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网络规模的幂指数增长,大规模网络环境下IP级拓扑结构呈现多元复杂结构。针对大规模网络下IP别名解算法性能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层次别名解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目标主机IP分类、IP异常检测和基于时空搜索的IP别名检测等3个层次逐步降低IP地址解析规模,在RE和Tier-1两个数据集上我们的方法、传统单调别名解析(monotonic ID-based alias resolution,MIDAR)和泛型方法解析(generic approach resolution,GAR)。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MIDAR和GAR方法更有效,且准确率更高。其中,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9. 52%和11. 86%。因此,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大规模网络IP别名解析问题。  相似文献   

2.
别名在中国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毛泽东的别名,从一个侧面,蕴藏了伟人的生活、志趣、才智、情感、人格、思想、奋斗、……本文对毛泽东的部分别名试作考析,阐释其义,以纪念伟人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基于源路由机制的Traceroute6拓扑发现方法应用于IPv6网络时存在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并行化多路径(Parallel Multi-Traceroute,PMT)发现算法,通过规则对庞大的探测空间进行压缩,同时改变ICMP包的收发方式.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网上对PMT算法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效率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的Traceroute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PMT算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网络更加吻合,源路由机制对拓扑完整性、准确性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PMT算法的探测时间比未改进的传统的Trace-route算法平均缩短89%,可以满足IPv6校园网络拓扑发现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
显式路由技术在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利用SNMP MIB库中的信息,重新设计了数据结构,实现了获取显式路由算法,得出按跳数排列的显式路由,并构建网络测试了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算法做了改进,给出了改进前后的性能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在收敛时间小量增加的同时。提高了获取显式路由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中使用别称与别名是我国文化与文学现象,由于我们对别称与别名的认识和研究不够,以致在现实或学习古诗词时,对出现的别称与别名,不能有一个肯定的、有说服力的解答。对古诗词中使用别称与别名的现象进行探讨,并对别称与别名的内涵、产生、渊源,使用别称、别名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借代与别称、别名关系等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以期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准确理解和赏析诗词,提高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利用路由探测进行不可控网络拓扑发现的准确性,特别是解决别名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节点地址整合算法.不借助其他的外部输入,只依据同一IP地址在不同路由探测结果中的位置,对与其相邻的IP地址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断.在描述了算法原理和流程的基础上,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以实际操作的不可控网络拓扑发现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度和使用范围上,较以往算法有较大的简化和扩充.  相似文献   

7.
显式路由技术在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利用SNMP MIB库中的信息,重 新设计了数据结构,实现了获取显式路由算法,得出按跳数排列的显式路由,并构建 网络测试了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算法做了改进,给出了改进 前后的性能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在收敛时间小量增加的同时,提高了获取显式路由的准确 性。  相似文献   

8.
浅析网络层的路由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路由选择算法中的默认路由(含静态路由)和两种简单的动态路由算法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路由器级拓扑发现对于获取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获得拓扑发现的目标地址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现有的方法主要使用Internet上公布的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前缀,若对其不加处理,对所有的网络前缀都进行探测,所产生的网络负荷和算法收敛时间将难以接受.同时,在选择目标地址时也需要考虑完备性,以保证对目标网络的覆盖程度.文中对已有的"桩网络法"进行改进,实验证明提高了目标地址的真实性以及对目标网络覆盖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10.
陈旭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37(1):116-118,122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SNMP的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以太网内部的交换机、主机互联的拓扑自动发现。从而降低基于以太网变换技术的园区网的网络管理难度。以太网是当前园区网所使用的主要网络技术,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划分网段并实现网内互联。以太网通信使用交换技术,数据交换双方依据MAC地址识别。在一个以太网内,每一台交换机都存储着网络内所有活动主机的MAC地址。利用SNMP协议能够获取交换机中MAC地址表数据,利用笔者所述算法处理这些数据能够实现以太网内部交换机、主机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由于SNMP和MIB被各厂商所接受,因此笔者提出的算法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网管中拓扑发现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中的配置管理的一部分,是实现网络管理其他功能的基础.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拓扑发现方法的优缺点,综合提出了一钟有效的网络拓扑发现的算法,并对此算法中会遇到的问题作了详细说明,最后给出了用JAVA实现该算法生成拓扑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网络拓扑发现的算法和实现技术是衡量网络管理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 SNMP 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速度最快,使用范围也最广泛,网络层的拓扑发现算法有效地解决了路由器的多 IP 地址问题;在此研究多层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 协议的全新的网络拓扑发现的实现算法,使得算法更简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网络管理系统中的自动拓扑发现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网络管理系统中的配置管理模块.提出一种基于ICMP和SNMP协议特性采用主动探测与被动监视的自动拓扑发现算法,分析了该算法涉及的协议理论和行为,并就算法的性能和效率作出评测,同时给出Windows95&NT环境下实现该算法的关键思想及函数调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Internet的可视化问题,分析了现有算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基于节点的核数,由内核至外核逐层演化的算法.该算法从中心点开始演化,首先找出与该点直接相连的点布置在其周围,布点的范围随着节点核数的减小而加大,而后再从各叶子节点开始,找出与其相连的节点布置在其周围.以CAIDA Riesling监测点在2007年5月的Internet路由级拓扑数据为例,描绘了Internet的可视化结果.从可视化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在描绘Internet拓扑的层次性演化上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在内层,但是当演化到外层时,由于节点数目的急剧增加,使其层次性不再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一种以太网拓扑发现算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络第2层设备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对于现代IP网络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在分析比较现有基于交换机地址转发表的拓扑发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桥生成树的算法,利用SNMP获取交换机MIB中的生成树信息就能更加准确地推导出交换以太网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逻辑网络拓扑发现的缺陷在于,它仅发现网络层的网络拓扑,而不发现在物理层及链路层的网络拓扑结构,且无法发现和管理虚拟网.针对这一不足,将多层网络拓扑发现的功能引入网络管理系统软件之中,提出基于园区网络、Windows平台的多层网络拓扑发现的算法.研究结果对制作具有自己版权的网络管理系统软件将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并行融合部分求值和别名分析技术, 提出一种新的别名分析方法, 并给出形式化描述. 实践表明, 该方法在具有部分输入的情形下不仅优于传统的别名分析方法, 而且优于串行融合部分求值的别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利用ICMP和SNMP协议特性结合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采用主动探测与被动监视的技术 ,并对该技术涉及的协议理论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程序功能模块定义、数据结构设计与程序实现步骤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