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军国主义形成于“幕府政治”时代,军国主义力行者和军国主义传统的缔造者,就是日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武士.明治以来,长期被统治当局和众多日本知名学者誉为“大和魂”的武士道,驱使武士将穷兵黩武作为财富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幕府政治依赖和坚持军国主义,为军国主义提供政治舞台与社会空间,为近代和现代军国主义奠定起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是爱人之心的行为表现与价值取向。人性的崇高在英雄与普通人之间没有界限,"最美现象"激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对健全人格的呼吁,对现实伦理困境的突围,是人文主义理念的时代要求。"最美现象"是人的价值的体现,是真、善、美的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构建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王萃 《科技信息》2007,(22):119-120
自从日本文化在《菊与刀》中被界定为"耻文化"之后,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评论。本文将以"耻文化"的理解为基点,从归属意识、集团心理、权威追拜、重视名誉、武士思想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日本人耻辱观的形成、表现及其对日本战争、日本社会、日本人统一文化心理的正负面影响,从而得出日本军人形成强烈的战争信念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根源。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载体。为保证方向和效果,志愿服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扬弃西方公民社会理念,以建设人民社会为价值追求;必须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必须摒弃功利思想和形式主义,着力帮扶弱势群体,在实践上真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向精神消费时代转变,"交互式"包装提升了消费者使用商品的趣味性,是包装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以"交互式"包装为主线,以包装设计教学为切入点,分析、总结了将"交互式"包装理念引入包装设计课堂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尊亲"、"奉养"为核心内容的孝精神长期为国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具有符合人们社会生活需要的理性特征与多方面的价值功能。具体表现为:孝精神包含着朴素实用的共赢理念,对亲子双方来说具有互益性;是一种合理偏倚的家庭伦理精神,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相处与家庭家族的长远发展;既顺应了人的天性要求又顾及到了具体实行的现实条件性;凝结了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平衡复杂变动的亲子关系的圆融智慧;是一种契合于传统社会的公共精神,长期发挥了维系个人、家庭与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军旅文学是军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先秦军旅文学、汉唐边塞诗、宋代军旅文学中的爱国忧国情怀和明清古代战争经典小说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历史发展风貌,并指出,不同时代的军旅文学昭示出不同时代的核心精神支柱与核心价值理念,一部军旅文学史就是一部围绕着民族核心价值观而不断地建构-弘扬-再建构-再弘扬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60年前,由瑞典、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苏联等6国知名科学家组团实地调查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后,向国际社会发表的《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实事报告书及附件》,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核心证据。围绕这一核心证据,至少还有6个方面的旁系证据:美国在朝鲜战争前夕和期间具备实施细菌战的能力,并有着实施细菌战的强烈欲望;许多外媒报道,美国利用日本原细菌战人员,协助美军实施细菌战;朝鲜战争前夕和期间,美国在日本拥有细菌战部队和基地;朝鲜战争中实施的细菌战,明显袭用了"二战"期间日本细菌战技术和方法:被俘的美国飞行员对他们的细菌战行径表示忏悔,并写出供词;现存中国反细菌战档案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东北人民确实受到美国细菌战攻击,中国由此展开了大规模的反细菌战运动。  相似文献   

9.
正如尼采点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西方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和"女娲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是一种阳刚进取的"非理性"精神,而女娲精神是一种阴柔包容的"理性"精神.这两种基本精神呈现为互补关系,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哲学的二元一体格局.经过轴心时期的理性转换,尤其是经过周易哲学的话语转换,它们成为了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0.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二战结束之后,在日本社会右翼团体和内阁的支持下,靖国神社先后将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大批战争罪犯的亡灵合祭入内,不少内阁政要还多次违党参拜,其目的就是"神化"战争罪犯,"圣化"侵略战争.揭露和鞭挞靖国神社合祭甲级战犯的战争罪行,重申东京审判的合法与正义,反对日本政要的"公式参拜",是一切热爱世界和平人士不应懈怠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不仅改变了诗人的精神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且给诗歌创设了新的话语环境。商品生产的介入、传播媒介的发展、担当意识的式微以及创作目标的异化等使诗歌精神开始疏离传统、社会和时代,诗歌因为过度地张扬物欲而彰显出形而下的世俗品格,"个人写作"、"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等成为  相似文献   

12.
尽管不同民族或国家的最高价值理念形式不同,但在内涵上却有一个共同点:都以至善大爱的理念,为人们提供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当代世界性的精神危机,集中表现在最高价值理念的失落与缺失.无论西方"上帝死了",还是中国同"圣与仁"的彻底决裂,都是对自己最高价值理念的"自行废黜".在失去精神家园后,人们陷入"虚无主义",也就失去最高的精神约束力、激发力与归宿.以至人们变得为所欲为.随之,战争、犯罪、道德堕落等恶行,在世界上就丛生而不断.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只能是与传统价值血脉接通,经过扬弃传统,建构新的最高价值理念,以便在人们心中能重新筑起以道"为安""为得"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宽容失败"一直是我们在创新文化建设中所强调的精神;其实,这也是"解放思想"的一个核心精神。从企业创新角度而言,"宽容失败"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对企业的宽容,与企业对自身的宽容。  相似文献   

14.
日本精神直接来源于日本民族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精英集团和民族信仰.资源短缺的生存环境和面向大海的扩张性生存方式,是日本精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社会精英集团--武士,是民族精神的最主要创造者、体现者和弘扬者;武士精神所体现的民族信仰,构成日本精神的核心和标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庄子是我国最早关注个体生命的思想家,提出了全身保命、精神自由等养生问题。梳理庄子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经历,发现其养生哲学的核心是保全生命和获取心灵自由,"无用"、"无为"、"无欲"﹑"心斋"、"顺物自然"等心态和生活方式是个人实现生命存活和精神逍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武士道思想经常被视为日本思想的灵魂,但对于它很多人的理解还是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中日历史问题和研究资料的不足,中国国内对武士道的研究一直处于低谷。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从武士道发展的历史轨迹、武士道在近代对军国主义的影响等方面来看,而以特定的一个历史时期的武士思想为特定对象而进行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任何思想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日本文化学界泰斗家永三郎对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提出两点意见:一是要注意把握思想与思想间的传承联系;二是理解思想与其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本文将主要秉承这一方法论,从江户前期武士思想所处的横、纵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变化的历史环境。本文为什么要将研究对象限定在江户前期呢?据考究,"武士道"  相似文献   

17.
<正>《平成时代(1989-2019)——日本衰退的虚与实》张玉来/著2019年6月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日本平成时代已经落幕,三十年历程让它经历了怎样的社会变迁?"未完成的成熟国家",这是日本经济界影响力最大报刊《日本经济新闻》为平成时代所下的定义,而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则把平成时代与此前的昭和时代对照呼应,称之为是昭和时代"创业"经济大国之后的艰难"守成"。而在国际上,"日本化""日本病"等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时代,是动荡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孔子"义利"观的实质在于强化"君子喻于义"之观念来推动全社会各阶层从修己开始,而趋于仁义礼智信,主要目的在于纠正那个礼崩乐坏、放于利而行的时弊;孟子之时,社会氛围是诸侯东面朝齐,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主张"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孟子》的精神在于"仁政",而"仁政"的核心则是爱民、利用、厚生。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存在"之中,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中心,但千万注意,"富国"之后不要让我们的国民因为市场经济的熏陶而成为金钱的俘虏。  相似文献   

19.
武士道与日本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士道作为日本古代武士的道德规范,经过长期的历史浸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中,成为日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道既是"杀人与战争之道",又是"忠诚与献身之道",其破坏力和创造力同样巨大。纵观历史,日本现代化道路上两次美梦成真的惊人成就,既有浸透"战争之道"毒汁的赫赫"战功",又得益于"献身之道"精神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福建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实施福建精神教育符合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战略部署,符合福建省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符合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闽高校实施福建精神教育,应突出核心价值,加强思想教育的导向性;优化学校管理,形成良好氛围的感染力;拓展教学模式,落实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