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和结构研究的各种方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展以及电解质水溶液在石油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展望了电解质水溶液的研究前景 .简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研究的半经验理论和统计热力学理论等理论方法、多种结构和实验方法以及 3种计算机模拟方法 ;介绍了电解质水溶液在石油开采、储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电解质水溶液理论研究的发展将为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PAAH)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行为以及聚电解质(聚丙烯酸)与小分子弱电解质(丙烯酸(AAH)和醋酸(HAc))离解行为的差异。文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聚合度在300~2 000范围内的聚丙烯酸,并使用pH计测量聚丙烯酸、丙烯酸和醋酸水溶液的pH值,以此来判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行为;然后从热力学角度和Flory-Huggins晶格模型推导出电解质在离解过程中的离解平衡方程。结果表明:聚丙烯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行为与聚合度基本无关。通过数学简化离解平衡方程得到传统平衡常数Kα的计算公式,并赋予Kα确切的物理意义:电解质水溶液在离解过程中离解水合效应相互作用能的相对强度参数。把数据代入离解平衡方程发现,聚电解质和小分子弱电解质均存在两种摩尔电离水合能ΔE,分别在低浓度区和高浓度区,这是丙烯酸、醋酸和聚丙烯酸在低浓度区都偏离了传统平衡常数Kα理论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归纳总结了热力学各种相互作用参数的理论关系式及其研究方法.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氨基酸──盐──水体系的焓相互作用,指出结构相互作用是影响焓相互作用参数的主要因素,并将水溶液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推广到中等盐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前言近三十年来,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高聚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的实验资料,并进行了很多理论工作。Fuoss等提出的园柱体模型和Manning提出的线状电荷模型一般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应用它们来说明高聚电解质水溶液的性质是相当令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列举了电离理论、离子互吸理论和电导理论等经典理论.对Pitzer理论、活度系数的半经验公式及聚电解质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和液/液界面电解质的转移反应等作了介绍,分析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流体间的界面张力是石油工业、化工、湿法冶金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数据。界面现象的统计力学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非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张力的热力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主要包括如下 3个方面 :非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张力的数据来源 ;界面张力的热力学研究 ,强调了泛函理论和微扰理论的应用 ;分子模拟方法在界面张力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硼酸盐晶体因其优越性能在移动通信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开展硼酸盐及其水溶液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对于硼酸盐合成和含硼卤水资源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量热技术是高精度测定硼酸盐固体及其水溶液热力学性质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本文从量热技术特点、碱金属硼酸盐和碱土金属硼酸盐标准摩尔生成焓、硼酸盐水溶液体系热力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硼酸盐热力学性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水溶液中电解质活度系数的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是Debye-Huckel理论(1923年)以来这方面工作的一个扼要总结。根据电解质溶液的各种热力学行为,测定活度系数已发展到十种方法。作者将此十种方法归纳为三大类,即电动势法、渗透系数法和其它方法,把一些看来彼此无关的方法统一在一个热力学公式中;并对各方法的实验条件和适用范围加以分析和讨论,以期进一步活跃这方面的研究。今年是Debye-Huckel的电解质溶液理论问世六十周年。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9.
电解质水溶液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的理论模拟和相平衡与相图的实验研究两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总体而言,电解质水溶液的实验研究主要限于五元或五元以下(少数涉及六元)体系的研究;理论模拟则朝着经验模型和统计力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图解决多相、多组份、高浓度、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电解质水溶液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VPO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的标定方法及其在溶液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详细讨论了VPO方法测定溶液渗透系数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溶液渗透系数与过量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研究溶液中溶质分了间的缔合性质,并说明VPO方法在研究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过量热力学性质以及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缔合关系等方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的规定热力学函数和表面热力学函数是物质的本征函数,与材料的催化、吸附性质等具有紧密联系。因此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准确获取真实体系的表面热力学函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溶解热力学法因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及无假设条件等独特优势,相比其它方法更加科学。本文通过测定溴化银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电导率,结合溶解热力学理论计算纳米材料的溶解平衡常数。以块体材料为比较标准,获取了纳米AgBr的溶解热力学函数、表面热力学函数、偏摩尔表面热力学和规定热力学函数。本工作为纳米AgBr在感光、催化、吸附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物理化学参数,对预测难溶盐类纳米材料溶解、催化、吸附等性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简要评价了新提出的各种热力学模型、理论,并综述了其在各类相平衡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机敏结构和材料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从复合材料、机敏结构和材料及其基础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实例及潜力等方面探讨了机敏结构和材料在这一工业领域中应用的广阔前景,以期为我国石油工业部门研究和应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水洗过程中F_(22)和C_2F_4产品的损失,对这两个物质在水、HCl及NaCl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利用微量气体吸收器测定了这些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电解质有明显的盐析效应。本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F_(22)和C_2F_4的Henry常数和盐析系数。并满意地关联为温度与电解质浓度的多项式。也计算了其它的一些热力学常数。还应用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模型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得到这些气体的分子参数。  相似文献   

15.
将线性等压规则与基本热力学方程相结合推导出了由二元系密度数据预测多元水溶液密度的新方法。新方法的特点是 ,可以直接应用与多元系水活度相等的二元系的密度数据预测多元水溶液的密度 ,而不需要任何其他经验参数。用文献已报道的 2 5个三元或四元水溶液密度的实验数据对新方法进行了检验 ,所用体系包括多元电解质水溶液、多元非电解质水溶液及多元电解质非电解质水溶液。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密度的预测精度为 10 -4 ,预测值与实验值在全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强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计算的各种理论和模型已经取得很大进步,可以在较大温度和组成范围单一或混合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各种热力学性质。除了Pitzer模型关联数百个体系之外,其他几种理论模型也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材料粒度达到纳米级别时会产生特殊的表面效应及小尺寸效应,因此纳米材料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独特性质.该文着重在尺寸效应及温度效应上对ZnS纳米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展开研究,探究了一种水热法制备出5种不同尺寸的纳米ZnS,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其在水溶液中平衡时的电导率.根据所得数据,以热力学循环法、溶解热力学理论以及电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为基础,探讨了颗粒粒度和温度与纳米ZnS热力学性质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纳米ZnS的溶解热力学函数、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偏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和规定热力学函数均与粒径、温度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文进一步完善了溶解热力学理论,为涉及相关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应用热力学常数计算了一些重要难溶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指出了溶度积常数使用中应注意的某些问题。同时讨论难溶电解质溶解一沉淀平衡中的热力学和电化学等方面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溶解热力学法因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及无假设条件等独特优势,相比其它方法更加科学.该文通过沉淀法制备了69.3 nm碘化银纳米颗粒,测定了其在288.15 K、298.15 K、308.15 K、318.15 K、328.15 K温度下的水溶液中的电导率,结合溶解热力学理论计算纳米材料的溶解平衡常数.通过与块体AgI的热力学函数相关联,获取了纳米AgI的溶解热力学函数、表面热力学函数、偏摩尔表面热力学和规定热力学函数等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0.
水溶液中单糖-氨基酸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不仅为了解糖-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提供重要的信息,还为生理过程、医疗作用、工程设计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作为前期研究工作[1]的继续,本文报道4种单糖在脯氨酸水溶液中的体积与粘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