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款名为"Nixie"的微型相机。这款相机折叠时,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腕上。用户只需要按一下按钮,便可以将它展开。放飞后,Nixie则变成了一架四旋翼的无人机,可以从空中拍摄照片或视频,用户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手势将它"召唤"回来。据研究人员杰勒纳·乔瓦诺维克称,Nixie在前期将会对攀岩运动爱好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它能像鸟儿一样跟随在这些正在从事极限运动的人身  相似文献   

2.
<正>据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款名为"Nixie"的微型相机。这款相机折叠时,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腕上。用户只需要按一下按钮,便可以将它展开。放飞后,Nixie则变成了一架四旋翼的无人机,可以从空中拍摄照片或视频,用户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手势将它"召唤"回来。据研究人员杰勒纳·乔瓦诺维克称,Nixie在前期将会对攀岩运动爱好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它能像鸟儿一样跟随在这些正在从事极限运动的人身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量产型彩虹五无人机于2017年7月14日在河北某机场成功试飞,这标志着自201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后,中国自主研发的中高端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彩虹五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为后续产品交付和合同签订奠定基础。彩虹五无人机是一款国内大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主要用于实施全天时侦察监视、巡逻、目标精确定位、打击毁伤效果评估等任务,为军事作战提供情报保障,为反恐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各国在科学实验、环境监测、地理测量、摄影、通信和军事行动中,广泛使用着无人机.本文介绍的无人机有些是20世纪60~70年代的著名无人高空侦察机,有些是曾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新型无人机,也有中国自行研制的几款无人机.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随着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高速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来辅助和促进可穿戴系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机器学习辅助的可穿戴智能传感系统可以跟踪监测人体活动和生命体征信号,在人机交互、数字健康乃至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和讨论了近期可穿戴传感器件、机器学习算法及其辅助可穿戴传感应用等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机器学习辅助的可穿戴传感系统面临的挑战,总结了有待改进之处.同时,本文也针对机器学习在可穿戴传感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当你仰望天空时,一个不知名的物体从上空飞过,你在惊叹世界变化之快时,仿佛自己的生活已经真的进入了梦幻的飞行世界。这些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机被称为"空中机器人",它们体积小巧却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某艺人用无人机送钻戒求婚、娱乐节目借助无人机跟拍,更是让无人机这个高大上的军用产品彻底在民用领域"火"了起来。无人机还有很多有用的功能,例如检查石油管线、向偏远地区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3日,苹果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WWDC上,苹果竟然没有发布一款硬件设备,当然也包括众人翘首以盼的iWatch。不过,苹果的"谨慎"丝毫不会影响全球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以来,美军都"执世界军事变革之牛耳",甚至在部分领域对其他国家形成"代差"。在无人技术领域,美国同样是时代的"弄潮儿"。自越战时期开始,美国就将大量无人机应用于战场侦察。1995年,美国更是率先装备了世界上第一款察打一体的MQ-1"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如今,随着智能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目前"万物智能"的发展方向来看,穿戴式设备将会越来越普及。虽然目前的穿戴式设备已经品类繁多,但始终有一个难点无法解决——电路的束缚。美国斯坦福大学华人教授鲍哲南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期研发出了一种导电性和拉伸性极佳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运用了可将电子器件制作在可延性塑料或薄金属基板上的电子技术,能够应用于可拉伸塑料电极或  相似文献   

10.
奇云 《科学24小时》2002,(10):10-12
一、把计算机穿戴在身上已不再是梦想过去,人们在憧憬计算机的未来时,经常会定格在能以更自然的方式携带和使用新一代计算机——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WearComp)上。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非常有预见地谈到“把电脑穿戴在身上”。今天,这一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把计算机戴在头上、装在兜里、缠在手腕上甚至镶在眼镜上……各种形式的可穿戴计算机已经出现,并开始走入应用领域。计算机领域正在悄然进行着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其技术和应用正在飞速发展.在军事上,无人机被用于在敌方阵地侦察;而在航拍领域,无人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一天它可能会将快递送到你的家门口.2014年1 1月,一家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开发出真菌组成的无人机,这架飞机在波士顿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上实现了其第一次飞行.它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人们又为什么要开发真菌无人机呢?  相似文献   

12.
2014年8月,亿航科技展示了一款六轴无人机,它被人们称为有史以来使用最为简单的无人机,这是由于它完全不需要特定的支配杆,只要点击手机上的App地图,就能让无人机指哪飞哪,而且它的起飞、降落和返航都能够自主完成。短短一年时间,在亿航无人机名声大噪之后,联合创始人熊逸放与他的无人机依然经常出现在CCTV、美国华尔街日报、BBC、CNN、福克斯等国内外主流媒体上。之后,不管是世纪互联、联想、微软高管的加盟,还是获得4 200万美元(约27 403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都充分说明:市场对熊逸放以及他的亿航无人机的兴趣度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3.
海云 《科学24小时》2012,(10):18-21
美国是最早研制无人机的国家,可以说美国代表着世界无人机最先进的发展水平与潮流,其中有六种无人机可谓当代的佼佼者……飞向全球——"全球鹰"高空无人机"全球鹰"中的"全球"两字可不是浪得虚名,这只翼展达35米的"鹰"航程2.6万千米,续航时间达42小时,日常活动半径为5500千米,可在目标上空,对4万平方千米内的目标连续侦察24小时,可从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智能电子设备逐渐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母婴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在CES2021(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电子技术展)上,从婴儿监视器、婴儿可穿戴设备、智能吸奶器再到生育追踪器,随着怀孕以及分娩技术的进步,这些婴儿黑科技已经成为了CES2021展上向众人展示的大热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有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人的腿为什么不进化成两个轮子的模样?这个问题自然有生理学上的科学解释。然而,人类靠轮子运动的确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那就是汽车的贡献。最近,美国一家新概念运输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的可穿戴式电动车,让人可以直接套在两条腿上,可让人“变身”为靠两个轮子行走的生物。  相似文献   

16.
<正>用眼镜打电话,用手表看视频,用手环进行健康监测……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道具如今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听上去如此高大上的"可穿智能设备"真的那么神奇与好用吗?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可穿戴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来的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市场研究机构ON World在最新的报告中预测,在今后的5年内,全球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市场经济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出货量将达到7亿台。该分析机构还预测,到2018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3.3亿台。  相似文献   

17.
刘洁  江浪 《科学通报》2023,(Z2):3707-3708
<正>实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对于疾病早期预防的实现至关重要.不同于医院监测设备体积大、穿戴困难、携带难、无法长时间监测等局限,可穿戴式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已成为健康监测的潮流,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 PPG)借助光电探测器反映活体组织中血液容积变化,是一种常用的无创健康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监测设备中.  相似文献   

18.
能“移植”的电脑将人脑和电脑合二为一,一直是科学家所追求的梦想。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将芯片安装在人脑壳底部神经中枢之外,神经束通过芯片与人脑发生联系,人脑所产生的每一次思维,都会在大脑的500多亿个神经细胞中留下电子活动轨迹,而这些轨迹又都会在电脑芯片上反映出来,从而形成人的思维与物质世界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可“穿戴”的电脑所谓可穿戴式电脑(WEC),通常包括一条特制的腰带或背心(电脑主要运算部件夹层)、无线语音处理器、供电系统和头盔式液晶显示器等,与人的身体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功能上讲,它具有全语音操作和实时…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我国更是以硬件上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一举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最大供应商。目前,无人机的应用已经由原来的以发烧友和爱好者为主的娱乐功能,向航拍、搜救甚至物流等领域发展,预计未来整个无人机市场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一支开发团队设计出一种模块化智能手表Blocks。这款产品将提供完全订制的可穿戴设备体验,用户可以选择在其中集成什么样的传感器和功能,使其成为一款运动手环,或者功能强大的智能手表。Blocks的理念来自谷歌的Project Ara模块化智能手机项目。而谷歌这款产品预计最早将于2015年才会发布。Blocks的核心在于,用户可选择符合特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