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景洪盆地地热系统和热流体化学分析研究,表明热田热源主要为岩浆余热、放射热、机械热,区内活动性断裂和岩石裂隙较为发育,为热水循环和赋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盆地中几乎所有的热水点均出露在复式背斜构造中。热流体化学分析表明,热水化学成分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Na型为主,呈弱碱性,通过地热温标计算,得出K~Mg温标更适用于该类型中低温地热田热储层温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2.
测试晋江市浅层地下水的pH值、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电导率等相关指标,利用GIS结合数理统计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工具分析该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中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电导率、Na++K+、Ca2+、Mg2+、Cl-、SO42-、HCO3-的变异系数较大,导致局部地段水质可能较差,其中矿化度、Na++K+、Ca2+、Mg2+、Cl-、SO42-绝对含量较大,是随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因子.区域水化学类型以Cl-·HCO3-—K++Na+·Ca2+型为主.水化学成因主要受各种岩盐矿物的溶滤、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影响,其中溶滤和阳离子交替吸附、海水入侵贡献率最大,其次受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物探工作是地热资源探查工作的重要环节,采用物探方法组合方式,能够获得热储赋存范围、地质构造条件、地下水补给关系等资料,为热储特征、地质条件和地热资源量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参考。基于此,针对物探方法组合进行分析,并探析物探方法组合在寻找盆地传导型地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温泉的岀露严格受哀牢山帚状构造中断裂带控制,在本异常带岩浆活动较强烈,活动性断裂和变质岩网状裂隙为热水循环和赋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区内热田热源主要为:岩浆余热、放射热、机械热。热流体化学分析表明,热水化学成分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Ca·Na+K型为主。通过地热温标计算,得出K~Mg温标更适用于该类型中低温地热田热储层温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5.
以南阳盆地和开封-周口地区为例,以实地取样和实验分析数据为基础,结合地质构造背景,从造成深层地下水高氟的根本原因出发,探讨了基于构造控制的深层高氟地下水成因,得出结论:(1)造成深层地下水高氟的根本原因是水动力条件的改变;(2)构造运动一方面使基底厚度不均,进而可能会改变深层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或地下热水分布,另一方面形成的断裂可能改变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源,同时也可能改变深层地下水的径流途径和速度,这些由地质构造产生的一系列影响都可能形成深层高氟地下水;(3)断层沟通地下高氟热水并不是导致深层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新材料WSi2的快速热退火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喇曼散射、扫描电镜、转靶X射线衍射、俄歇电子能谱和电阻率的测量研究了共溅射W-Si薄膜经真空15秒快速热退火后形成WSi_2的行为.在331和450cm~(-1)处有两个WSi_2的特征喇曼峰.随着快速热退火温度的升高,WSi_2的晶化不断增强.发现WSi_2中伴有W_5Si_3相存在,但其行为仍显示为WSi_2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光注入的"等温衰减电流(IDC)法"观察α-CuPc蒸发膜的陷阱能态分布,得到了该试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场强下的等温衰减电流曲线,而不同温度下曲线最大值的温度位移是一条直线,从而得到陷阱深度Et=0.58eV和热释放频率因子v=1.7×108s-1.并用Poole-Frenkel理论解释了等温衰减电流曲线的场强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物质处于局域热力学平衡(LTE)的条件下,采用R.M.More提出的改进型平均原子模型和类氢离子的光吸收系数,计算了中低Z元素等离子体的平均电离度及辐射不透明度.将计算结果与SESAME数据库数据和实验数据比较,符合得较好.为便于在辐射磁流体力学计算中的应用,在0.5×106K≤Te≤200×106K的温度范围、10-5(g/cm3)≤ρ≤1(g/cm3)的密度范围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了平均电离度和辐射不透明度随温度和密度变化的拟合函数.通过对辐射不透明度采用分温度段拟合,发现拟合值更接近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磁性Co掺杂TiO2基稀磁半导体的纳米颗粒,在空气氛围中以不同温度对样品进行退火处理.通过差热/热重综合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镜(TEM)分析了纳米颗粒的结构和相变温度.使用振动样品磁场计(VSM)测试样品磁性能.研究发现:退火温度较低时样品为锐钛矿结构,在823 K时出现少量金红石相,当退火温度为873 K时,样品基本转变成金红石结构,同时析出少量CoTiO3.退火温度同时对样品的磁性有较大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室温下的M-H曲线由顺磁形式向铁磁形式转变.退火温度为873 K时,我们得到了具有室温铁磁性的Ti0.975Co0.025O2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材料组分并掺杂一定浓度的MnO2,制备了系列(Pb1-xSrx)TiO3(PST)红外敏感铁电陶瓷材料.对其电热性能如介电系数的温谱特性、频谱特性和热释电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居里温度随组分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大致成线性关系,每增加mol比1%的Pb,将使居里温度提高约5℃.而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居里温度与温度系数基本不变,但介电常数却略有下降.通过对PST系样品热释电性能的测量,可知材料的热释电系数约在10-3C/(m2·K)量级.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重地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峡水库的温度效应,在本模式中,我们系统地考虑了许多有效的因素,如水陆间反射率的差异、温度、水体对太阳辐射的透射作用、水体的湍流混合、地面和水面的能量平衡及土壤热传导方程等。结果是:水库水体白天有降温效应,夜间有升温效应,这种效应晴天大于阴天;夏季白天的降温效应大于夜间的夜升温效应,冬季则相反,此外,也简略地讨论了三峡水库对湖南洞庭湖区防洪和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从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论述黄河水资源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时空分布不均及连续枯水时间长的成因,以及流域内供水和引水矛盾,并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提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江汉平原为例,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LMDI分解模型等重点考察该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995年以来该地区耕地、林地、草地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以耕地和水域为主的用地结构变化相对平稳;(2)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确定不同时期的价值密度修正系数,发现各地类修正系数均以2007年为基准呈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3)利用改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发现各地类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不同时期各地类价值贡献基本呈现耕地、水域最多,林地、自然保留地次之,建设用地与草地最少的特征;(4)利用LMDI模型考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分解效应,研究显示人口增加、土地结构变化与价值密度提高具有增值效应,对价值变化的效应比重分别为13.12%、9.23%、90.70%;人均土地面积降低对价值变化具有减量效应,所占比重为-13.06%,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三类因素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测试物质相变点固、液相导热系数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测试处于低相变曙度下的纯金属,合金,有机物和湿多孔材料相变时固、液相的导热系数,结果与文献数据或数值计算数据吻合较好,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相变温度下的热传导,以及相变点的热物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系指甘肃省黄河以西的内陆干旱地区,绿洲仅占内陆河径流散失区总面积的6%左右,地多水少,农业是非灌不殖。如果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其对环境的影响无疑要先反映在环境生态方面。本文通过有关调查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引致的环境生态变化的典型事例剖析,探讨了如何依据河西地区环境生态构成的整体性特点,将更好地开发疏勒河、黑河流域水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使我们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时免遭或少受大自然的报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1:1型离子晶体的热稳定性和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明、阳离子的相对大小的关系,一般说来,若阴、阳高子大小匹配则所形成的化合物热稳定性高,溶解度小.若明、阳离子大小不相匹配则所形成的化合物热稳定性差,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17.
要使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达到回用的目的,一般采用超滤作为前置处理的反渗透除盐法.针对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特点,文章分析了超滤膜受污染的原因,探讨了超滤膜污染的特点、污染物类型、及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采用化学清洗法消除超滤膜污染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法对湖塘区第Ⅰ承压含水层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西部存在因Ⅱ含水井过量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问题.建议在这些地段减少深水井的开采量,适当增加潜水井的开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介了五大连池地区矿水的化学特征,并用地幔热柱、岩石热变质理论及环境同位素资料,重点讨论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来源,阐述了矿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论证了矿水形成过程,建立了矿水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热工过程对象具有大惯性、大时滞、时变和非线性等动态特性,建立了热力站换热机组的CARIMA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供水温度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利用Matlab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与PID控制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广义预测控制(GPC)可以应用于热工过程控制中,并能取得良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