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0,(13):10-10
<正>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  相似文献   

2.
周文凤 《科技信息》2011,(27):375-375,380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总体增加,意味着我国涉外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汇率风险。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涉外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状况,然后在简单分析汇率风险三种类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对交易汇率风险进行管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小会 《科技咨询导报》2009,(25):239-239,244
由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必然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人民币必将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削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契机。由此,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便成首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全球关注的一大财经焦点,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这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已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对后者影响日益增强,也说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头。本文专门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提出了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表明,2012年人民币汇率在“汇改”后累计升值幅度超过30%的基础上,已经达到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人民币汇率将围绕这一均衡水平宽幅震荡。在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中,我国经济增速、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欧债危机是决定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央行应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体系的改革,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汇率波动的非线性特征,应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方法对2003-09-10—2011-03-25期间人民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异常波动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①2005年7月21日和2010年6月19日央行2次汇改前后NDF汇率均为高波动的异常机制,汇改后的初期存在一个升值预期压力集中释放的阶段,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稳定预期的成效;②2007年下半年至2009初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NDF汇率出现持续的异常波动,其中,长期NDF波动受美元先贬后升趋势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投机者预期更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影响.上述结果揭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的积聚期间和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差异,对我国央行适时干预以稳定汇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ARCH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使用ARCH(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模型族研究其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ARCH效应,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性和非对称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求在应对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冲击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应使汇率更具灵活性,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2005年人民币汇率渐进改革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市场化效应进行分析,从微观及宏观视角探讨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汇率形成基础及交易机制的完善、产品创新、宏观管理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对策,为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政策中基础的经济政策之一。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对外经济交往中,汇率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措施出台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现缓慢升值的走势。面对海外媒体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并不彻底的评论,以及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动以及变动的程度有多大是近期的热点话题。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市场特点,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所在,从而得出近期内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巴拉萨-萨谬尔森(Balassa-Samuelson)效应,介绍了导致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动力,探讨了汇率改革的收益,分析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汇率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做市商制度的推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国目前实行这一制度可能存在管理风险增加、市场监管加大等问题,这就需要采取发展外汇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建立做市商的资信评估制度以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渐进性原则和房地产价格与汇率的基本关系,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价受到汇率改革的预期时点、汇率预期上升幅度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加快建设具有稳定预期机制和渠道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美元开始走强,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受到了新形势下极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也开始出现波动。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将更加明显,但是有着中国经济支撑,不会出现大规模贬值,而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将扩大,减少政府干预是未来人民币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人民币汇率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以来的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及经济影响,并分析了这种升值趋势的动因。分析表明:我国经济相对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的强劲增长是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的根本动因,我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背离是导致人民币汇率近期升值的原因,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则加速了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升值趋势。  相似文献   

16.
长期看来,中国应该实施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灵活汇率制度.但短期看来,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非市场的行动保持汇率稳定,以减少风险和波动.面对国际上再度掀起人民币升值的舆论,笔者从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指出在近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应保持稳定,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化解目前的升值压力,提高汇率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借助2005年8月~2011年11月的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寻求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之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比较显著.针对当前的汇率水平和宏观经济背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制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单边升值"和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双向波动",许多学者也开始质疑中国政策当局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本文主要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VAR模型来分析汇改以来中国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并对中国政策当局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汇价。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在短期内对外贸出口企业产生的影响,必须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重视防范人民币汇率风险;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汇率避险工具来降低汇率风险,改善出口条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的是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美利率差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利差IRFFR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ER之间存在正向的Grange因果关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ER受自身前期数据影响较大,中美利差IRFFR受ER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影响较大。ER的波动对IRFFR的解释较高。在适当的时机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管制及汇率浮动区间,利用市场自身的平衡机制来实现汇率、利率、资本市场的内在平衡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