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家们已经破解了与300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的女性X染色体的基因密码,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女差别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2.
正从基因数量的角度说,我们99%是微生物,只有1%才是"人"。仅仅关注人体,关注人类基因组,并不能完全掌握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在人们体内和体表生存和繁衍的微生物,数量达1000亿个,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我们体内和体表的微生物以及含有的全部基因数量是人类基因组中基因数量的100倍。所以,从基因数量的角度说,我们99%是微生物,1%是"人"。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仅仅关注人体,关注人类基因组,并不  相似文献   

3.
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历经艰辛和竞争,终于在10年后传出特大喜讯。参与该项目的各国科学家26日宣布,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经加快,原定的完成时间也一再被提前。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基因,但直到19世纪末、特别是近50年来,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等一系列重要发现,科学家们才  相似文献   

4.
人类基因组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背景1986年 3月 7日美国科学家杜尔贝科 (Dulbec co)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他提出“癌症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是使我们认识到 ,癌症与其他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的观点。所以人们要征服癌症 ,要治疗疑难病就要在人体内定位基因 ,分离基因 ,研究基因的功能。这样才能预防、诊断、治疗这些疾病。在杜尔贝科等众多科学家的倡导与策划下 ,在美国整整经过 5年的讨论 ,才使政府决策者、科学家和民众一致认识到人类所有疾病 (包括遗传病、心血管病、糖…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最近经常见诸媒体报道,它通过给患者一个能正常工作的相关基因副本来修复遗传疾病。英国牛津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成功改善了人类罕见遗传病患者的视力。意大利科学家也成功改善了另外两种遗传性疾病。这些结果以及WebofScience的引用统计表明基因治疗本身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经开始蹒跚前行了。  相似文献   

6.
徐阳 《今日科技》2000,(6):20-20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21世纪,人类将更加重视健康问题。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各种慢性疾病中有许多是与遗传有关的,而生命科学的发展将为治疗这些遗传性疾病提供新的可能性。90年代初,美国提出要搞清楚人的全部基因组,在2005年前花30亿美元做成这件事。科学家们认为,除了人类基因组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外,它在揭示人类疾病病因,发展各种有效药物方面的价值更难估量。如已知10万个基因中与人的遗传疾病相关的至少有5000~6000种。随着人类基因组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化,人类疾…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老鼠作试验,运用基因疗法,成功地治愈了高血压这一通常会遗传后代的疾病。他们还宣称,以基因疗法治愈高血压的这些老鼠,还能将其这一健康状况遗传给下一代,使后代不再患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8.
尹传红 《科技潮》2012,(10):30-31
两年前,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1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家宣布:人类有望在2020年全面实现"100美元基因组测序";到2025年,主要疾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人类最终将进入医疗保健个体化时代,医疗保健将针对个人基因差异而有目的地实现. 换句话说,有些长期困扰人类的医疗问题从"根儿"上就能解决——成功的基因疗法,有潜力校正导致很多疾病和健康状况产生的根本原因,甚至有可能像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抗生素开发那样,引发一场深刻的医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科学观察》2014,(3):62-62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最近找到一种“入侵”大脑的新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脑细胞,使神经元在遇到某种药物时会放电,以此治疗癫痫发作。这种化学基因疗法已在有类癫痫症状的小鼠身上进行实验,也将很快用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
所谓“基因疗法”,其核心即是以人工基因取代人体有问题或有缺陷的基因。在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已正式批准医院用“基因疗法”来治疗癌症、先天缺乏免疫力症等不治之症。在此领域美国科学家们进展神速,最近他们以引导外来基因进入人体某些细胞的方法,成功地抑制了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皮肤癌——恶性黑素瘤。然而形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科学家们已经得到国家生育管理部门的许可,进行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实验。这是首次有国家认真考虑胚胎的基因编辑技术并且批准进行试验。这项研究将在伦敦的弗朗西斯一克里克研究所进行,目标是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类生命的最早期阶段。对于科学家们来说,将基因修饰后的胚胎植入到女性子宫内是违法的,但是这一领域也引来了人们对于转基因婴儿研究的争议。DNA是生命的蓝图,是人  相似文献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现代医学开启了划时代的新篇章。在弄清人体中各种基因的作用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基因疗法治疗一些过去被视为不治之症的遗传性疾病。这种尝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它向我们展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国内     
《科技潮》2001,(10)
我国科学家绘制“中国卷”时发现36个新基因8月27日中国科学家表示,在提前完成的人类荩因组“中国卷”中,共识别出122个基因,其中36个为首次发现的新基因。据中科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主任杨焕明教授介绍,我国科学家在所承担的1%区域上共识别出122个基因。其中55个基因功能明确,8个基因与肾细胞癌、肌肉萎缩、贫血等疾病直接相关。他认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人类的许多疾病表现为数量性状,利用人类本身很难找到控制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位点,鼠却能弥补这一不足。鼠以其繁殖性能好、生长快、世代间隔短,而且其基因组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等特点,使其逐渐成为研究控制人类疾病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模式动物。科学家们已经在小鼠中监测到酒精敏感、糖尿病、自身免疫、肥胖等疾病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3,(7)
世界首头克隆骡子诞生5月29日 美国科学家宣布培育出一头克隆骡子。这不仅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克隆出马科动物,也是克隆杂种动物的首次成功尝试。科学家们说,该成果将有助于克隆其他自身繁殖有困难的濒危动物,对研究癌症等疾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科学家们经过305次尝试克隆出的这头小公骡被取名为“爱达荷宝石”。目前发育正常。除“爱达荷宝石”外,另外两头克隆骡有望在今后几个月中诞生。6月10日 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掘出了16000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和保存最为完整的人类化石。科学家们分析,该头骨凸出的前…  相似文献   

16.
神经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这一学科将神经学与化学结合起来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意识活动和机理等。分子神经学运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有关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诊断及治疗。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使得科学家对疾病的认识向前迈进一大步,包括人体本身基因变异的机理或病原菌的基因结构、人体基因变异或病原菌感染导致细胞病变的脉络及基因变异导致临床症状的多型性等等。这个领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基因淘金"热引出专利权"圈地运动"蔓延基因研究 2001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绘制完毕的消息公布于世.这一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参加、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工作,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基因淘金"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02,(1):40-41
“基因淘金”热引出专利权“圈地运动”蔓延基因研究2001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绘制完毕的消息公布于世。这一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参加、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工作,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基因淘金”的热潮。几个月来,世界大企业将基因视作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生财良机”,纷纷抢占技术地盘,试图在有限的资源战中占据有利位置。像美国化学巨头杜邦已经花费94亿美元,收购一家种子公司,力图通过基因育种技术向生命科学靠拢。基金淘金潮中,最为激烈的莫过于对基因专利的争夺。基因…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01,(4):4-5
各国专家济济一堂探讨人类未来本刊综合消息8月27日上午,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基因专家汇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参加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国际盛会--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而在此之前的一天,8月26日,经过我国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完成图"提前两年绘成,并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参加此次基因峰会的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以及中国的近百名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顶级专家。在这次国际基因峰会,“人类基因组计划”6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20.
据2月12日6国科学家公布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最新成果,人体共有约3-4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只有一套,世界各国投入巨资寻找基因的研究实为一场“基因抢夺战”,“基因侦探们”在这3-4万个基因中逐个探索,一一破译,发现一个少一个,能抢一个是一个:谁占有较多的基因专利,谁就将在人类基因的商业开发方面(包括基因药物、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抢得先机。生物医药企业只有在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