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3月29~30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与会代表就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教育人类学的本体论与学科史、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学术前沿、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本次会议是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建立了教育人类学的学术研究共同体,而且促进了教育学与人类学的交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井冈山大学2014级至2017级化学师范生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实施与指导现状调查,发现了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选择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偏少、毕业论文缺乏中学老师参与指导、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单一、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不高等系列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2018级化学师范生为试点,实行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通过毕业论文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教育研习的紧密结合,实施了毕业论文选题与论证、毕业论文实地调研与实践研究、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评审等环节的综合改革。结果表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改革显著增强了师范生的教育研究意识,提高了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为培养合格“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当现行的教育研究方法遇到科学主义的桎梏时,教育研究方法发生转向,试图通过叙事的方法来寻找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教育叙事研究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为其在成人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成人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应用的可行性,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为教育叙事研究法在成人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教育叙事研究法在成人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路径可以分为前研究、实质研究和后研究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热点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献量呈波动上升趋势,高产期刊主要来自职业教育的专业性期刊和核心期刊,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招生政策、就业政策、中高职衔接政策、人才培养模式政策等形成了研究热点。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还需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专业化、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CSSCI的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10年来CSSC(I1998—2007)收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论文进行统计,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核心著者与著者的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文献计量分析,确定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核心研究机构以及研究规律,揭示了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概况及主要的研究主题,指出了教育信息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象学作为西方教育科学领域研究范式的重要转变,因其实践的品性逐步成熟而被认同,如今已成为较有影响的教育研究范式。伦理思想是该研究范式的重要维度,范梅南教育现象学思想代表了北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教育意向"、"教育机智"、"替代父母"、"生活世界"是范梅南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由此从伦理道德角度阐述范梅南教育现象学中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蕴含,以揭示范梅南教育现象学研究的伦理之维。  相似文献   

7.
对国际、国内工程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述与分析.从工程教育专业的数量、质量、师资、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地方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难题、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地方院校教师开展工程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选题方向、研究方法的建议.对于更好地理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内涵、更好地开展工程教育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教育公平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起步晚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日益关注,并成为近两年的人大会议的重要议题。本文试对国内外教育公平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研究、教育公平度指标体系研究、弱势群体补偿教育研究等进行比较,以期给我国的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对于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涉及朱熹的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及朱熹的读书法和学习法等诸多方面;而且,不少学者从中国教育史的角度展开研究,对朱熹教育思想予以肯定,进一步确立了朱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重要的是,民国时期对于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当今进一步研究的学术基础,应当成为必需追溯和吸收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人工智能是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的关键路径。当前中国教育人工智能研究和实践严重滞后,缺乏基础理论创新、实践应用支持和大数据库建设。教育人工智能研究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长期存在对教育技术单一学科分支的路径依赖,形成了研究壁垒、思维惰性和创新恐惧,导致当前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浅层化。应对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研究需求,不能过度依赖教育技术学科,应凸显本轮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颠覆式和破坏性创新特质,超越教育技术范畴。一是摆脱教育技术学科限制,引导形成全教育、全学科、全过程、全参与者共同进行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研究新格局,加强重大基础理论创新,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融合,形成理论引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创新系统,引导形成全面参与的新研究范式,全面推进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技术恐惧,全面引入教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推动学科从业人员的思维转化与能力提升。三是借助技术壁垒,形成新的教育研究行业标准,将教育学科打造成为可以与其他社会科学体系进行科学对话的规范学科。四是响应产业界需求,对教育人工智能产品进行有效性评估,形成基于评价的产品研发自我调适系统。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升华,是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思想完美结合的典范。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指导和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及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锋精神凝聚着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雷锋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雷锋精神达到了利他行为的最高境界,此外,雷锋精神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价值。总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弘扬雷锋精神,关键在于正确把握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强化社会实践,构建一个集科学性、操作性和体系性于一体的雷锋精神践行机制。为此,应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榜样示范,逐步促成评选活动的制度化;发展志愿组织,不断完善雷锋精神实践载体;有效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健全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对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的形成主要缘于他苦难的童年、党的亲切关怀、自身的勤奋好学和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等四个方面因素。弄清楚雷锋精神形成的动因,对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无疑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领导下的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史,是党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领域,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有利于借鉴历史经验,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在党史研究中,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成就和失误,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实事求是,是党史研究应当坚持的党性原则,也是党史研究科学性的基本要求,党史研究的党性原则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从史学角度对党史研究进行研究,总结党史研究的历史经验,有利于深化党史研究,更好地坚持党史研究的党性原则和科学性。党史教育是一门科学,要研究和把握党史教育的规律,克服党史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把党史教育和加强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史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雷锋热是一种现象,更是一个时代的呼唤。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学雷锋、做雷锋,乃至于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活雷锋,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培育雷锋式的当代大学生典型代表,我们不仅要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也要营造一个孕育典型的温床,更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使其成为当代活雷锋,引领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雷锋传人所敬仰和追求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具体解读为:一颗钉的刻苦钻研精神、一滴水的团队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学习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忘我无私的精神境界,与人为善的善心和助人为乐的善行。一句话,就是努力将个体具备的良知良能转化为社会认可的公益善举。  相似文献   

18.
高师物理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高师物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进行了个案研究.以"教育教学研究意识的唤醒"、"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三个阶段为主题,深入剖析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历程,归纳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核心品质,这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对待雷锋精神的态度出现了分化。学习"雷锋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螺丝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发扬雷锋精神,要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能力和鉴赏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0.
雷锋精神是一个真善美的价值实践表达,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是时代气质的集中反映和高度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基石。雷锋是中国的,雷锋精神将会是走向世界的普世价值。弘扬雷锋精神对现时代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政治价值认同、文化精神皈依、市场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雷锋精神的本质是为民,表征着我党的政治本色,“敢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成为敢不敢扶起社会正义与良心的价值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