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北地区有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分布.根据“取输卵管后林蛙残体的营养成份”一文提供的数据,本文建立了这两种林蛙判别分类的数学模型,为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属物种资源丰富,较高的形态结构相似性使分类学研究成为难题。为评价中国林蛙属各物种有效性及探讨它们的系统发生关系,本研究分析了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部分序列。p-distance计算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除徂徕林蛙的物种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认外,其余林蛙物种均为有效种。中国林蛙种组、长肢林蛙种组和黑龙江林蛙种组的单系性得到支持。猫儿山林蛙系统地位没有得到明确,但与其他物种较大的p-distance及其在系统树中较低的节点支持度表明,猫儿山林蛙不属于中国林蛙属物种中任何一个种组。  相似文献   

3.
饲料对中国林蛙蝌蚪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别用单纯植物性饲料、单纯动物性饲料和两者混合制成的饲料饲养中国林蛙蝌蚪,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对不同饲料饲养的蝌蚪的体长、体质量等项指标进行测定.发现饲料对中国林蛙蝌蚪的体长、体质量和发育速度都有影响,这对于人工养殖中国林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林蛙分子系统关系及染色体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现有线粒体Ctyb和 12S基因共 72 7bp的序列数据的联合分析 ,对我国林蛙 7个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林蛙分为 2组 ,即北方组包括中国林蛙、高原林蛙、黑龙江林蛙和桓仁林蛙 ;南方组包括镇海林蛙、昭觉林蛙和峨眉林蛙 .这不仅澄清了黑龙江林蛙和桓仁林蛙的系统发育地位 ,而且提出染色体 2n =2 4的林蛙物种为并系 ,进而探讨了该类群核型演化的途径 .  相似文献   

5.
首次对中国林蛙在华南地区的胚胎后期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环境条件基本适合中国林蛙的胚胎后期发育,较高的温度加快了中国林蛙的胚胎发育进程,但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林蛙的全人工养殖已经在我国各地兴起,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但性别比例失调问题严重,雌蛙和雄蛙的比例只有3:7,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制约养蛙业的发展.为调整林蛙性别比例,分别在实验室内和浙江省新昌县新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林蛙养殖中心采用控温及在蝌蚪饵料中添加性激素双重调控方法,诱导性腺分化,达到了调整林蛙性别的目的,并对激素诱导的合适浓度和最佳时期进行了研究,使中国林蛙雌雄比例达到7:3.为促进中国林蛙南移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雌性诱变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16S rRNA和POMC基因部分序列研究了中国北方林蛙属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进行对位排列后,长度为1148bp,内群变异位点259,简约位点110.利用MP法、ML法和BI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林蛙属物种构成单系群,其中东北种群聚为一支,中国林蛙聚为一支,支持东北林蛙为有效物种.桓仁林蛙和核型为2n=26的林蛙属物种聚为一支,因此不支持核型为2n=24的林蛙形成单系群.桓仁林蛙、昆嵛林蛙、黑龙江林蛙单独聚为一支,表明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与青蛙的股骨显微结构的区别。方法:利用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与青蛙的股骨在光镜下显微结构方面存在看显著的差异。这对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骨骼和青蛙骨骼的真伪鉴别和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骨制品市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胚胎期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产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南移至华南地区后胚胎发育期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首次探讨了中国林蛙的性别分化模式.结果证明变迁后的环境对中国林蛙胚胎期的生殖腺发育没有造成不良结果.此结果不但丰富了发育生物学的内容,也为林蛙的南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徂徕林蛙的描述仅限形态学分析,对其与近缘物种的分化及物种有效性尚缺乏分子生物学研究。笔者对徂徕林蛙所属长肢林蛙种组物种及其他林蛙属物种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分析,得到序列长度521bp。遗传变异分析显示徂徕林蛙与镇海林蛙以及峨眉林蛙遗传距离很近(均为0.9%),表明徂徕林蛙在进化过程中是一个紧密连接镇海林蛙与峨眉林蛙的物种。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徂徕林蛙与镇海林蛙构成姐妹群,徂徕林蛙与镇海林蛙处于物种分化过程中的并系阶段,其物种分化还未完全完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蛙胚胎后期性腺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南移后的中国林蛙胚胎后期性腺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移后的中国林蛙胚胎后期的性腺发育基本正常,环境的变化并未对其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结果为研究无尾两栖类的生殖腺发育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北蛙南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比例林蛙卵替代基础日粮饲喂雌性ICR幼鼠探究其对雌性幼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林蛙卵可促进ICR幼鼠生长发育,饲喂林蛙卵替代30%基础日粮组小鼠生长较快,其小鼠体质量、体长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可为林蛙卵营养价值评定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花背蟾蜍(Buforaddei)的发声器官进行了初步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林蛙有独立的前杓状软骨和枕声带,而花背蟾蜍则没有上述结构。花背蟾蜍的声带侧部为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并且前端有一对肉质化的纤维小球,喉室末端有一对后膜,而中国林蛙的声带侧部由无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肉质化纤维柱状结构,喉室的末端无后膜结构。前者的声带中部为一对厚度均匀的膜系结构。而后者声带中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林蛙的声囊类型为咽侧内声囊,花背蟾蜍的声囊类型为咽下内声囊。统计分析表明二者声带中部的相对长度和宽度分别存在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的差异。最后,初步分析了喉部结构差异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为揭示蛙科与蟾蜍科叫声特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采集于青海西宁地区产中国林蛙的输卵管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林蛙幼蛙性别诱导后的性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诱导后雌性幼蛙性腺的组织学特征与自然分化的雌蛙幼蛙性腺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差异.这些结果为中国林蛙养殖和性别诱导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学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临汾附近两种蛙类染色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对临汾附近两种蛙类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其中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4,包括12个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大于7.0)和12个小型染色体(相对长度小于6,0).全部染色体可配成12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的二部体染色体数目为2m=26,全部染色体可配成13对,5对大型、8对小型染色体.与北京郊区同种蛙类染色体比较,说明不同地理居群的同种蛙染色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豫北太行山区中国林蛙的生境、生活习性、繁殖生态和食性.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种群性比因时而异,产卵期间雌雄性比较小(1/6.16~1/4.50),产卵后雌雄性比有一定的上升(1/3.33~1/2.08),即将开始冬眠时雌雄性比最高(1/1.53).室内和野外自然条件下产卵量有较大差异,室内平均为478粒,野外自然条件下平均为1 079粒.卵粒直径约为1.5~1.8 mm.捕食种类以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居多;有益系数以及食物种类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分析测定了哈士蟆和青蛙输卵管的蛋白、脂溶性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72.8%和73.8%;哈士蟆输卵管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为青蛙输卵管的1.3和1.6倍,哈士蟆输卵管维生素E的含量为4.09μg/g,在青蛙输卵管中未测出维生素E;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脂类物质的含量基本上一致,约为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的77.26%和64.67%;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均含有人体营养必需的常用微量元素,但青蛙输卵管中重金属Pb、Hg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