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筒式磁流变液联轴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最大传递扭矩、转矩可调倍数、相位转差、稳定时间和设计外形尺寸等性能特征的磁流变液联轴器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联轴器性能指标的理论显性特征解,并基于此组特征解对 MRF-132DG 磁流变液联轴器的参数设计和性能评估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理模型和特征解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避免了数学模型繁琐的数值求解和实验性能参数拟合曲线分析过程,为类似结构磁流变液联轴器的设计和特性分析提供了更直接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讨论结构设计、外加磁场、输入转速和转矩对MRF联轴器传动扭矩的影响.在Bingham模型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筒式结构扭矩传递值在工作间隙减小过程中趋于某一极限值结论,按此结论设计出传动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对筒式磁流变液连轴器的输出性能进行验证,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自1972年J.T.P.Yao(瑶治平)提出土木工程界的结构振动控制以来,结构保护系统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这种保护系统可以用来降低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损害,由于磁流变阻尼嚣结构简单、动态范围大、能耗低、出力大、鲁棒性良好,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项目需求的同时还提供有效的结构抗震抗风手段,目前它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丰主动结构减震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磁流变液和阻尼嚣的特性和优点,然后详细介绍了磁流变阻尼器的Bingham模型以及Simdink的强大功能,并在Simulink中进行Bingham模型的仿真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4.
磁流变传动装置引入磁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利用磁流变液的屈服剪切应力来传递转矩.基于Bingham模型和磁性物理理论,对磁流变传动装置的工作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磁流变液中磁性颗粒的链化模型,给出了磁流变传动装置传递转矩计算公式,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磁流变传动装置传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液的磁致屈服应力在转矩传递中起主导作用,磁流变传动装置能传递较大转矩,具有良好的恒转矩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磁流变液执行器力学模型的精度,建立了适用于电流随机变化且包含磁滞特性的三圆盘磁流变液执行器的分段线性力矩-电流模型.分析了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的力矩公式.磁路由铁磁物质和磁流变液组成,说明了这2种物质的磁特性,分析了铁磁物质中存在磁滞以及在磁流变液中观察不到磁滞的原因.铁磁物质的磁滞特性影响了执行器的力矩-电流特性,实验表明力矩和电流之间存在磁滞.当电流变化过程为0-1.2-0 A时,不包含磁滞特性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8.2和11.2 N· mm,分段线性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5.9和6.2N·mm,分段线性模型的精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板波纹规整填料液相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板波纹规整填料内的液体流动状况,建立了相应的液相分布数学模型,并对4种板波纹规整填料的持液量和有效润湿面积进行了模拟计算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无气相影响下,无论是均匀进料还是点源进料,液体在填料内的分布最终将达到稳定的自然流状态,而有效润湿面积的模拟结果显示,无气相影响时,即使在很大液相负荷下填料片的有效润湿面积比也不会超过1.另外,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有利于在填料片上形成较大的润湿面积,而液体黏度对润湿面积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磁流变材料的粘塑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材料的力学性质可迅速发展变化甚至发生相变固化,材料的性能依赖于外加磁场的强度,作者基于一个简单的机械模型,发展了磁流变体的粘塑性本构描述,预言了磁流变流体的力学行为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较好地描述材料的不同磁场强度下应力随应变而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描述MR材料的塑性变形,粘性变形等内在的力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8.
磁流变液阻尼器-柔性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I):单盘悬臂转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Bingham模型出发,推导出用于转子振动控制的剪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公式;利用Langrange方程建立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单盘悬臂柔性转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转子系统动力持性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磁流变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磁流变效应,而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根据磁流变效应设计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阻尼力大、动态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其阻尼力可通过调节外加磁场大小来控制,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拉力器存在材料种类单一、拉伸倍数小、体积大、使用寿命短、重量大、难拆卸、不易携带等缺点。该文主要针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路结构,利用MAXWELL软件进行磁路仿真。分析了活塞结构的变化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分布的影响,为磁流变液阻尼器应用于拉力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磁流变液阻尼器高度非线性特性导致的控制难问题,提出一种简化的逆动态模型.该模型可由速度反馈算法或力反馈算法实现,可以用来计算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或输入电流,使磁流变液阻尼器实时地产生一个阻尼力,并确保该阻尼力达到从各种优化算法中获得的目标控制力.在此基础上将盘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应用于力反馈系统中,并将简化逆动态模型用于...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磁流变液宏观响应特性下的深层次物理背景,从而为研制高性能磁流变液提供指导,基于磁偶极子理论,结合铁磁颗粒的链化机理,提出了磁流变液双链密排微结构模型.在外加磁场下,当铁磁颗粒沿磁场方向形成链状结构后,通过考虑相邻链之间的影响,假定磁偶极子链发生剪切变形后的倾斜角度服从指数分布,从磁偶极子能量的角度推导了磁流变液双链密排微结构模型的剪切屈服应力公式.分析了磁感应强度、铁磁颗粒体积分数、铁磁颗粒尺寸以及颗粒包覆层厚度等主要影响因素与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关系,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可以反映各主要因素对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环冷机普遍存在着严重漏风问题,依据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呈现出可调的流变特性和可控的屈服应力这一特性,将磁流变液密封技术应用于环冷机,以达到有效解决环冷机漏风的目的。将磁流变液看作Bingham流体,建立磁流变液磁场力和屈服应力数学函数表达式,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非磁性密封槽内的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力作用下流变和屈服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磁流变液在磁场中具有一定的耐压能力,可平衡环冷机内外压差,起到密封作用,并且非磁性隔板边界处磁流变液屈服应力随密封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同时采用线性拟合方法得到了磁流变液屈服应力表达式以计算非磁性隔板移动所需拉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即采用磁流变液密封的方法可有效地解决环冷机漏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函数 z=|xy|的图形称为谷脊面。先用截痕法研究它的形状以及直纹性 ,再用分析法研究该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及可微性。 相似文献
14.
假设在一定条件下,无磁场制备的磁流变弹性体中,微米量级的铁磁颗粒能形成自组装的链状结构或柱状结构,且链或柱的轴线方向在空间角内均匀分布.通过分析柱或链的应变和磁场能,在传统的成链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同体积比的无磁场制备和有磁场制备的磁流变弹性体的磁流变效应的比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5.
磁流变液中的磁性粒子具有沉淀特性,容易导致磁流变液性能不稳定,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分析了汽车用减振器磁流变液沉降区,阐述扰动器的工作原理,提出汽车磁流变液减振器的扰动器设计方案,以期改善磁流变液减振器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磁流变弹性体变刚度工作机理,并为制备磁流变弹性体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磁偶极子理论为基础,研究分析了磁偶极子在磁场中的受力特性及不同磁场下磁流变弹性体内磁性颗粒的分布情况,并考虑颗粒链化后耦合场的影响及吸附颗粒或短链的影响,提出磁流变弹性体主链吸附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从颗粒间的磁相互作用能出发,计算了磁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体上肢病理性震颤抑震的具体应用,结合所设计的小型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点,运用电磁学理论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进行了设计及静态和动态特性影响因素分析,利用有限元法对磁路性质和阻尼器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优化,对阻尼器的电流与输出阻尼力矩关系及动态响应等性能进行了预估.提出了以质量轻和体积小为设计目的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其独特的流变性使其在很多领域中备受关注.离心机过临界技术是离心机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为了探索离心机过临界的新方法,该文将磁流变液引入离心机下阻尼器的设计中,从理论和实验2方面对使用磁流变液下阻尼器的离心机转子在通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调节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外加磁场,可以使离心机转子无共振通过系统二阶临界转速;磁流变液阻尼器比传统的离心机阻尼器具有更为显著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