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的互联方案以及无线终端与有线局域网的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2.
点对点型点对多点型混合型独立的无线局域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使用AP(AccessPoint),也可以不使用AP。在不使用AP时,各个用户之间通过无线直接互联。在这种配置下,多个AP通过线缆连接在有线网络上,以使无线用户即能够访问网络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张健 《科技咨询导报》2007,(36):255-256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互联。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在有线网络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也能提供方便地网络接入。  相似文献   

4.
无线移动与宽带的结合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开发重点,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无线技术的地位从作为有线业务的补充发展到无线有线并行,进而将扩展下一代互联网的业务类型及应用范围。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将提供固定、移动、便携式的无线宽带连接,并最终能够在不需要直接视距基站的情况下提供无线宽带连接,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了家庭、公司和无线移动网的高速、无线和“最后一公里”宽带连接的另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正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当使用网络时,大量的网络信息同时展现在用户面前,用户无法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信息:淘宝网上有上千件同样的商品,Netfix上有数万部影片,用户何以快速得其所需?就此问题本文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无线移动与宽带的结合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开发重点,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无线技术的地位从作为有线业务的补充发展到无线有线并行,进而将扩展下一代互联网的业务类型及应用范围.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将提供固定、移动、便携式的无线宽带连接,并最终能够在不需要直接视距基站的情况下提供无线宽带连接,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了家庭、公司和无线移动网的高速、无线和"最后一公里"宽带连接的另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7.
吴琼 《安徽科技》2002,(6):41-42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不需要埋设电缆线,却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相比有几个技术特点:一是无线局域网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网络的传输范围大大拓宽,无线局域网的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几十公里.二是无线局域网的抗干扰性强、网络保密性好.对于有线局域网中的诸多安全问题,在无线局域网中基本上可以避免.而且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建、配置和维护较为容易.本文对目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及其应用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于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在位误码率、拥塞控制、衰减和切换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面向有线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协议不适合于在无线网络上传输多媒体数据。提出了一种面向无线互联网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有效机制,根据有线和无线传输数据所存在的不同位误码率和传输时间响应等特点,改善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网络中多媒体传输的差错控制和衰减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个人数据通信的发展,功能强大的便携式数据终端以及多媒体终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实现数据通信的目标,要求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由有线向无线、由固定向移动、由单一业务向多媒体发展,由此无线局城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认为无线局域网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必将最终代替传统的有线网络。  相似文献   

10.
《十个你不知道的移动互联网现状》一文曾指出:"移动终端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2013年,这一预言变成现实.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终端用户的首要选择,广阔的产业前景吸引了大批移动应用开发者投身其中,移动互联产业井喷式发展,既覆盖了个人市场,也包含了诸多企业级市场. 苹果公司成功地将移动互联终端带入了"用户体验"时代.如今,应用开发者若想自己的产品获得高用户点击率,就必须在体验方面下足功夫.而当前市场上成功的移动应用,都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关键特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不要看评论,互联网会暴露出人们最坏的一面。”如今,很少有人的生活中可以离开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3%,也就是说除了部分无法使用互联网的老人和幼儿,几乎所有人在生活中都多多少少的接触了互联网。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丰富程度,而互联网平台的特质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人们对于信息和事件的参与度。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每个人也可以评论信息,这种跨越时间、空间、金钱、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互联网的下一个热点是什么?电商服务!你也可以称之为社区服务、生活服务、智能服务等等。总之,当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信息(搜索)、人与物(电子商务)、人与人(社交网络)的连接后,人与服务成为新的战略高地。服务,涵盖一切,信息是一种服务、购物是一种服务、人际交往也是一种服务。但互联网赋予服务的新特点在于,特定用户、特定时间、特定空间,需要的特定内容。谁能把这四个"特定"配置好,谁就开启了互联网服务的新时代、新模式。这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思考:第一,用户与谁沟通?B2C也好、C2C也好,在当下模式中,一个用户对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范围和作用也在不断扩大和提高。以TCP/IP协议族为基础的因特网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传输内容从以数据为主发展到多媒体业务,从大型网络的简单连接发展到覆盖全球的异质网络互联,从有线传输扩展到无线。无线局域网(WLAN)就是因特网在无线领域的重要代表,是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局部范围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从而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企业信息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安全的接入远程用户,使远程用户实时获取企业应用信息。一般来说远程用户处在互联网上,因此要求企业网络与互连网连接。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控制,就会给企业网络带来安全威胁,例如黑客入侵导致企业泄密、远程用户在连接过程中信息被劫持、数据包被伪造等等。因此要求远程接入解决方案具有高安全性、能对访问数据源进行鉴别、对数据传送过程加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田淑华 《科技信息》2011,(21):404-404,371
网络经济方便了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外界间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由于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为企业各部门在网上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由于企业的内联网信息系统把企业内部的信息放在不同的企业外联网或互联网服务器上,从而可以有选择地对外界用户、企业的合作伙伴开放,使他们可以有限制地共享企业发布的各种信息和最新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临风 《华东科技》2003,(3):23-23
英特尔公司2002年底宣布将向开发无线宽带技术的公司投资1.5亿美元,与研发的投入不同的是,英特尔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期许着这笔投资的回报。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战略投资事业部总裁魏德升说道:“无线互联技术正呈爆炸性增长,统计表明在三年之内将有3000万笔记本使用无线互联技术。它将彻底改变人们使用技术的方式,推动为企业和用户提供即时、随处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据英特尔战略投资事业部中国区总监邝子平介绍,英特尔的战略投资运作将推到台前。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月,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先生在近日举行的2001年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阐述“延伸PC时代”概念,呼吁业界为将来更多消费产品走向数字化并与功能强大的家庭PC机互连作好准备。贝瑞特先生说:“PC机是数字化世界的中心,而且这个数字化世界正在不断扩展,在不久的将来将有十亿台PC机与互联网连接。在延伸PC机时代,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的基于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的PC机结合多种数字产品将有助于用户以全新和有趣的方式,利用他们的家庭PC机。这种新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是人们当今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一部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上网速度及上网方式要求也不断提高,即需要有很稳定很快的上网速度,也需要有很方便的接入方式,而且需要任何需要的地方都能接入互联网。本文根据人们对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对几种有线和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使用者不同的环境选择适合的宽带接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翠红 《广东科技》2003,(10):22-24
在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也为信息的收集、加工、存贮和查询等带来了全新的概念。但是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网络每时每刻都必须付费。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像大海捞针,而且浪费金钱。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用户比以往更需要掌握检索技巧。笔者欲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建筑信息的网上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20.
和有线网络一样,病毒、黑客、蠕虫,木马、间谍软件,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无线网络的安全,并且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更容易遭到侵害,因为无线信号能穿过楼层、玻璃、墙壁,到达预计外的地方,而且用户在使用无线网络时的安全意识和掌握的技术手段还都比较差,因此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802.11无线局域网的主流安全技术,并针对不同网络用户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