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 Boost- Buck电路 ,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 ,设计了一个 1 .1 k W的升 -降压型 DC/DC变换器。该滑模控制器由两个独立的控制器组成 ,分别控制升压环节、降压环节 ,根据电路状态动态调节 ,互不影响。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克服输入电压、负载扰动及参数摄动 ,充分发挥了滑模控制快速响应、鲁棒性强等优点 ,并且实现简单、控制灵活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与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桥谐振C LCLC变换器和模糊PID控制的半桥Buck Boost变换器,组成两级式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并根据等效模型计算出谐振元件参数,即变压器的匝比为1∶1,输入输出电压为400 V,谐振电感为100 μH,谐振电容为253 μF,半桥Buck Boost变换器中的滤波电感为5 000 μH,滤波电容为127 μF。仿真结果表明,全桥谐振C LCLC谐振变换器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一致;模糊PID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充电状态下电压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说明所采用的设计工艺能有效提高电动汽车变换器的动态、稳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平均电流模式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DC/DC变换器在并联时很容易出现输出电流不均的现象,介绍了一种利用均流线实现平均电流模式控制DC/DC的均流控制方法。小信号模型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式时每一个模块都是个三环控制系统。对这种三环控制系统的电路参数选择原则进行了说明。并用三个BOOST电路模块构成的并联实验系统验证了这种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均流方法在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均流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并联系统的输出特性也比较平。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理想的PWM控制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升降压DC/DC变换器 ,分析其工作原理 ,并讨论了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开关 (ZC ZVS)的条件 ,最后给出仿真实验结果 .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DC/DC变换器,阐述了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对电路中的元器件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参数设计的正确性,为实际电路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基波分析法(FHA)对LLC谐振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种简化的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谐振电路的二端口模型得到归一化工作频率和电压增益的关系,按照规定输入输出的要求确定电压增益后得到谐振工作频率,进而可以得到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和谐振腔元件参数.利用Saber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所设计的变换器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能够降低开关损耗,提高装置效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Matlab/Si mulink工具箱对500 W移相全桥(phase shift full bridge,PSFB)DC/DC变换器建立仿真模型,分别采用传统的PID、模糊PID、神经网络PID等控制方式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和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在调节时间、负载突变等情况下的性能均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高升压比浮动交错四电平DC/DC变换器(Four-level Floating-output Interleaved-input Boost DC/DC Converter, FL-FIBC).该变换器不仅可以实现高升压比,显著减小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而且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仅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和的1/6,对其拓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非交错导通方式下输出电压纹波大的特点,提出交错导通方式.通过在MATLAB仿真中搭建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的高效率数控DC/DC变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的DC/DC变换器采用Boost拓扑电路,对变换器中Boost拓扑电路的主要元件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选择.变换器具有完善的控制和保护功能,可应用于需提升或稳定电池电压的电池供电系统.变换器以PwM电压调整芯片LM2576ADJ作为控制核心,结合ARM7_LPC2132微控制器实现数字化高精度控制,具有输出电压可预置,输出电压电流可同时显示,过流保护等功能,且系统具有效率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均较小,输出纹波电压低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压控制型开关电源是一个二阶的有条件的稳定系统,响应速度慢,稳定性不够,因此可在电压单闭环控制基础上增加电流控制环,形成双闭环控制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分析电流模式数字控制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建立了数字控制电流型PS-FB ZVS PWMDC/DC变换器闭环小信号模型和小信号传递函数模型,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应用于降压型开关变换器的积分函数非线性闭环控制策略以实现PWM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目标 ,为保证该非线性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稳定 ,分析了基于积分函数控制的非线性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P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抗饱和的数字PI调节器,将其应用于BUCK变换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系统设计中,并在一台功率为5.5KW的实验样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性能,验证了该PI调节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同步Buck变换器设计了基于改进次优算法的二阶滑模控制器,只需检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不需测量电容和电流,就可实现对变换器的控制。通过对次优算法引入滞环,在输出电压达到稳态时限制了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在Simulink环境下,构建状态机实现了二阶滑模控制器,验证了同步Buck变换器的启动性能和稳态性能,以及从10A跃变到20A大负载扰动和5V跃变到10V电源扰动时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次优算法的二阶滑模控制器保留了滑模控制的鲁棒性,并在抵抗扰动方面优于一阶滑模。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低电磁干扰(EMI)、芯片面积小的新型抖频振荡器,该抖频振荡器可以有效减小电路所用电容的面积.采用一种采样放大电路有效地改变了振荡器电容侧电压变化的方式,降低了电容所需要的面积,特别是降低了电磁干扰,解决了EMI问题;同时,通过电路优化设计提高了BUCK芯片的转换效率.最终基于0.35μm BCD工艺流片进行... 相似文献
15.
16.
17.
BUCK/BOOST转换器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感电压平均近似和电容电流平均近似的方法,建立了连续模式(CCM)下电压控制型BUCK/BOOST结构DC/DC转换器的线性模型,实现了非线性向线性模型的转化.采用此模型得到的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与采用状态空间方法得到的传递函数一致;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工具对不同补偿网路的频域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极点、双零点补偿后的系统稳定性能最好.利用Hspice时域仿真验证了频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多种全桥零电流变换器的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零电流转换(ZCT) PWM全桥DC/DC变换器.运用辅助电路的谐振电感实现主开关管的软开通,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所有有源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ZCS)和输出整流管的软换流.采用ARM芯片LPC2214作为控制器,设计了变换器数字控制系统,成功研制了一台1 kW,25 kHz的软开关电源,并进行了电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拓扑的数字控制PWM全桥变换器损耗小、成本低,变换器的最高效率超过了91%,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利用电容电荷平衡控制原理,结合双管正激变换器在瞬态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曲线,分析了如何通过控制输出电容的充电电荷和放电电荷平衡,给出了算法的理论分析和关键公式,以缩短输出电压的调节时间,减少超调量.为避免隔离变压器磁饱和,采用一种近似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占空比控制信号受限的问题,扩展了电荷平衡控制算法的应用范围.最后通过所研制的实验样机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明显地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式匹配的模糊控制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算法 ,传统的模糊控制算法是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 ,而这种算法是基于模式匹配的。对于模糊控制器的模型 ,定义了模糊集合匹配度和模糊规则匹配度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模式匹配的模糊控制算法的模型和设计步骤。就该算法与经典模糊控制算法的联系进行了讨论 ,证明它包含了经典模糊控制中最常用的 Mamdani和 L arsen算法。另外 ,还定义了更为简便的算法。最后给出了这种算法的仿真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