100m),脱地逆温层底相对高度最低(平均935m);同时,贴地大气层结温度递减度与空气污染物浓度呈显著反相关,由此表明,兰州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状况是影响该市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兰州城区冬季空气污染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兰州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1988 ̄1991年冬季(11月、12月、1月)监测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和同期的天气图资料,在分析天气型与空气污染物浓度关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一批气象要素因子,采用双重检验的逐步回归方案,建立了兰州城区冬季24h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报方案,经检验,该方案对兰州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报拟合率及预报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可应用于日常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报业务中,为兰州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城区冬半年低空风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和兰州市气象站冬半年5年(1988~1992年)的大气污染自动监测资料和相应的低空风观测资料作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兰州市城区大气边界层内冬半年各月不同层次的盛行风向,平均风速及其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上搞清了不同方位的风频,不同层次的平均风速和污染系数分别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郭小宏 《甘肃科技》2014,(10):30-31,29
以兰州市2014年2月25日—3月10日时间段为例,结合兰州市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分析说明了典型时段内兰州市的空气污染特征,并对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有了较客观准确的了解。研究表明,兰州市大气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在研究时段内,兰州市整体环境空气质量为良好。本研究为兰州市今后提出相应的空气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了帮助,为提升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兰州市大气环境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兰州空气污染变化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是西北的工业重镇,长期以来都面临大气污染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兰州市采取了各种有效治理污染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论述从气象条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兰州空气污染的原因,并应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对兰州市2001至2014年的空气质量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兰州市空气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明显好转,空气污染指数API、主要污染物SO2,NO2和PM10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是负数,各个数据参数随着时间推移都呈现下降趋势;兰州市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明显增加.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具有季节变化特点,冬春两季污染严重,夏秋较轻.近十几年,兰州冬春两季的API浓度明显下降,夏秋API变化不大,应该加大对冬春两季的治污投入.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来对兰州市未来空气质量进行预估,结果显示兰州市API和SO2浓度已经达标,其余污染物也基本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标准.最后,对兰州市未来污染治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我院1986年冬季四个监测点大气飘尘中苯并(α)含量的分析结果。文章对四个测点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对测点的SO2, NOx,Pb、飘尘等污染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冬季大气沉降尘粒度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冬季大气沉降尘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参数的分析,认识其可能来源及对环境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发现兰州市大气沉降尘粒径主要为10-50μm,各个采样点的PM2.5和PM10贡献突出,说明兰州市颗粒物污染严重.研究表明兰州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主要为生活燃煤和汽车、工厂产生的废气;粒径〈50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空气搬运作用迁移而来的黄土粉尘等;粒径〉50μm的颗粒物主要是由人为引入或由特大尘暴使大颗粒物近源搬运的结果.不同的功能区中,工业区内污染最大,其次为生活区和其他区.从整体看兰州市的4个行政区内大气沉降尘粒度特征有较大的相似性,除了受生活、汽车、工业以及黄土高原的影响外,兰州城市整体布局存在较大缺陷,工业区和生活区混杂、密集。布局不合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合理布置采样点,对兰州市2013年和2014年供暖前、供暖期、供暖后大气污染物NO、NO_2和NO_X含量进行监测分析与研究,以便了解供暖期间产生的废气和烟尘中NO、NO_2和NO_X对兰州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兰州市2013年至2014年的供暖期间,NO、NO_2和NO_X的含量变动情况较为明显,NO在供暖后含量最低,供暖前和供暖期含量会因区域不同而各不相同。NO_2在供暖期含量最高且有超标现象,供暖前次之,供暖后最低。NOx含量因区域变化而变化,供暖前或供暖期各有所高。可见,大气污染物NO、NO_2和NO_X仍是影响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供暖可能导致空气中NO_2和NO_X含量升高。上述结果为改善兰州市供暖环境和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在城市采集的大气中的飘尘进行了形态观察和X射线微区分析.通过对保定市不同地点采集到的大量飘尘颗粒进行X射线微区元素分析,得到冬季末期城市大气飘尘所含主要元素,从而对飘尘的形成原因及来源有了基本了解.对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的微区分析,发现含有比较明显的硫,氯成分,而且主要分布在颗粒外层.这表明冬季采暖烟尘排放是造成这类气溶胶颗粒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证明,X射线微区分析对气溶胶的形成机理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空气中受辐照氟聚合物内含氟自由基是过氧化自由基,在室温下能长时间生存,并且能引发接枝反应,显示这类含氟聚2合物自由基是一类长寿命的活性自由基。  相似文献   

20.
兰州城市八种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兰州市1983年以来的几次大规模的大气污染监测试验数据,采用偏度和峰度系数法进行了分布类型检验与统计分析,揭示了8种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类型及其冬、夏两季平均浓度变化特征,找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