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托本土,远离马岛的阿根廷空军和海航,虽然能给英军一定的打击,但实质上并无法保卫马岛.英军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举倾国之力,有西方诸盟国的支持,能够承受战争的损失.实际上,英军还有大量的装备存贮在北约基地,准备与当年的华约决战.即使"无敌"、"赫姆斯"被击沉,"海鹞"能在集装箱船等40余种船舰上起降(有的船仅有6500吨).另外,英国还有100架"鹞"式战斗机,也能应付战斗消耗.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格拉斯曼广义相对论国际会议于1982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二百三十余人,其中,中国学者近一百人。  相似文献   

3.
伊姆法尔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印度东北部对英军实施的一次进攻性战役.这次战役,日军主力是号称"不败之师"的第十五军,指挥官是"猛将"牟田口.  相似文献   

4.
野人山中国远征军两千具白骨之谜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我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千米,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5.
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建军工程师,曾从事过今人类学的体质特征调研以及人的头骨复原面貌技术实践,当年吴承恩、韦拔群等人物的颅骨复原,就出自他手。近几年,他在东非的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旅居了三年。于是,他又把他专业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也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国度:马达加斯加人来自何处?  相似文献   

6.
刽子手——芥子气 1914~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交战国双方都使用了大量毒剂。1915年,德军在英军阵地上空首先撒布了黄绿色烟雾,使英军损失惨重。不过“秘诀”一旦识破,德军也就无法得逞。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1月1日凌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基地战机轰鸣,夜色中5架C-17战略运输机拔地而起。该战略运输机群通过空中加油,风驰电掣地跨越6000千米,在部队受令后的36个小时内,将美军第82空降师第1旅的750名士兵部署至中东预定位置。此后的24小时内,美军通过战略空运,又完成了从本土向中东地区部署第82空降师1个旅和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14,(2):68-72
<正>1941年,英军和德军在北非开战,亚历山大港就成为英军在北非战场重要的转运港,所有英军的物资都要通过这里输送到战场。6月24日,德军统帅隆美尔下令炸毁亚历山大港。夜晚10点,一大批容克88型和萨伏亚79型飞机,从沙漠上低空起飞。轰炸机以偷袭的战术逼近亚历山大港。当德军飞行队队长报告"目标已锁定"后,指挥官下达轰炸命令,就这样,狂轰滥炸开始了。如此大规模的轰炸行动,一连持续了8个晚上。  相似文献   

9.
1890年到1902年间,英国与荷兰南非移民的后裔——布尔人发生战争。当时英国兵力5倍于布尔人,战争初期,布尔军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巧妙地模拟植物的保护色,把自己的武器涂上绿色,身着绿色衣服,隐蔽在绿色的丛林背景中,英军难以发现;而英军却身穿红色军服,万绿丛中一点红,目标显著,成了活靶子,伤亡惨重。后来,英军也将红色军装改为暗绿色,才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绿色或黄色军装为各国军队广泛选用。  相似文献   

10.
神秘的失踪     
失踪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有一种失踪却扑朔迷离,令人感到惊心动魄,这就是常识无法理解的"超自然失踪",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失踪". 整团英军失踪 1915年8月29日,英军与土耳其军队在苏沃拉海湾60号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经常利用科技手段来制造一些假象,从而达到迷惑对手的目的。假基地1941年底,英军准备对盘踞在埃及和利比亚边境上的德军发起攻击。为保障沙漠旷野里的物资供应基地的安全,英军建起了一个假基地,并在周围铺设了几条没有枕木  相似文献   

12.
白迺彬 《科学通报》1978,23(9):544-544
乙炔与氯化氢气相加成反应 C_2H_2+HCl→C_2H_3Cl是基本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知有二十余种金属氯化物显有催化活  相似文献   

13.
间谍战历来是军事斗争的一条重要的战线,是名副其实的第二战场。 间谍的历史几乎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久远。可以说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间谍。 间谍们的作战方式不像野战部队那样整团、整师共同参战,他们往往是单枪匹马,但是,他们有一个十分庞大的组织,一个间谍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支持他,所以说间谍也有自己的部队。“间谍部队”是一支隐形的部队。在这支部队里还有那些出没于黛色波涛中的间谍舰船、在蓝天上飞行的间谍飞机、在太空中邀游的间谍卫星,所有这些成员,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间谍部队。  相似文献   

14.
<正>【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又叫牛顿二项式定理,是指(a+b)n=C0nan+C1nan-1b1+C2nan-2b2+?+Cr nan-rbr+?+Cn nbn这样一个展开式的公式。它是(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等展开式的一般形式。很多同学都玩过找规律的数字游戏吧?这个图就是有名的帕斯卡三角形,是帕斯卡在玩数字游戏时发明的。一天,帕斯卡在纸上用1、1、1、1……写下了水平和垂直的数列,使之成一个倒L字图形。接着,他在第二行第二列,写上第一行第二位数加上第二行第一位数的和2,即1+1=2;在第二行第三列,写上之前那  相似文献   

15.
阿拉曼之战     
与斯大林格勒战役齐名的阿拉曼战役大致分为3个阶段。 奥金莱克沙岗鏖战 1942年5~7月,纳粹德国隆美尔元帅的非洲军团(编有2个装甲师、1个轻装甲师和意大利非洲军团),在贾扎拉战役中给英军以歼灭性打击,并攻占了北非战略要地托卜鲁克港。隆美尔利用在托卜鲁  相似文献   

16.
谈刀谁能想像,在远程轰炸机、航空母舰大行其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冷兵器在战场上还占据着一席之地。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到处传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29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可见,当时大片刀仍是我国军队的制式装备。1933年3月11日,中国军队宋哲元军(第29军)向占据长城沿线喜峰口一带企图向华北扩张的日军发起反击。冯治安师(第37师)下属之赵登禹旅、佟泽光旅奉命突袭日军侧后。旅长赵登禹手提大片刀亲自带队乘雪夜奔袭60华里,迂回至日军服部、铃木两师团阵地。黑夜中短兵相接,日军的大炮毫无用武之地,阵地上刀光闪…  相似文献   

17.
刘珍 《科学之友》2013,(11):30-31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河东闻喜裴氏家族。这个世族的发祥地,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自古就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 000余人。"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  相似文献   

18.
关肇直 《科学通报》1956,1(9):86-86
今年6月25日至7月4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三届全苏联数学大会,距第二届全苏联数学大会的召开有二十余年.这次出席大会的苏联本国学者与青年工作者约2,000余人,还邀请了代表14个国家的外国数学家约60人。会上宣读了论文800余篇,盛况是空前的。大会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筹备,由组织委员会负责进行工作,征集了论文,刊印成两卷的“第三届全苏联数学大会专刊”。其中一部分未赶得及付印的以及外国数学家们提出的论文摘要,将另行汇集出版“专刊”的第三卷。大会宣读论文分13组进行,即数论、代  相似文献   

19.
孙虹霞  夏嫱  唐文成  周强  张古忍  党志 《科学通报》2009,54(23):3702-3709
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i2+,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分析了Ni2+胁迫对连续3个世代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rs幼虫血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Ni2+胁迫下, 第1代斜纹夜蛾幼虫血细胞的凋亡率随饲料中Ni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最高Ni2+浓度(40 mg/kg)胁迫下的血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的凋亡率. 第2代, 受5 mg/kg Ni2+胁迫幼虫的血细胞凋亡率最高, 高浓度Ni2+胁迫下的血细胞凋亡率呈下降趋势. 第3代斜纹夜蛾幼虫血细胞的凋亡规律类似于第2代, 但高浓度胁迫下的血细胞凋亡率都受到显著抑制. 因此, Ni2+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血细胞凋亡的影响与饲料中Ni2+的浓度和胁迫的世代数相关.  相似文献   

20.
谢军楷 《科学通报》1989,34(18):1398-1398
一、引言 CoX_3L_N~+(X=Cl,Br,I,L_N~+=monoprotorated 1-methly piperazine)配合物属阳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的配合物。Quagliano等人首先研究了阳离子配体与过渡金属配位的配合物。对CoX_3L_N~+配合物,Marcotrigiano测出了它的光谱和磁矩;Carrett等在C_3,对称晶场下(忽略组态相互作用)定性地指定了CoBr_3L_N~+的光谱。Marcotrigiano估计了配合物CoX_3L_N~+在L_N~+影响下的畸变特性,配体的配位能力及正电荷效应。得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