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了利用硫化锌中掺入 Ce3+合成绿色光致发光材料 ,并对其发射光谱、物相组成、结晶学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测试结果表明 ,在紫光激发下 ,Zn S:Ce3+的发射光谱为峰位在50 0 nm的宽谱带 ,它由 Ce3+的 4f- 5d跃迁形成  相似文献   

2.
Ce3+与Tb3+共激活的BaMgF4体系的发光性质与能量传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BaMgF4 体系中Ce3 和Tb3 离子的发射光谱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Ce3 可以将吸收的能量直接传递给Tb3 离子 ,使得Tb3 的绿色发光强度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Ce,Tb) MgAl11O19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e, Tb) MgAl11O19绿色荧光粉,研究了(Ce, Tb) MgAl11O19中Ce3 与Tb3 发光性质和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Ce3 的发射光谱表明Ce3 由于5d轨道裸露在外壳层,很容易受到周围晶体场的影响,使得5d轨道不再是分离的能级,几乎成为能带,从而造成了Ce3 的宽带发射而不是线谱.Ce3 的发射光谱与Tb3 的激发光谱在350-450nm范围内有很大的光谱重叠,从而为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Ce3 与Tb3 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主要以共振传递为主.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aPO4:Ce,Tb纳米棒,利用XRD和SEM分别测试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及形貌,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不同Ce^3+含量对LaPO4:Cex,Tb0.06纳米棒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PO4:Ce,Tb样品为独居石结构,属于单斜相;样品呈棒状,其长度为100~1000nm,宽度为11~82nm;LaPO4:Ce,Tb纳米棒的最强发射波长为544nm。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熔融冷却法制备了Tb3+,Ce3+掺杂和Tb3+/Ce3+共掺硼酸盐玻璃,并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Tb3+掺杂玻璃最强发射峰位于545 nm;Ce3+掺杂玻璃的发射光谱是峰值位于387 nm附近的不对称宽带;Tb3+/Ce3+共掺玻璃的发射光谱是由380 nm附近的不对称宽带和491,545,588,623 nm附近的4个发射峰组成;在Tb3+/Ce3+共掺玻璃中,Ce3+是Tb3+的高效敏化剂,Tb3+的发射强度是Tb3+掺杂玻璃的8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掺杂Dy3+、La3+的Ce0.67Tb0.33MgAl11O19,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FLS920型瞬态/稳态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色坐标软件比较Dy3+、La3+分别取代Ce3+、Tb3+后对Ce0.67Tb0.33MgAl11O19物相、发光性能以及色坐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e0.67Tb0.33MgAl11O19中,用La3+分别取代Ce3+、Tb3+后其发光性能有较大的提高,而用Dy3+分别取代Ce3+、Tb3+后其发光性能也有所变化,但变化效果没有La3+取代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Tb3+硅酸盐闪烁玻璃,并加入多种具有敏化功能的稀土离子(Ce3+/Ce4+,Dy3+),通过测量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各种稀土离子对Tb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b3+掺杂浓度过高时会出现浓度淬灭现象,Tb3+质量分数为10%的样品发光强度最大.空气气氛下熔制的玻璃中同时含有Ce3+和Ce4+,由于Ce4+离子与Tb3+离子存在对能量的竞争吸收,使Tb3+的发光强度减弱.加入适量的Dy3+离子可以敏化Tb3+离子的发光.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了BaAl12 O19:Tb和BaAl12 O19:Eu荧光粉.研究了添加B3+离子对两种荧光粉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B3+离子并未改变两种荧光粉的BaAl12 O19结构.B3+离子引入后两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都有所提高,但对于BaAl12O19:Tb发光强度的提高作用更大,而且在其中添加的B3+的有效含量明显大于BaAl12 O19:Eu.BaAl12 O19:Tb荧光粉中B3+的最佳添加量(摩尔分数)为50%,BaAl12O19:Eu荧光粉中B3+的最佳添加量(摩尔分数)为20%.  相似文献   

9.
以Ce,Tb和La的硝酸盐与(NH_4)_2HPO_4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稀土磷酸盐绿色荧光粉(La,Ce,Tb)PO_4,研究了煅烧气氛、煅烧温度、硼酸含量、溶液的pH值和物质的量的比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La,Ce,Tb)PO_4共沉淀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合成的稀土磷酸盐绿色荧光粉的最佳条件是在炭还原气氛下煅烧,煅烧温度为800℃,溶液pH值为5,硼酸的掺入量为5%,La0.6Ce0.2Tb0._2PO_4为最佳配比,此时所得到产品的荧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Ce0.67Tb0.33)MgAl11O19荧光粉的燃烧合成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燃烧法在较低温度下(600℃)合成了(Ce0.67Tb0.33)MgAl11O19绿色荧光粉,利用XRD、SEM等实验技术对粉体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燃烧法合成的(Ce0.67Tb0.33)MgAl11O19荧光粉粉体结晶良好、晶相单一、颗粒度较小。278nm紫外线激发,发绿色光,发射主峰在543nm处。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镧,镨的邻苯二甲酸-1,10-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以元素分析,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核样共振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2H2O,RE2L3phen.2H2O(RE:稀土离子,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邻菲咯啉),同时讨论了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不同浓度Sm 3+ 掺杂的CaS荧光粉.研究了Sm 3+ 在CaS基质中的发光特性与其格位对称性的相关性.发现Sm 3+ 掺杂浓度较低时,其电荷补偿方式所引起的晶格畸变程度较小,Sm 3+ 仍处于对称性格位.当Sm 3+ 的掺杂浓度增加,其主要的电荷补偿方式所引起的晶格畸变程度较大,且占据非对称性格位的Sm 3+ 浓度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3.
将数论中3N+1猜想推广为3N+3^k猜想.得到了3N+1猜想与3N+3^k猜想的等价性.得到有关3N+3猜想的一些性质.3N+1猜想的推广、3N+3猜想的一些性质的建立对于研究4K+3型奇数在3N+3猜想压缩迭代中起到简化作用,同时也为3N+1猜想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Fe^3+和Mn^2+离子的SCF-d轨道理论,通过分析杂质离子引起晶体中局域结构的变化,研究了晶体CaO和YAG中掺杂Fe^3+和Mn^2+离子的零场分鲜明立方分量α和三角分量,合理地解决了在同一种晶体中掺杂Fe^3+离子的零场分裂比Mn^2+离子的大,有时甚至大1个数量级的疑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研究了3d3组态在MgTiO3:Cr3+晶体中的零场分裂参量D.结果表明:Cr3+(1)占位可以解释为Cr3+Mg-Ti4+Ti,同时Cr3+沿着C3轴远离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5±0.01;Cr3+(2)占位为Cr3+Mg-Mg2+Ti,Cr3+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9±0.01,这与前人用微扰公式得到的结果一致.本文同时还指出Cr3+(1)占位的另一种解释,即Mg2+Mg-Cr3+Ti,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75±0.01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角化d5电子组态的能量矩阵,同时模拟二阶和四阶EPR参量D和(a-F),发现Fe3+在AlF3:Fe3+系统有一个膨胀的畸变。这个膨胀的畸变可能是由于Fe3+离子半径大于Al3+离子半径,当Fe3+取代Al3+离子时, Fe3+离子将会推动氟配体向外移动.  相似文献   

17.
以Ti(OC4H9)4, Ca(NO3)2·4H2O,氧化物Pr2O3和Dy2O3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立方晶系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m3m的Dy3+掺杂CaTiO3:Pr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质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y3+的掺入有利于提高CaTiO3:Pr3+的发光亮度和延长其余辉时间,Dy3+使CaTiO3:Pr3+的激发光谱在450~520 nm之间的3个小激发峰增强.探讨了Dy3+可使CaTiO3:Pr3+发光效果增强的原理,Dy3+在CaTiO3:Pr3+晶格中形成了更为合适的电子陷阱有利于提高其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18.
Dy3+/Eu3+共掺钒酸钇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Y1-x VO4:Dy3+x和Y0.994-yVO4:Dy3+0.006,Eu3+y系列样品,通过XRD确定其晶体结构.研究其荧光性质发现,Dy3+在YVO4中可同时发射出483 nm(蓝光)和573 nm(黄光)荧光,分别归属于4F9/2→6H15/2和4F9/26H13/2的能级跃迁,且Dy...  相似文献   

19.
应用MIT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Yb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以体外传代培养的细胞株NIH3T3为研究对象,给予Yb3+(0.001 mmoL/L、0.01 mmol/L、0.1和1.00 mmol/L)培养1d后,观察NIH3T3细胞的生长情况,同时,应用MTT法检测稀土元素Yb对NIH3T3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发现稀土Yb对NIH3T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Yb3+剂量的增加,对该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这些结果提示稀土Yb具有体外抗纤维化的作用,有望应用于组织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