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美国国内,曾发生如何恰当地帮助南越保卫它自己以抵御共产党游击渗透活动的争执,这使人们注意到,肯尼迪政府对反游击技术特别关注。肯尼迪总统本人曾一再强调,有必要帮助美国在亚洲的小盟国以它们自己的武器来同共产党人作战。例如: (一)在5月份老挝停火之前,美国派了大约一百五十名美国反游击人员前往老挝,试图加强  相似文献   

2.
自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恢复老挝的和平以来,美国帝国主义使尽各种卑鄙无耻的手法,一直对老挝进行着各种干涉和侵略。特别是从肯尼迪上台以来,差国帝国主义对老挝加紧进行军事与政治“双管齐下”的侵略手法,更加显现了它的阴险毒辣的面目。肯尼迪在他的国情咨文中公然承认,美国在老挝所追求的目的,正是它在亚洲和全世界所追求的目的。这就是  相似文献   

3.
在所谓“古巴危机”过去之后,美国的宣传机器粉粉散布这样一种论调,说什么肯尼迪政府在加勒比海的一场赌博“粉碎了美国是纸老虎的神话”。但是,一切种经健全、头脑清楚的人,却正是从肯尼迪政府在加勒比海进行核战争讹诈的过程中,进一步看到了美帝国主义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实质。  相似文献   

4.
“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在肯尼迪葬礼后,美国新总统约翰逊曾举行招待会,向从各国前来吊唁的总统、王子、首相和外长表示感谢。在招待会上,紧紧地跟随着约翰逊的是一个胖胖的、秃顶的人,这就是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当时他引起了人们的特别注意,因为据说他将继续担任约翰逊政府的国务卿。不出人们所料,腊斯克果然继任国务卿,成为约翰逊政府继续执行“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其实,腊斯克在肯尼迪活着的时候,还不能说是白宫的头等红人。大家都知道,肯尼迪曾经搜罗了一大批以哈佛大学教授邦迪为首的“智囊”,在白宫里面建立了一个“小国务院”。许多外交政策方针都出自这个“小国务院”,而并不由国务院提出。不仅如此,在“古巴危机”时期,肯尼迪还曾对腊斯克有过一些不满。  相似文献   

5.
4月19日,美帝国主义指使老挝的右派沙湾拿吉集团在万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老挝三种政治力量协议组成、并由1962年日内瓦协议各国予以国际保证的老挝联合政府。这是自从1962年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以来,美帝国主义破坏日内瓦协议和老挝联合政府的又一个严重步骤。美帝国主义的新阴谋这次万象军事政变,是美帝国主义一手策划的。早在政变发生的前两天,美国就指使老挝右派竭力破坏老挝三方面领导人在查尔平原举行的会谈。政变发生前夕,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正抵达西贡“访问”,匆匆召见美国驻老挝大使昂格尔,听取昂格尔“关于老挝情况的汇报”,以便示人以老挝政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     
美帝国主义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半个多月来,美国肯尼迪政府的军政头子们肆无忌惮地发出战争叫嚣,竭力煽起战争歇斯底里,加速军事准备,一刻不停地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吉尔帕特里克在10月21日发表的演说中,公开夸耀美国的核武器和  相似文献   

7.
浅析美国在印度尼西亚收回西伊里安问题上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复西伊里安是战后印度尼西亚(下称印尼)外交斗争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沉默的平衡者到积极的斡旋者,美国政府对于印尼收回西伊里安的态度转变源于两任政府对印尼的不同认识。西伊里安问题的和平解决对美国与印尼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它扫除了美印关系中一个最主要的障碍。从某种程度来说,肯尼迪政府因此修复了艾森豪威尔政府与苏加诺政府之间因外岛危机而产生的裂痕。  相似文献   

8.
约翰逊政府一年多来,干尽了坏事,遭到了各国人民的迎头痛击,它的处境此起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时期要糟得多。这明显地反映在1月4日约翰逊的国情咨文中。这篇国情咨文在许多重要的国际问题上措辞含糊,吞吞吐吐。它承认美国正面临一连串“麻烦而危险”的难题,但是提不出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求。  相似文献   

9.
美帝国主义为了加剧印度支那和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正在老挝玩弄卑鄙的两套手法。一方面,美国继续破坏日内瓦协议,唆使在“老挝保卫国家利益委员会”头目们控制下的政府加紧进行“扫荡”以镇压人民民主力量,加强训练老挝军队和扩建军用飞机场,并不断把大量军事装备和军事人员非法运进老挝。美国陆军部长布鲁克扬言,美国已经制订了在老挝的“作战计划”。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总司令怀特于2月19日亲赴老挝视察军事据点和军队,替老挝政府打气。另一方面,美国指使老挝政府于4月间布置一次“大选”。“老挝保卫国家利益委员会”头  相似文献   

10.
老挝最近的局势很值得注意。去年8月以后老挝王国政府和寮国战斗部队所签订的旨在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各项协议,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一些困难。梭发那·富马内阁在今年5月底辞职。美国力图在老挝建立起一个完全亲美的政府,以便阻挠老挝问题的和平解决,保持老挝内战和分裂的局面。但是,美国的这一阴谋在老挝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寮国战斗部队领袖苏发努冯保证寮国战斗部队将“同全体老挝人民一起努力,以争取迅速成立一个这样的政府:它诚心希望和平中立,愿意同寮国战斗部队继续谈判以便  相似文献   

11.
1949年底,杜鲁门政府从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出发,决定调整其对华政策,即由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该政策表现在台湾问题上就是,“撒手”了之,放弃干涉。然而,随着中苏结盟以及固有的反共思维的反弹,美国国内掀起一股“麦卡锡主义”恶浪,这使美政治环境严重恶化,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对台政策彻底改弦易辙,美军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保护台湾,阻挠中国领土的统一。从此,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航道上的一座暗礁。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的教训在于党失去了对军队的领导权,朝鲜、越南、古巴、老挝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民革命军的失败说明军队任何时候都要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我军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些历史经验与教训雄辩地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怀疑、犹豫和动摇。  相似文献   

13.
对于国际法效力基础问题的探究,国际法学者们作出了几个世纪的不懈努力。问题研究的复杂性导致了不同学者们的不同结论。应本着全局、科学和现实的态度,来审视国际法的效力基础,不能生硬地割裂国际法效力基础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国际法的效力基础应由国际法的程序效力基础、实质效力基础和现实效力基础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4.
外国法查明制度作为国际私法的特有制度,是冲突规范功能正常发挥与实现的最终保证,也是整个国际私法制度良性运作的基石。然而,长期以来,外国法查明制度在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存在功能定位偏移,外国法查明责任模糊化,查明方法效率低下,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使该制度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并将对构建统一的国际民商事法律新秩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笔者以为,通过明确外国法查明的责任主体,完善外国法无法查明的救济,改进外国法查明途径等方法重塑外国法查明制度功能应是我国当前国际私法立法及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争端,是中日两国围绕能源安全在国际法领域展开的关于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争夺和较量。在东海争端中,中国主张公平原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自然延伸原则。自然延伸原则在适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具备坚实的国际法文本依据、地理法律事实依据、国际司法判例依据。日本主张的中间线原则不过是一种简便的划界方法,并不具备国际法原则地位,因此,日本无权将中间线原则强加给中国。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是侵犯我国在南沙群岛主权权益的主要国家,其对于我国主权的侵害由来已久,且有步步紧逼之势。从国际法层面上极有必要对其进行坚决的驳斥与回击,防止其在国际社会浑水摸鱼,损害我国对南沙群岛以及仁爱礁的国际法权益。2014年3月29日菲律宾所编排的仁爱礁补给闹剧,也只是菲律宾侵犯我国南沙群岛主权的一个片段而已。确定菲律宾国际法律人格的日期、辨明菲律宾固有领土范围、辨析菲律宾领土取得主张的国际法效力,是解决好仁爱礁主权问题的关键。根据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菲律宾对我国仁爱礁的主权主张是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的谬论。  相似文献   

18.
董军  郭淼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70-73
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确定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既存在着一些传统原则,如侵权行为地法原则、法院地法原则、双重可诉原则,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原则,如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等。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深入研究我国司法实践问题,逐步完善我国一般涉外侵权行为立法,特别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涉外法律适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步。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南海对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由于南海周边各国的政治文化形态的差异、南海地理位置和贸易通道的重要、资源的丰富及区域外大国的插手,使得南海形势更加严峻.我国应及时采取建立东南亚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运用外交和国际法以及加强国防建设等相应措施来应对复杂的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加入WTO[1]以后,中外法律冲突时有发生,在技术层面上具体表现为国内法与国际法、国内法与国际惯例的冲突矛盾;在政治和国体层面上还表现为政治制度上深层次的冲突和理念的对立,容易引起纠纷,还会给西方和平演变创造机会,危及国家主权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国内法与国际法如何进行衔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