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中记栽,中日文化交流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从《三国志.倭人传》到《清史稿.日本传》的16部中国正史均有记录。在这2000多年的历史里,中日之间就法律文化方面的交流尤甚突出,有两个标志性的高峰:一是古代日本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开创出著名的“律令时代”。一是晚清中国急速地输入近代日本的法律文化,开启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歌中,如果有动物名称出现,可以分作三种情形。其一是,全诗以动物为主题,如苏轼的《二虫》和梅尧臣的《惊凫》(见本刊2001年第6期);其二是,主题虽不是写动物,但在某些方面与动物有关,如唐诗中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鹦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其三是,以动物的描写作先导,引出主题。动物可以与主题无关。这种手法叫做“起兴”。《诗经》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国风·邶·燕燕》有这样六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这诗的主题是母亲送女儿出嫁,有些悲伤。… 相似文献
5.
富裕总是相对的,贫困才是绝对的,人们常常会在其终老之时发现,尽管他可能穷其毕生精力追求财富,但最后其实仍是一无所有。不仅个人的生活难脱此境地,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亦概莫能外。但若有人提出日本人其实并不富裕,可能会立即遭到指责。因为尽管日本经济十年来一直委靡不振,但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高居发达国家之首,日本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的外汇储备仍是世界最多,日本人的个人金融资产总和竟高达1400万亿日元,就是说,包括婴儿在内,每个活着的日本人就有1000万日元(约合60多万人民币)以上的金融资产。说日本人不富,谁肯信?看看世界各地的游客,那些疯狂购买名牌的,那些被劫匪作为“富人”盯上的,不还是以日本人居多? 不过,二战后快60年了,日本经济确如一个度过了青壮年期的人,走过了他的鼎盛时期,这是不容否认的。且大多数日本人,甚至包括青年人在内,似乎并不满足于现状。面对生活现实,许多人不禁发出疑问: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而来的日货曾打得美国只有招架之功;现在美国揪住对手弱点,终于开始回击了。日本步步紧逼.美国节节败退.这在美日经贸竞争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了。面对滚滚而来的日货,一位美国工业界头面人物曾悲哀地预言:"21世纪美国将沦为日本的经济殖民地."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歌》是当代美国著名畅销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作品。它是一部成长小说,讲述了少女罗妮在18岁的夏天在父亲的家乡的各种经历,反映出她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路径通常是他们经历成长的困惑,遭遇考验,陷入困境,然后顿悟获得认知。这种结构模式极大程度地展现出青少年的成长特点。《最后的歌》对罗妮的成长叙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考验到顿悟,在经历考验时,她遇到诱惑,感受了迷惘,顿悟后失去天真并认识了人生和自我。 相似文献
9.
九月十日,朝鲜各界在平壤市牡丹峯剧场举行盛大集会,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最近宣布在九、十两月从朝鲜撤回祖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七个师。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和在反对美国侵略者的战争火焰里更加巩固起来的中朝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是维护朝鲜自由独立 相似文献
10.
上一次给大家介绍了古称“百舌鸟”的乌鸫。这个“鸫”字原来是个废弃的古字,在古文献中都是罕见的,现在却成了现代鸟类学中的常用字。老的字典里还有许多古鸟名,现在已不使用,但在阅读古文献时却常能遇到。“鹘”这种鸟,就是古人在古典诗歌里经常提到的一种猛禽。“鹘”字一字单用时,读为胡(hú);同别的名词组成双音节词时,读为古(ɡǔ)。古人形容某物飞得极快,常用“疾如鹰隼”这个成语。隼读音为损(sǔn)。鹰隼不是一种鸟,而是两类鸟的合称,一类是鹰类,另一类就是隼类。鹰属鹰科,隼属隼科,二科合为隼形目。鹰和隼最… 相似文献
11.
12.
13.
5月24月,在我们会见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著名和平人士畑中政春先生的时候,正是日本人民反对岸信介集团非法通过新日美“安全条约”的英勇斗争进入空前高峰的时候。我们的谈话一开始,畑中先生就强调指出,新月美“安全条约”虽然在国会里宣告“通过”,但是日本人民的正义斗争仍然获得了十分重大的胜利。他说:“当前日本人民的斗争是战后各种民主斗争的一个集合体,在这次斗争中,除了要求和平之外,还强烈地提出了独立民主的口号;斗争的目的不仅是反对批准日美“安全条约’,而且是反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通过分析对比中日两国姓名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了解两国的文化背景。日本人的姓名和中国人的姓名一样有大体相似的结构形式,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也有各自的读音特点、文化差异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芦艺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2-64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同属东方园林体系,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较大。由于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园林设计者的园林观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中日两国园林艺术存在着不同点。从发展轨迹、造园思想和审美趣味这三个方面入手,探求中日两国园林艺术在立意、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与同,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园林设计水平和景观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史继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就有了文化交流。从历史上考察,中日文化交流大体可分为两大阶段,以明治维新划线,在此之前主要是日本学中国,在此之后则又是中国向日本学习借鉴。这种历史性的转变,在两国的文字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记,影响着双方文化的发展。本文拟从中日文字之交这一侧面来反映文化交流的状况,并从中得到若干启示。一日本原先没有文字,据《古语拾遗》记载:“(日本)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所以,当汉字输入日本以后,便以汉字作为书写工具。汉字传入日本的时间,可上溯至东汉光武帝年间。建武二年(…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3,(2)
尽管历史从来都只承认成功者,并以其最高成就来衡量价值。然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次的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它们有的如同浪花飞溅在时代激流上面,有的汇成大潮,冲去历史的礁石,有的化作涟猗,有的成了滋润成功的无花果。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壮壮烈烈。悠悠岁月,六十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我们再 相似文献
19.
炎热而绮丽的夏天来了。热天,孩子们最喜欢追捕蜻蜓。雨前的低空中,常可见大群的蜻蜓在夕阳斜照下,洋洋得意地上下飞舞,正在捕食小虫。这时若想用纱网去兜捕它们,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因为蜻蜓视觉很灵,飞行极快。蜻蜓的复眼半球形,两个复眼占了头部的大部分面积。蜻蜓和天蛾(傍晚出来吸食花蜜的一种蛾子)是昆虫中的飞行健将,速度数一数二。蜻蜓和蝉(知了)是夏季孩子们追逐和嬉戏的两个对象。蝉的特点是会叫。蜻蜓的诱人之处在于它的神奇的飞行能力;色彩鲜丽,仅次于蝴蝶;数量极多而又对人无害。当然,它还捕食害虫,于人类有… 相似文献
20.
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以及上流社会文人的倡导,文风以绮丽浮艳为盛,流传至今的作品多以歌咏风花雪月为主,大多数作品的内容空洞无物,但也有一些作品因为倾注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而感动了无数读者。在这些作品中徐悱、刘令娴夫妇的赠答诗值得关注,其赠答诗语言清新,情感深沉,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