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口形状对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ECOM模式和耦合进的悬沙输运模式,通过设计一个平直和喇叭形理想河口,研究河口形状对最大浑浊带的影响.在滞流点处存在着最大浑浊带, 中心位于南岸, 从动力机制上揭示了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原因.与平直河口相比,喇叭形河口因口门内河口变宽,使得表层向海的流辐散而流速减小,从而造成喇叭形河口段盐水入侵加剧,进而造成底层向陆的密度流及其向西流动的距离增加,盐水在平直河道内向西入侵的距离增加.喇叭形河口悬沙浓度减少,但存在着两个最大浑浊带.一个在平直河道段,因滞流点上移,而相应向上游移动,另一个在喇叭形河口段南岸,主要是由挾带悬沙的径流受科氏力的作用向南岸偏转以及底层横向环流向南岸输送高浓度悬沙造成的.河口形状对河口环流、盐水入侵和最大浑浊带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储层构型方法指导下,以取心井岩心和密井网测井资料为基础,借鉴现代沉积、野外露头成果,结合生产动态数据,综合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成果,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砂组密井网条件下的三角洲砂体开展了精细的储层内部构型逐级解剖,并探讨了基于构型单元储层质量分布模式。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在河口坝复合体叠置样式研究基础上;按照"垂向细分"、"侧向划界"以及"平面组合"的思路,进行单一河口坝构型单元的识别划分;将研究区河口坝划分为限制性河口坝(PMB)和非限制性河口坝(DMB)。完善了单一河口坝构型模式研究,深化单一坝边界识别标志;建立了两种单一河口坝砂体内夹层分布模式。限制性单一河口坝内部夹层以泥质夹层为主,局部物性夹层,近水平状展布,将单一坝分为多期增生体;非限制性单一河口坝砂体内部增生体间的夹层以物性砂岩及钙质夹层为主,多分布在河口坝中上部,连续性较差。明确了隔夹层类型由陆向湖盆的演化规律:钙质砂岩→物性夹层→泥灰岩。基于构型单元的储层质量分布模式表明,单一构型单元分布控制着储层参数的平面展布。坝主体以发育Ⅰ类、Ⅱ类储层为主,Ⅲ类储层一般发育在河口坝内部夹层的遮挡区以及坝侧缘,Ⅳ类储层发育在席状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河口坝储层内部结构,提高剩余油描述的精度,指导油藏开发调整,以胜坨油田沙二段8 砂组三角 洲前缘储层为例,利用密井网条件下的构型分析方法,对河口坝储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河口坝储层中发育的沉 积界面可分为5 级:第5 级界面限定河口坝复合体,为稳定分布的泥岩,厚度较大,顶界呈水平产状,底界呈S 形产状; 第4 级界面限定单一河口坝,主要为泥质或钙质非渗透层,在坡折带呈倾斜产状,在湖底平原呈近水平产状,单一河口 坝具有S 型前积结构和“同期不同体”分布特征;第3 级界面限定单一河口坝内部的增生体,主要为薄泥质夹层,与第 4 级界面有斜交和平行两种产状,增生体具有S 型和斜交型两种前积结构。特高含水后期,河口坝储层内部结构特征 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普遍分布的S 型前积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低饱和度均匀分布,局部存在的斜交型前积 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差异分布,同期不同体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局部富集。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2011-2016年福建省7条入海河流河口断面总氮、硝酸盐氮、氨氮和河口海域无机氮,结果表明:①从水质看,大体呈现河口断面水质差,河口海域水质亦差的规律。龙江在7个河口断面中水质最差,河口海域水质却最好。②从浓度看,河口断面总氮浓度差别较大,霍童溪、交溪和闽江河口不超过Ⅲ类,其余均远超Ⅴ类标准;但河口海域无机氮浓度差别不大,仅龙江河口海域在2013年为Ⅱ类,2016年为Ⅲ类,其余均为Ⅳ类或劣Ⅳ类。③从氮素浓度变化趋势看,河口海域无机氮与河口断面总氮大体相同。因此可通过入海总氮的变化情况推测受纳河口海域无机氮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豚的分布和种群分化江豚是一种小型齿鲸,在亚洲热带和温带近岸水域、河口和一些大型内陆河流、湖泊均有分布。江豚的地理分布区西起阿拉伯海的波斯湾、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6.
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长周期波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周期波动作为一种地貌演变现象在河口海岸地区广泛存在,在长江河口,表现为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形的波动变化。而在杭州湾北岸,它又以“侵蚀波”的形式来影响岸滩的冲淤演变,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人在的动力机制来综合分析春在典型河口海岸演变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河口地区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滩涂资源和便利的通航条件,土地、水利、海洋等部门高度关注,但由于该地区受到地形、地貌、水流动力以及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导致不同河口地区海岸线的确定方法成为一直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依据中水东北公司科研院承担的“辽河口综合整治规划(第二阶段)”课题,以双台子河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江口、黄河口等4个海岸线的比较分析,提取了几何形态、盐度、地貌、径流潮流作用等确定河口地区海陆分界线的核心要素,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双台子河口地区的实测数据,确立了双台子河口的海陆分界线为(北纬40°52′43.37″,东经121°45′40.90″)和(北纬40°52′8.57″,东经121°49′32.26″)两点的连线。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土地、水利、海洋等部门提出了河口地区海陆分界线划分建议。  相似文献   

8.
姚顺 《科技信息》2009,(36):72-72
本文介绍河口湿地的概念、组成和作用后,分别论述了我国五大河口湿地:辽河河口湿地、黄河河口湿地、长江河口湿地、闽江河口湿地和珠江河口湿地的组成、保护区、动植物种类、生态价值,并为河口湿地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也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河口湿地植被在不同时期内种类和组成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文章以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为对象,在巢湖处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时,分别对其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研,研究发现:枯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有21种,隶属于18属,11科;丰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11种,隶属于10属,7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有8种,丰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为4种;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比丰水期时高,但其均匀度比丰水期时低;湖泊水位、河口水质和人类活动是河口湿地植物种类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处于中越之间的北仑河口潮汐汊道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基于历史资料与最新的调查结果,分析总结了影响河口潮汐汊道的各类环境因素。自然因素方面,汛期暴雨洪水及其携带的泥沙对塑造河口潮汐通道以及地貌形态起到重要作用;多次调查结果显示,非暴雨时期河口的含沙量较小,潮流动力不强,余流流速不超过10 cm/s;平水期和丰水期的常浪向以及强浪向均为南向波浪,对河口中国一侧浅滩有不利影响;风暴潮增水有利于河口西侧淤积、东侧侵蚀。人为干扰方面,由于越南一方大量开展水利、围垦、造堤连岛等工程建设,局部改变了河口水流流向,尤其是在竹山港西面,主航道深水线偏向中国一侧,这种情况短期内已无法扭转;来水来沙减少、人工采砂以及红树林滥砍滥伐加剧了中国一侧河槽、岸滩侵蚀。维护北仑河口潮汐汊道的稳定性是中越两国合作共赢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1.
河口闸下水动力与泥沙清淤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河口防潮闸下清淤工程方案,提出了以两相流方程描述底沙运动的理论模式,建立了泥质河口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并优化独流减河口闸下清淤工程方案.对独流减河口闸下大、中、小潮潮位、流速、含沙量过程和海床演变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了现状地形条件下闸下泄流能力,对宽浅型和窄深型两类清淤方案的不同清淤规模的泄流能力进行了计算模拟.讨论了不同清淤规模条件下泄流能力、清淤量、回淤量与回淤率的关系,给出了各工程方案的清淤效率指标.  相似文献   

12.
海潮对河口河道水位等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关系到河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又直接与河口治理规划,河口地区防洪密切相关,海潮对河口河道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二维水动力有限元数学模型为手段,选取黄河河口莱州湾清水沟入海流路为研究对象,在入海河道上足够多的典型位置处的水位和流速为对象,通过对沿程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分析研究得到3 000 m^3/s流量下海潮对河口的影响范围在距离口门约5~10 km的范围内,计算分析结果与实测资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海潮对河口河道水位等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关系到河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又直接与河口治理规划,河口地区防洪密切相关,海潮对河口河道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二维水动力有限元数学模型为手段,选取黄河河口莱州湾清水沟入海流路为研究对象,在入海河道上足够多的典型位置处的水位和流速为对象,通过对沿程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分析研究得到3 000 m3/s流量下海潮对河口的影响范围在距离口门约5~10 km的范围内,计算分析结果与实测资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梁宇  严磊  苏培东  邱鹏  龙伟  汪意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500-14507
溪洛渡库区河口滑坡位于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东南岸坡上,永善县城至大兴集镇、莲峰镇公路横穿滑坡。滑坡一旦失稳将切断两个镇的生命线,甚至对库区形成危害。论文在现场地质测绘、勘察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河口滑坡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河口滑坡是一个大型深层岩质滑坡;变形特征上可分为强变形区、弱变形区和松弛区;破坏模式上可分为前缘倾倒破坏模式和中后部滑移破坏模式;滑坡整体变形模式为倾倒-滑移-拉裂-剪断模式。滑坡主要影响因素有库水作用、地质构造、卸荷作用;河口滑坡若继续在库水作用和卸荷作用的影响下将继续变形。  相似文献   

15.
 河口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区域 ,根据河流与海洋情势的相对优势 ,一般将河口区分成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3个区段。河口区对环境因子的变化的反应与河流和海洋均有差异 ,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另一方面 ,河口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河口区往往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 ,因此 ,对河口区水环境的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江河口是世界大河口之一 ,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处于长江河口区 ,频繁的人为活动对长江河口水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河口治理措施分析 黄河口是以径流为主的河口,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黄河口又属于弱潮陆相河口,潮差一般1米左右,潮区界距河口不过20-30公里。每年12亿吨泥沙进入河口,只有4亿吨进入深海区,8亿吨淤积在滨海区,填海造陆,造成河口流路不断淤积延伸,使同流量下的洪水位不断抬高,当延伸到一定程度,入海流路就会出现摆动。为了稳定流路,自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后,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广西北部湾沿岸的重要入海河流河口区——大风江河口的水体更新速率,本研究对大风江河口水体中的224Ra和223Ra放射性活度进行测定,基于短长半衰期镭同位素的活度比值,对大风江河口的水体滞留时间进行估算,得出大风江河口枯季的平均水体滞留时间为(8.36±2.88) d。整体来讲,大风江河口的水体更新速率相对较慢,在其遭受陆源污染时应在相应时间尺度上进行污染防控,以期为大风江河口水体的物质交换和输运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8.
龚玉和 《科技智囊》2008,(7):I0016-I0027
今天,江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河口的开发了。可是,如果出了江西省,恐怕很少有人听说过“河口”这个地名。但是,河口并非一个等闲之地。千百年来,河口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枢纽,民谚有:“装不完的河口,卖不尽的汉口”。从中不难窥测到,在先人心目中,河口在我国南北运输商贸位置的重要性,几乎可以等同“万商云集、九省通衢”的汉口了。  相似文献   

19.
近两千年来,长江河口河道束狭淤浅,南岸边滩伸展,河槽成形,河道加深,形成现代河口的形态。长江河口的沉积物分布是和河口地形及水下三角洲的发育密切相关的。本文研究了沉积特征以及它与沉积环境、地貌和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大量材料分析表明,沉积物的粒度大小和水动力条件相适应,分选系数、偏态和中值粒径之间有相关性。长江河口可分为四个沉积区:河口段上段沉积区;河口分汉河段沉积区;河口拦门沙沉积区;水下三角洲沉积区。  相似文献   

20.
长江河口及其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千年来,长江河口河道束狭淤浅,南岸边滩伸展,河槽成形,河道加深,形成现代河口的形态。长江河口的沉积物分布是和河口地形及水下三角洲的发育密切相关的。本文研究了沉积特征以及它与沉积环境、地貌和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大量材料分析表明,沉积物的粒度大小和水动力条件相适应,分选系数、偏态和中值粒径之间有相关性。长江河口可分为四个沉积区:河口段上段沉积区;河口分汊河段沉积区;河口拦门沙沉积区;水下三角洲沉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