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葡萄(VitisviniferaL.)的花药和花丝为实验材料,观察了葡萄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葡萄的花药和花丝经诱导都可形成胚性和非胚性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与外植体来源无关,胚状体经胚性愈伤组织产生.(2)胚状体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或表层以下的单个细胞,这些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染色深,在表层者易于脱落而处于单个离散状态,它们的第一次分裂有均等分裂,也有不等分裂,经2细胞、3细胞、多细胞原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的胚状体.(3)葡萄胚状体具有与双子叶植物合子胚相似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的花药和花丝为实验材料,观察了葡萄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葡萄的花药和花丝经诱导都可形成胚性和非胚性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与外植体来源无关,胚状体经胚性愈伤组织产生。2.胚状体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或表层以下的单个细胞。这些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染色深,在表层者易于脱落而处于单个离散状态,它们的第一次分裂有均等分裂,也有不等分裂,经2细胞,3细胞,多细胞原胚等阶段发育为成  相似文献   

3.
小麦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的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N6B5MsI培养基上,30d后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继代1次后即产生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白色致密状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将此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入N6B5MsⅡ培养基上,25d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大量体细胞胚.本实验从外植体接种后的0~25d及胚性愈伤组织转入N6B5MsⅡ培养基后的0~26d各分期取样固定,切片观察表明:小麦的幼穗诱导体细胞胚亦为间接发生,且多为外起源.但体细胞胚的发生既有来自于单个胚性细胞的,也有可能来自于多个胚性细胞或分生细胞团,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而形成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体细胞胚胎(胚状体)发生。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可直接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继代培养中发生胚状体。多数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和表层之下的几层细胞,少数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较深层。胚状体发生于单细胞,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大致相似。多数胚状体发育正常,具有一个芽端和一个胚根端。少数胚状体形成具多个芽端而共用一个胚根端的次生连体胚。胚状体发生不同步。胚状体只有在分化培养基上才能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玉米愈伤组织在继代周期中的变化及其胚状体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胚性与表面结构有明显关系。继代半年和一年半的胚性愈伤组织表面结构无显著差异,均可产生大量正常和畸形胚状体。正常胚状体可通过类似合子胚的分化或不规则发育过程而成熟。畸形胚形态多样,其中多数盾片异常。根据观察认为,胚状体一般是多细胞起源的。  相似文献   

6.
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途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在表面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较小,大小均一,多以细胞团形式存在,呈球形;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不易成团,细胞之间孔隙较多。胚性细胞迅速增殖,其中一些细胞形成体胚的原始细胞,依次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发育成完整植株,在体胚发育过程当中保持较好的同步性和独立性。杂交鹅掌楸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体细胞胚尤其是成熟体胚与愈伤组织结合较松,易自行脱落。  相似文献   

7.
H.soongolicum叶片外植体在MS加IAA10mg/L,6-BA1mg/L培养基上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MS加IAA5mg/L,6-BA1mg/L培养基上获得胚状体及试管苗.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再分化对IAA有特殊的要求,2.4-D不能取代IAA的作用;胚状体来源于单个胚性细胞,由它经均等或不均等分裂形成的细胞后代继续发育为各级胚;试管苗根系发育不良。作者认为该种的濒危与其胚胎发生关系不大,而胚根的不正常发育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葡萄花药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保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了葡萄花药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选择方法,并研究了2,4-D和6-BA对愈伤组织胚性保持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对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保持有重要作用;提高6-BA浓度可促进胚状体分化,但易使愈伤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9.
用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成苗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4-D和KT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对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外部形态和组织细胞学结构进行了 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叶柄组织发化的起始部位在维管束的维管束鞘细胞,启动时间是培养后2d;叶柄外植体培养至20d左右,愈伤组织呈松散透明状态,胚性细胞出现,标志着进入胚性愈伤组织阶段,胚性细胞多发生在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表层或近表层细胞,细胞大而壁薄,与非胚性细胞联系疏松,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浓厚,分别观察有单细胞、二分体和四分体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的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N6B5MsI培养基上,30d后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继代1次后即产生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白色致密状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将此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入N6B5MsⅡ培养基上,25d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大量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2,4—D、1AA、1BA、NOA、NAA、2,4,5—T 六种生长素对诱导天仙子花粉胚状体及愈伤组织的效应。实验表明:六种生长素对诱导天仙子花粉胚状体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BA、NAA 效率最高,其顺序为1BA、NAA、1AA、NOA、2,4,5—T、2,4—D。同一种生长素不同浓度诱导效应不同,一般低浓度对诱导胚状体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生长素诱导花粉愈伤组织的效应随不同种类而异,NOA 效应最显著,2,4—D 次之,而1AA、1BA 大多不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素不同种类和浓度对花粉分化速度和分化途径亦有明显差异,低浓度NOA易分化胚状体,高浓度多形成愈伤组织。又胚状体出现高峰早于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外源激素对防风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防风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组织培养和石蜡切片。结果0.5mg/L2,4-D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0.5mg/LNAA在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培养中替代0.5mg/L2,4-D可减少畸形胚的发生,NAA浓度降至0.2mg/L时促进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分化;生长素加一定比例的细胞分裂素(6-BA或KT)可有效促进体细胞胚的发生;通过逐步降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可促进体细胞胚的分化和生长;体细胞胚在无附加激素或附加激素浓度分别低于0.2mg/LNAA和0.5mg/L6-BA的MS培养基上,均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结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是诱导防风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细胞分裂素在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S+2.0mg.L^-1,2,4-D+0.5mg.L^-1BA作为培养基,附加500mg.L^-1水解酪蛋白和w=30%蔗糖、可以从玉米叶片愈 直接诱导出体细胞胚胎。观察表明,玉米胚性细胞同非胚性细胞差别显著。玉米幼叶体细胞胚胎可能起源于单细胞;发育早期的胚性细胞团与周围薄壁细胞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推测可能同体细胞胚胎发生初期的生理隔离有关,它随着胚胎发育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经典制片法和离体培养法。对沙枣体内、外胚胎发育的各阶段做比较研究。主要区别于原胚期:1)、形态发生:体内只有一种方式,即两极分化方式。而离体的有二种方式,即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途径。2)、胚性细胞起源:体内只一种起源(即起源于受精卵),离体的胚性细胞的起源有三种方式:a由紧邻表皮细胞的单个薄壁细胞产生;b由表皮细胞横分裂产生和c由表皮及其下的薄璧细胞共同参与产生。3)胚性细胞的细胞学特征:体内发生的合子具明显的极性分化,细胞质、淀粉粒和细胞核集中在合点端。它第一次分裂后,顶、基细胞在细胞学特征上具明显区别。而离体条件下的胚性细胞第一次分裂后无典型的顶、基细胞之分。故也缺乏典型的胚柄细胞。胚分化和成熟期、二者在形态学特征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利用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进行手性分离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手性固定相的合成也就成了该项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问题.在手性固定相的合成中氨丙基硅胶作为手性固定相的键合基体,其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能力.分别利用国产和进口分装的氨丙基硅胶作基体,合成结构完全相同的手性固定相,结果表明进口的氨丙基硅胶合成的手性固定相的性能优于用国产氨丙基硅胶合成的手性固定相,并论述了可能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有关旱芹人工种子内部培养物由体细胞脱分化产生胚性细胞、胚状体,直到成株的过程中形态发生的问题,对胚性细胞所处的状态、胚状体筛选和畸形胚、胚性细胞(团)或子叶胚包裹人工种子及其萌发特点、播种基质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一些有关旱芹人工种子研制的基本结论。 实验对培养物的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谱进行了测定,并得到了水溶性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的培养时间曲线,以期从生化指标探讨人工种子这一特定条件下培养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7.
胚性细胞在胚性细胞团、胚状体和再生植株的根部均可以发生。在胚性细胞团表面产生的胚性细胞发育成新的胚性细胞团,在胚性细胞团内部产生的胚性细胞形成许多细胞分裂中心,由这些分裂中心进一步发育成新的胚性细胞团。新的胚性细胞团即可以保持分化能力,也可能丧失分化能力。胚性细胞发育成胚状体的过程与玉米合子胚的形成基本相似。成熟胚状体具有胚芽、胚根、盾片等结构。无性系胚性细胞团具有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细胞壤嵌存在的特性。由胚性细胞团中的胚性细胞发育成的胚状体,其整倍体细胞占优势,而在丧失正常分化能力的细胞团中,非整倍体细胞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组织培养方法,探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紫叶酢浆草体细胞胚诱导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0.5mg/LNAA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添加一定比例的6-BA可有效促进体细胞胚的发生;在附加激素浓度分别低于0.1mg/LNAA和0.5mg/L6-BA的MS培养基上,体细胞胚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因此,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是诱导紫叶酢浆草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细胞分裂素在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