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光质和基因型对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光质对不同基因型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为青钱柳叶用人工林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家系(四川沐川31号、浙江安吉1号、广西金钟山6号、广西金钟山7号)的青钱柳当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设置LED白光、蓝光、红光和绿光4种光质处理,测定其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总黄酮、异槲皮苷、山奈酚和槲皮素)和合成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和查尔酮合成酶(CHS))活性。【结果】不同光质和基因型对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合成途径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总体来讲,与白光和红光相比,短波段的蓝绿光处理下的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更高。青钱柳叶总黄酮含量和异槲皮苷含量最高的为蓝光处理下的安吉1号家系,而山奈酚含量和槲皮素含量最高的为蓝光处理下的金钟山家系6号和7号。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黄酮含量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酶活性均呈现显著相关。【结论】 光质和基因型显著影响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合成酶活性,蓝光更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可为青钱柳定向培育林分的光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罗布麻浸膏粉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YMC-Pack C18(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0∶1)和0.4%磷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360 nm;分别以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对照品为外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在0.25~10μg/mL的范围内,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浓度与吸收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金丝桃苷=0.999 4、r异槲皮苷=0.999 5、r槲皮素=0.999 6,回收率在85.57%~99.96%之间(RSD小于4.45%).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ESI/MS)法对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和槲皮苷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定量研究。样品用甲醇溶解,采用Hewlett Packard ODS Hypersil C_(18)色谱柱(100 mm×4.6 mm,5μm)、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 L·min~(-1),柱温25℃;电喷雾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用于定性、定量的母离子和子离子分别为m/z 609→300(芦丁)、m/z 463→300(金丝桃苷)、m/z 301→151(槲皮素)、m/z 447→300(槲皮苷),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和槲皮苷在0.5~1 6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定量限为0.5 ng·m L~(-1),仪器精密度良好(RSD3.0%),样品反应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等特点,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适用于对贯叶连翘中黄酮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定量研究。经计算,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和槲皮苷对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18.35%、36.28%、41.50%和37.18%。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以1种对照品同时检测垂盆草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3个成分的"一测多评"方法,随机从药材市场收集12批垂盆草样品,以外标法测定其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以槲皮素为内标物,确定山柰素、异鼠李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及相对保留时间;另取8批样品,对实验结果加以验证.得到山柰素、异鼠李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60、0.918,山柰素、异鼠李素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85、2.15.验证试验表明"一测多评"法检测结果与外标法相比无明显差异,利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检测垂盆草药材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3个成分含量所得结果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精密度,"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垂盆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首次从秋葵荚中分离制备异槲皮苷和槲皮素-龙胆二糖苷对照品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秋葵荚中两种黄酮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Welch Materials X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2∶58);检测波长:256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异槲皮苷和槲皮素-龙胆二糖苷进样量分别在0.165μg~0.825μg和0.155μg~0.77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r=0.999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10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秋葵中异槲皮苷和槲皮素-龙胆二糖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槐米样品经甲醇连续提取及盐酸水解,以HPLC法同时测定其中主要黄酮苷元(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及异鼠李素)含量,并对5个不同采摘地槐米样品主要黄酮苷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所用方法可以有效分离水解槐米样品中存在的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及异鼠李素,其中槲皮素的平均峰面积占4种苷元馏出峰总面积的(72.12±5.96)%,为主要苷元形式.槐米样品中4种黄酮苷元总含量为(98.4±6.4)mg/g,其中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与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为(78.8±1.6),(1.3±0.5),(8.5±6.1),(9.8±2.1)mg/g.HPLC法同时测定4种黄酮苷元含量的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槐米及其制剂内在质量的控制;虽然以芦丁为主的槲皮素苷占了槐米总黄酮的75%,但仍有约25%的染料木素苷、山柰酚苷与异鼠李素苷,这些黄酮成分的开发利用对于科学利用槐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丹  王静  黄碧云  王艳  刘龙 《山东科学》2019,32(3):16-22
建立了一种应用UPLC-MS/MS同时测定小花鬼针草中6种单体成分原儿茶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方法。小花鬼针草药材粉碎后,经甲醇超声提取稀释后进样,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同时测定提取物中6种单体成分的含量,并以芍药苷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SB C18 (50 mm × 2.1 mm, 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 ℃。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测6种成分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2.1% ~95.5%,相对标准偏差≤4.50%。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同时测定小花鬼针草中6种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8.
谭洪盛  马俊飞  陈全斌 《广西科学》2012,19(1):69-70,73
以罗汉果雌花和雄花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研究罗汉果花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罗汉果花不含槲皮素,雌花和雄花中含有山奈酚苷元,含量分别为1.05%、0.49%。  相似文献   

9.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仙桃草中芦丁、木犀草苷、木犀草素3种黄酮含量的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2)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为35℃.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度良好,且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n=6)在96.76%~98.03%,RSD为1.62%~1.93%.3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批次仙桃草中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仙桃草中3种黄酮总量在373.458~673.413μg/g之间.由此表明,不同生产批次的仙桃草药材,其内在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本方法可用于仙桃草药材中多种黄酮类成分同步测定,同时可以为仙桃草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玉叶金花提取物中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测定的一测多评方法,探讨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为内标物,分别建立异绿原酸A(3,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B(3,4-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2种不同的方法测定计算4种有机酸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方法结果的相对误差.利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广西6个不同产地的4种有机酸类成分结果无显著差异. 一测多评可用于玉叶金花中4种有机酸类成分的测定,且具良好的可行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以2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幼苗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杨酸、纳米TiO2、稀土硝酸镧、硝普钠溶液,研究其对青钱柳幼苗叶片黄酮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调控结果表明:水杨酸(200 mg/L)处理对青钱柳叶片中山萘酚、异槲皮苷含量提高效果最佳,分别达到21.199、0.413 mg/g;而对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最大的是100 mg/L的水杨酸处理,含量可达到6.507 mg/g;400 mg/L纳米TiO2处理对微量元素Fe含量影响最大,Fe含量可达到1.375 mg/g。  相似文献   

12.
利用醇提法从人工悬浮培养银杏细胞中提取黄酮糖苷。以扩散传质定律为基础,根据质量平衡方程,建立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提取过程中的重要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乙醇法提取银杏细胞黄酮糖苷是从固相到液相的扩散传质过程,属一级反应。建立的动力学模型ρFGeq{1-exp[-1.023t·exp(-1469.55/T)]}能描述银杏细胞黄酮的乙醇法提取过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人工培养细胞中提取成分主要是以槲皮素、山萘素和异鼠李素与糖结合形成的糖苷。这既促进了生物技术在天然药物生产上的应用,又为黄酮糖苷提取的工艺设计和操作条件选择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 对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常数进行研究, 利用药物淌度变化和蛋白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到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9.76×105mol/L,1.24×106mol/L和3.79×105mol/L. 结果表明,此法可以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简便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天然居群青钱柳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青钱柳是一种集药用、材用、观赏价值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目前市场上多用其叶制成具有保健功效的保健茶。筛选出以药用保健为目的、用于制茶的优良青钱柳种源,以更好地发挥青钱柳叶的保健功效。【方法】采用水提方法,研究33个天然居群青钱柳叶的总黄酮、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并分析各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青钱柳叶水提物的总黄酮、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居群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其中,总黄酮含量范围为6.79~20.91 mg/g,总三萜含量范围为15.67~44.63 mg/g,总多酚含量范围为10.53~33.04 m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为0~5时,可将青钱柳33个天然居群的总黄酮、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分别分为3、4和3大类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青钱柳叶中这3类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呈极显著相关。【结论】安徽绩溪(S2)、贵州石阡(S15)、湖北鹤峰(S19)、湖北五峰(S20)为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及抗氧化能力较强的优良药用保健青钱柳居群。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白花蛇舌草中4种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咖啡酸、芦丁等)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XDB-C_(18)(75 mm×2.1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磷酸/水(0.5%,V/V);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60 nm;流速0.3 mL/min;柱温35℃.结果表明,槲皮素、山奈酚、咖啡酸和芦丁4种活性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20、4.5~100、2.7~60、3.6~80 mg/L,回收率分别为99.4%(RSD=1.84)、98.5%(RSD=2.15)、98.7%(RSD=1.90)、99.3%(RSD=2.00),且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青钱柳是一种民间常用中药,青钱柳叶中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如有机酸、黄酮类、皂苷类、铱类、精油、无机元素等,但对于青钱柳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仍未见有报道.使用Illumina公司Hiseq 4000平台对青钱柳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 reads 进行拼接,得到50 126个unigenes平均长度为 1 247 bp,有19 875 (39.65%) unigenes由NCBI非冗余数据库进行注释的,23 716 (47.31%) unigenes被注释到GO数据库,14 950个(29.82%) unigenes匹配到COG 功能组.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6 012 (11.20%)个 unigenes被富集到 254个 KEGG 代谢通路,其中1 212个unigenes参与了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并且发现126个unigenes参与异戊二烯代谢,包括萜烯类、香茅醛、呋喃酮、苷的代谢途径.此外,总共检测到21 089个简单序列重复(SSRs).通过对老叶与嫩叶的转录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青钱柳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叶片中,基因表达上调占主异作用的过程主要涉及萜类和多肽的代谢、辅酶和维生素的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而基因表达下调占主异作用的过程主要涉及信号传输、类脂物代谢与能量代谢.该转录组数据可为青钱柳重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青钱柳种子的种皮构造及其对透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青钱柳种子的形态解剖、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种皮的透水性等试验,对青钱柳种皮构造与种子休眠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青钱柳种子的休眠原因。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种皮有3层,外种皮表面角质化,中种皮木栓质,内种皮木质而坚硬,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胚与外界的水汽交换,影响种子的吸胀和萌发。种皮的透水性试验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后,种子能很快吸水膨胀。种子各部分的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青钱柳完整种皮种子的胚能吸收到部分水分,因此,种皮的透水性可能不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青钱柳种子的这种种皮结构可能对胚的萌发特别是胚根的生长和伸长会产生严重的机械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