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在提高竞争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都必须突出科学技术的作用,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人认为,科技是国家或省里的事,在市县层面上科技发挥不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越是在基层,科技的注入越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陇西县紧紧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把科技工作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成果推广为核心,以完善体制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保证,不断健全科技体系,大力开展科研攻关、科技示范、技术培训、人才开发,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30年间科技发展探索——30年间.厦门市科技发展充分发挥特区先行先试、敢拼才会赢精神,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作用.为科技发展创造优良环境提供法制保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了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1 科技创新在师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及“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的石河子市,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实现“十一五”经济和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四个园区”、“六个基地”,必须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真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支撑。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必要的科技投入。大项目需要大投入,小项目的科技投入也很可观。近几年来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明显加大,国家各项科技计划的财政支出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6.
萧舒 《安徽科技》2009,(12):20-21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肥西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孙尧 《银川科技》2007,(4):12-20
一、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概述 “十五”期间,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按照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科教兴省、人才兴业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通过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攻关、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开发,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吉林省科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辽宁科技参考》2005,(5):36-36
大石桥市科技局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实施高新技术项目为载体.不断推进全市的科技进步,为大石桥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从一个积贫积弱的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艰辛历程中,科学技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56年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的《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开始到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从1978年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到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再到如今的“自主创新”,这些科技政策和战略不仅见证了我国经济的腾飞过程,更为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正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具体来说,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相对滞后,知识转化效率低下,国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依存度较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就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资源配置方式极其不合理。在此种情形下,国家充分认识到现有的国情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经济成为本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而以《纲要》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政策则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起,我市将围绕产业升级、企业生根、产品创牌,大力实施以“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自我创业”为主题的“三自”创新战略,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完善创新体系为中心.以健全创新机制为动力,以优化创新环境为基础,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突出两个抓手:  相似文献   

11.
《辽宁科技参考》2005,(5):23-23
近年来,旅顺口区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以加大科技投入为保障,以构建科技服务体系为手段。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带动了全区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明确要求,强调必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科学发展”。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尤其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不断创新来加以推动。十七大再一次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这为汕头的新一轮大发展,为汕头实现振兴和崛起指明了道路,就是必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汕头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回归与跨越     
正南粤大地,春暖花开,《广东科技》之广东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启示录专刊迎来了出版的日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对全省县市科技进步进行考核,既能有力促进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又能深刻查找区域创新与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追根溯源,扬长补短,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2013年,全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参与率继续保持100%,考核通过率则由十年前的26%提升到72%,这与省科技厅高度重视考核工作息息相关,更是全省各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十五”以来,丽水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齐心协力,坚持创新,努力争先,狠抓科技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天津科技》2006,33(3):14-15
踩着新世纪振奋人心的鼓点,天铁人在“十五”期间奋力拼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加速规划实施技术改造,加强自主创新,不断优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年的时间过去了,天铁的科技创新,正如春华秋实,结出喜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6.
杨昌敏 《遵义科技》2008,36(2):42-45
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又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现代科学技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各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和科技的更新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科技》2009,(4):2-2,13
如今,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首府通过“科技兴市”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总结2014年科技工作,在新的一年里,要适应新常态、实现新突破,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代表和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于体制制约和科技进步等原因,目前我国的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业发展基本上还是原先产业技术梯度转移的模式,产业技术以跟踪模仿为主。但是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自主创新的坚实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20.
一、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全省全市科技大会精神,增强推进全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责任感 今年1月9日至11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议分析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总结了经验,明确了任务,部署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