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近年来,杭州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进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杭州大放异彩杭州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情况较好,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基础设施四大领域"多点开花"。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企业创新活力迸发。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研发实力不俗。其中,阿里巴巴入选美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B20峰会致辞时向世界介绍"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这不仅是因为杭州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公司和成千上万充满活力的小微企业,也是因为杭州基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平台服务所形成的创新创业土壤和生态,成为激发双创活力的触发器,小微企业成长的助推器,创业生态体系打造的反应器。当前,杭州提出了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的战略目标,正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相似文献   

3.
<正>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互联网+"时代,杭州是一个筑梦的城市,迸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无限活力。2014年阿里巴巴的上市成功地将杭州推到了全球"互联网+"的最前端,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杭州的创新力。成功启航2015年8月25日,杭州正式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继3月国家批复杭州建设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在杭州落地的第二个国家战略。这对杭州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  相似文献   

4.
<正>几年前,"创客"就早已在杭州生根发芽。2015年更是春风拂面,基于互联网的"众创空间"在杭州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众创空间"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优质的公共服务。杭州如何助力营造"众创空间"?草根"创客"能获得哪些政策的支持?带着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专访杭州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阳作军。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9月,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五千多年良渚文明的江南名城——杭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落户杭州之初,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推介杭州时说,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都"。而今天的杭州,正在朝着建成"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目标迈进,后G20时代的国际化进程正成为对外交往的新名片。古代的杭州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拥有深厚的文化内  相似文献   

6.
<正>7月7日至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继杭州峰会之后,二十国集团成员领导人再次聚到一起,为世界经济发展把脉会诊、开出良方。去年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和28份具体成果文件,达成了放眼长  相似文献   

7.
<正>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场活动(下称"活动周")在杭州梦想小镇正式启动。这是继G20杭州峰会之后、杭州亚运会之前,杭州承接的又一重大盛事。历史选择杭州,杭州书写历史。2015年,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落子杭州;随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花落杭州;2016年,G20杭州峰会在杭州成功举行;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办  相似文献   

8.
《杭州科技》2021,(1):24-27
总体思路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筑新发展格局,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发展导向,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推进"一加强六聚焦"、打好"六场攻坚战",全面加强创新策源力、技术供给力、成果转化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一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2017年,杭州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全面推进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科技创新,有利于国家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有利于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是杭州应对新挑战、体现新要求的必然选择。立足当前,市科委坚持科技创新建设智慧杭州,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建立促进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实施"雏鹰计划"、"青蓝计划"和"蒲公英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2日,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赴杭州市科技局调研指导。他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发扬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深入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拿出硬招实招,加大资源投入,做优创新生态,早日把杭州建设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陈卫强参加调研。新的一年,杭州科技创新工作如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徐立毅希望市科技局干部职工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抓好数字经济"三化融合""国高企"倍增计划等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创新创业国际合作等,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19年夏季,杭州即将启动全国双创周系列活动。《杭州日报》推出"向梦而生,筑梦杭州——杭州创新创业典型系列报道",《杭州科技》杂志也将以"双创"为主题推出系列专题。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片、一场  相似文献   

13.
杭州是"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代杭州更是一个创新与发展并进的活力城市。2012年5月,经过激烈的角逐与评选认定,杭州市从38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顺利荣获了"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称号。杭州究竟有哪些优势,实施过什么样的举措,才能获此殊荣?记者带着疑问,访问了杭州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国际竞争已迎来了创新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在这样的历史浪潮下,杭州如何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必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城市特色发展之路。"双创"到底是什么不管是在互联网媒体上,还是在报纸杂志上,抑或在专家学者的演讲中,人们听到无数次"双创"名词。为什么创业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4月13日,杭州临江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会和衢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进会举行,杭州临江国家高新区和衢州国家高新区挂牌成立。截至目前我省共有6家国家高新区,除了"临江"、"衢州",其他4家分别位于杭州滨江区以及宁波、绍兴、温州。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浙江省和临江、衢州国家高新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高新区为引领,全面落实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6.
正杭州:营造更具活力和持续动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十二五"以来,杭州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扎实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7.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杭州市最早的众创空间创办于2010年,"众创、创客"这样的新名词,在杭州已经被迅速地普及了。钱塘江畔掀起创业热潮这两年,杭州众创空间蓬勃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拥有高新区的天使湾、5050加速器、贝壳社等近40家众创空间。杭州创客空间呈现出五  相似文献   

18.
正知识产权在会议成果中得到体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杭州峰会)9月5日下午在杭州圆满落幕。东海之滨,钱塘江畔,倡导"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绘制出一张全球经济互利共赢的"路线图"。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期待着来自中国的"好声音"。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创新驱  相似文献   

19.
<正>上城区作为杭州的中心城区,既镌刻着城市的千年记忆、延续着城市的千年文脉,又散发着阔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生机活力,深厚底蕴焕发出了新时代的创新活力。2018年,上城区办了一件吸引全球目光的"大事"——全力打造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中心。联合市科技局打造上城区美国硅谷海外高端人才联络站、杭州市海创驿站和上城区科技创业中心,建立从美国硅谷  相似文献   

20.
<正>杭州市自2015年6月入围国家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以下简称"两创示范")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缺资本、缺经验、缺场地、负担重"的问题,以"三补一降"为手段,在"资金、服务、平台、成本"四方面集中发力,使得双创资源不断集聚,双创活力日益增强,入围2015中国十大创新生态城市,2016中国大陆最宜创业城市第四位。"创业在杭州、创新看杭州"的城市品牌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