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08,(11):43-44
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不久前透露,在"神七"飞行任务之后,中国将继续在载人航天和空间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初步规划在2020年左右建成载人空间站。  相似文献   

2.
读书     
《中国神舟——从载人飞天到太空漫步》杨利伟成功翱翔太空两年后,又有两位航天员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太空,3年后,又有3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并由一人实现太空行走。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正不断创造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和返回,我国首次实现了太空行走,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茫茫太空,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向总体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技术是指有人(航天员)参与的、对空间(包括地球以外的天体)进行探索以及利用空间特有环境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工程。一、载人航天技术的内容及意义1.载人航天技术的内容载人航天的内容主要通过载人航天系统体现出来。目前的载人航天系统主要包括载人飞船航天系统、航天飞机航天系统和载人空间站航天系统 ,其中载人空间站航天系统是规模最大、天地一体化的载人航天系统。它包括三大部分。轨道基础设施由在低轨道上运行的载人空间站、无人轨道平台及在高轨道上运行的数据中继卫星、定位卫星等组成。地面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12,(8):30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在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返回后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为我国正在研制建设的载人空间站及其运营系统奠定了扎实基础。据了解,此前我国载人飞船仅是在太空飞行后返回,而"神九"任务中,地、空两端都有目标,建立了运输渠道。除运送航天员外,还把天宫一号里搭载的物品取回来,把新的实验品放进去,真正实现了天地往返运输。  相似文献   

6.
科技博览     
《石河子科技》2012,(6):52-53
<正>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运营载人空间站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和运营载人空间站,作为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试验的重要基地。据了解,载人空间站工程包括航天员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空间站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货运飞船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回收着陆场系统和空间应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06,(3):81-81
新近,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载人航天的小册子,题目选择很有特色。载人航天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故事,有兴奋,有喜悦,有惊险,有悲壮,时而让人惊心动魄,时而让人欣喜若狂。这套《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分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太空行走,火星开发和登月等6个专题,全面介绍了人类载人航天中精彩的故事。每个专题都自成一体,虽然这样免不了专题之间内容会有些交叉,但照顾到了每个故事的完整性。通读之后会发现,每个专题不仅照顾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可贵的是,书中汇集了最新的资料,并给出近期可预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神七"发射成功,中国凭借独立研发证明了自己已具有太空行走和交会对接的能力。中国,这个新兴的航天强国,这个立志要发展空间站的国度,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坎坷之后,前路又将指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10,(4):28-28
在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10.
新书上架     
《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江西高校出版社)共有册,每册8万字,紧紧扣住当今航天技术的热点,即三载人航天器和三种太空活动,分别介绍宇宙飞船、航飞机、空间站以及太空行走、开发月球、探测火星,这在有限的篇幅内突出了重点,基本上涵盖了人类迄为止取得的载  相似文献   

11.
奇云 《科技潮》2011,(10):60-63
近年来,中国航天大戏不断上演,从"嫦娥奔月"到航天员太空漫步,载人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大跨越。2011年9月29日,随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冲天而起,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顺利地送入太空轨道,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2.
要闻点击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21: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乘载着三名航天员,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当日21:31分顺利进入高度约343 km的近圆轨道,标志着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神舟7号”一飞冲天。此举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将达到一个新水平,并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载人航天是当今高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4.
“神箭”腾飞,“神舟”远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单人升空遨游,到双人五天联袂飞行,再到三人上天一人出舱太空行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创造了一个一个新的纪录。中国连续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铸成了屹立于世界高科技之林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5.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8,35(2):12-14
北京时间2008年2月12日,经航天员太空行走,欧洲空间局研制的哥伦布太空试验舱被成功地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该舱是被2月8日发射升空的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上太空的。2月10日航天飞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为12日太空行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此举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又获得了一次重大进展,并因此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建站情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少儿科技》2013,(7):9-10
弱水河畔,胡杨林中。在甘肃酒泉这片广袤的大漠上,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追寻国人建造载人空间站的梦想,开启了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10、9、8……3、2、1,点火!"指挥员的口令响彻戈壁滩,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准备就绪,发射场上旋即响起一阵剧烈的轰鸣声。顿时,烈焰升腾,大漠震颤,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托举神舟十号飞船  相似文献   

17.
2月27日凌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俄宇航员同时走出太空舱,使空间站暂时处于空舱状态。以前,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通常总会留下一人在站内,以备遇到紧急状况如舱门被关闭或电力失灵时,能有人照应。这是自国际空间站2000年11月有人进驻以来,宇航员们首次在站内无人留守的状态下进行太空行走,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吕月 《今日科技》2021,(5):43-45
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正式拉开建造大幕.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9.
1"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关注指数:]9月25-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完成首次空间出舱活动。2国产奶粉陆续检出三聚氰胺[关注指数:]9月8日,媒体披露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含有害物三聚氰胺,下半月陆续有国产奶粉检出含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一艘"神舟"飞船飞上太空到天宫一号在浩瀚的宇宙中安家,12年的时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向建造空间站这一多年前确定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又将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