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干燥保存对氧化亚铁硫杆菌(Fe2+)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干燥保存条件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活性的影响,对干燥环境下的细菌存活能力进行了研究.针对细菌吸附在滤膜表面,30℃时干燥保存的情况,测定了保存时间分别为30,90,250和366 d时细菌的Fe2 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干燥保存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Fe2 氧化活性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细菌在9K培养基中生长停滞期延长;干燥保存细菌在9K培养基中经过短时间活化后,细菌的Fe2 氧化活性以及时硫化铜的氧化能力能够迅速恢复到干燥前的水平,说明在一定干燥保存时间内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浸矿能力不会明显退化.这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较强的耐干燥特性,可以在室温下干燥保存氧化亚铁硫杆菌.  相似文献   

2.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矿山酸矿水中金属污染元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酸矿水是含硫化物矿石在表生条件下与水圈大气圈及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的,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安徽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典型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在长期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矿石.地表条件下这些含硫化物的废矿石被氧化,产生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酸矿水.以鸡冠山矿山为例分析酸矿水中主要微量元素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自然酸矿水中存在大量氧化亚铁硫杆菌,酸矿水的形成可能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发育有一定联系,氧化亚铁硫杆菌促进酸矿水形成;鸡冠山酸矿水的pH值在2.5~4.2之间,与适宜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酸性条件一致;微量元素在酸矿水中的分布与pH值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布密切相关,在最适宜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pH值3.0左右的酸矿水中微量元素浓度达最低,说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和酸度对微量元素的分布有一定制约;酸矿水中高度富集微量元素,比河水中溶解态的微量元素含量高出几千倍到几十万倍甚至千万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实验室分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特性.通过测定培养过程中吸光度、Fe2 浓度和总Fe浓度的变化,计算Fe2 氧化速率,研究初始pH值、初始接种量和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接种初期,生长缓慢,对Fe2 的氧化速度较慢,12h后繁殖速度加快,氧化速率开始增加,27h后对Fe2 的氧化速率达最大值0.52g/(L.h),30h后Fe2 转化率接近100%;适宜于该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和代谢的初始pH值为2.3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4.
有机碳源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氧化亚铁硫杆菌为化能自养菌,嗜酸,通常生长于无机环境中。为了扩大其在有机环境中的应用,选择乙酸、丙酸和正丁酸三种低分子有机酸及葡萄糖作为氧化亚铁硫杆菌生之的有机环境,研究其在不同浓度不同有机物下的生长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氧化亚铁硫杆菌在100mg/L低浓度的乙酸和400mg/L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均能很好的生长,而在余下的几种有机物中生长则受到抑制。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并不是对所有的有机物都敏感,通过筛选和驯化能得到在有机环境中生长良好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氧化亚铁硫杆菌抑制黄铁矿可浮性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吸附前后黄铁矿Zeta电位和表面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其表面电性和润湿性变化,探讨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抑制黄铁矿可浮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后,黄铁矿的表面电性发生明显变化,等电点pH值降低,表面润湿性变化不明显;氧化亚铁硫杆菌吸附对黄铁矿可浮性的抑制作用不是来源于增强黄铁矿表面的亲水性,而是由于减少了浮选捕收剂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是导致黄铁矿可浮性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过程铁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9K培养基中生长及铁的行为.以Fe2+的氧化表征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特性及其活性,表明生长繁殖过程经历诱导期、缓慢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不断地将Fe2+氧化为Fe3+,同时Fe3+又发生一系列的水解反应,并生成黄铵铁矾沉淀.Fe2+的细菌氧化主要以O2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相似文献   

7.
从湖南某矿的中性矿坑水中筛选出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以Fe2 的氧化为表征,研究了温度、pH值、Fe2 初始浓度、接种量对其生长特性和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株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左右,初始pH为2.0左右,Fe2 初始浓度为4.36 g/L,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生长温度、pH值、能量来源、耐重金属的能力、质粒DNA含量等方面.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能够为细菌的驯化育种等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在煤炭脱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煤浆中只需添加少量的无机盐即可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在已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脱除无机硫效果明显,10d时间可脱除68.5%的无机硫。且硫杆菌混和共同作用脱硫效果更好,10d内可脱除77.1%的无机硫。微生物煤炭脱硫与培养液[SO_4~-]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高铀浓度条件下的活性是微生物浸铀技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高浓度铀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驯化后可以降低及弱化这种抑制作用.通过考察不同铀浓度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培养条件并对驯化后菌种对铁的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优化条件下培养72 h后,对数期的细菌比生长速率为0.032 2 h-1.  相似文献   

11.
从攀枝花多处的露天铁矿及煤矿的坑水和矿泥中分离出氧化亚铁硫杆菌,并且进行了鉴定,这为下一步对该菌生长情况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氧化亚铁硫杆菌脱硫能力的遗传背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分离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了遗传背景的初步调查,得出了该类菌的遗传物质与脱硫能力之间关系的一些结论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刻蚀加工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和氧化硫硫杆菌(T.t菌)生物刻蚀加工金属材料的协同作用.通过比较2种菌种及其混合菌种分别刻蚀加工紫铜、锡青铜、T10、40Cr,分析3种情况下刻蚀加工上述4种金属材料的速率.结果表明,混合菌刻蚀上述金属的最大速率分别为单独使用T.f菌时的3.4,3.6,2.5,2.5倍.在存在铁离子和适合的还原性硫化合物的条件下,T.t菌能增强T.f菌的生物刻蚀加工作用,提高刻蚀速率.  相似文献   

14.
在烧渣生物脱硫的试验.论研究了矿浆浓度、Fe3+浓度及pH值对游离T.f.菌浓度和脱硫率的影响.证明烧渣脱硫是T.f.菌直接浸出作用和由细菌而产生的Fe3+间接浸出作用的联合;脱硫速率和菌种氧化活性受到吸附在固相上和液相中细菌生长情况、矿浆浓度、pH值和Fe3+的影响;三价铁离子的添加可影响菌种活性,抑制浸出的进行,且易在矿物表面产生沉淀,降低氧化率.烧渣生物脱硫后,可达到铁精矿标准.  相似文献   

15.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废胎面胶的脱硫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兴隆某硫铁矿筛选到一株硫杆菌YT-1,经理化性能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 ferrooxidans YT-1),研究了该菌对废胎面胶(GTR)的脱硫再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共混物丁苯橡胶(SBR)/炭黑(CB)/再生GTR比SBR/CB/未再生GTR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3%和11.1%;X射线光电能谱检测表明SBR/CB/再生GTR表面硫元素质量分数降低13.92%,且峰位往高氧化态偏移0.2eV,说明再生GTR表面硫元素被氧化;共混胶断裂面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再生GTR与SBR/CB基体粘合性能显著提高,说明再生GTR表面硫交联键被打断。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菌)浸出废弃线路板粉末中Cu,研究T.f菌在线路板粉末上的吸附,并通过对照试验比较浸出过程中吸附在线路板粉末上和游离于溶液中的T.f菌在浸出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6 h内,T.f菌在线路板粉末上的吸附达到平衡,吸附的T.f菌生物量占系统总生物量的72% ̄82%,吸附T.f菌的作用在浸出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