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柔性交联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党  王志成 《河南科学》1997,15(3):291-295
PAMN保水剂的反相聚合作用原理进行论证,指出了PAMN聚合物与水分子作用的深化物理方法,实验中对P.J.Flory理论中电解离公式反常现象作出了解释。对PAMN保水剂在农,林水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紫外(UV)光聚合法合成高强吸水性聚丙烯酸钠,对比于传统的聚合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易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等优点.本文研究了中和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交联聚丙烯酸钠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任何引发剂和交联剂、一定的中和度情况下,光照时问为20min时,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具有很高的吸水率和很好的耐盐性.吸去离子水率为3120g/g,吸生理盐水(0.9%Nacl水溶液)率为701g/g,吸雨水(pH约为六)率为2260g/g,吸人工尿率为196g/g,吸人工血率为467g/g.  相似文献   

4.
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盐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艺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丙烯酸在聚合过程中的引发剂、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从中获得最佳合成工艺,制得树脂吸水率达140g/g(去离子水),吸水速率快,保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水溶液中的聚合反应,讨论了单体的浓度、中和度、EDTA二钠添加量、引发剂的浓度以及反应温度、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单体浓度为36%,中和度为80%,EDTA=钠为0.05%,引发剂的浓度为0.005%,反应温度为55℃,聚合时间4h。  相似文献   

6.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亚硫酸钠(APS—SHS)为引发体系,合成了系列聚丙烯酸钠(PAANa),探讨了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可以得到相对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  相似文献   

7.
利用新型交联剂制备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研究考察了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溶胀率及溶解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溶胀率、低溶解率产物的最佳反应条件:交联剂用量0.08%(占丙烯酸单体的质量分数,下同),引发剂用量0.10%,丙烯酸的中和度60%,反应时间10 h.同时利用高吸水性树脂凝胶作为尿素控制释放基质,考察了高吸水树脂交联度、中和度等因素对尿素控制释放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微孔状聚丙烯酸高吸水性聚合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其结构特征.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所制备吸水聚合物的吸水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5%、单体中和度为80%和反应温度为60 ℃的条件下,仅用1 h即可成功制得微孔状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材料,其吸附蒸馏水倍率和吸附生理盐水倍率(质量分数0.9%)分别为468 mL/g和60 mL/g.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聚丙烯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利用亚硫酸氢钠~硫酸锰引发丙烯酸钠含氧水溶液体系,获得聚丙烯酸钠。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浓度在2.56×10~.(-2)~4.62×10~(-3)M 范围时,生成的聚丙烯酸钠的平均聚合度随亚硫酸氢钠浓度增加而降低;硫酸锰浓度在0~1.06×10~(-2)M 范围时对平均聚合度无影响,但能使诱导期缩短,聚丙烯酸钠收率提高。本文还对硫酸锰在引发聚合反应中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得出制取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最适宜条件为:最佳单体浓度应选择100%(以丙稀酸占水重计算);引发剂的适宜浓度为5%(以过硫酸铵质量占水重计算).并讨论了单体浓度及引发剂浓度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钠为单体,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采用低温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备出分子量从几百万至上千万的高分子量产物,用作增稠剂和絮凝剂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探索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为4h,过硫酸铵用量为0.02%,单体浓度为45%,聚丙烯酸钠分子量高达106-107。  相似文献   

13.
光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光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光引发剂用量、曝光时间、丙烯酸中和度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对光聚合反应的影响和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制得的吸水性树脂吸水率达1550mL/g,对0.9%NaCl溶液的吸液率为160mL/g。  相似文献   

14.
以蒙脱土、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强吸水性复合树脂.讨论了蒙脱土加入量、引发剂加入量、交联剂的用量、丙烯酸的中和度对高吸水性复合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优化了该复合材料吸自来水性能的配方,即蒙脱土添加量为40%,单体的中和度为80%,交联剂用量为0.08%,引发剂用量为0.15%.在此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吸自来水倍率达到156倍.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研究证实蒙脱土能够有效地与高聚物结合,不但提高了树脂的保水能力和耐热性,而且大大降低了树脂成本.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及其钠盐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不通氮气及不除去丙烯酸中阻聚剂的新工艺,通过接枝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文章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该产品进行了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该新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蒸馏水率为1 060g/g。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酸钠在很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中的中和法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PAANa),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得聚丙烯酸的平均分子量,并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从而得出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农林用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能够吸收自身重量上千倍水的能力,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聚丙烯酸钠类高吸水性树脂。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性能指标检测方法。本主要介绍了农林用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指标评价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水为溶剂、K2S2O8-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NaHSO3为链转移剂,合成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索,结果表明:反应温度70℃、单体丙烯酸质量分数为20%~30%、NaHSO3与K2S2O8质量之比为10:1~14:1、反应时间5h,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4000的聚丙烯酸钠.对合成的聚丙烯酸钠在陶瓷铁粉上进行应用试验,当聚丙烯酸钠加入量为0.3%~0.5%时,所得浆料粘度较小,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丙烯酸合成低分子量(1000~2000)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分散剂。以水为溶剂,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用粘度法测得粘均分子量。分析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温度和链转移剂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得出了各反应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并用FTIR分析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验证聚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用单体丙烯酸和NaOH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倍吸水树脂,每克树脂吸自来水达280g;此外,对其抑制路面扬尘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用制得的聚丙烯酸钠溶胶作为路面抑尘剂,吸水、保水能力强,粘结性好,因而能长久有效地抑制粉尘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