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Y型通风方式治理高产综采面瓦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工作面各种通风方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适合无煤柱开采技术要求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最有效的通风方式;要提高其通风和治理瓦斯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面单产量,则必须提高其沿空回风巷瓦斯允许浓度或风速.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配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方仲春 《科技信息》2012,(21):424-424,469
本文主要从瓦斯治理的角度出发,根据采区通风技术的筛选原则,结合现场实践,分析了在瓦斯危害比较严重的工作面采用U+L、U+I、Y、偏Y、W、H型等通风系统的优缺.最及适用范围和条件,进而指出应如何筛选矿井通风中的工作面通风技术。  相似文献   

3.
Y型通风方式治理高产综采面瓦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工作面各种通风方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适合无煤柱开采技术要求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效的通风方式;要提高其通风和治理瓦斯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面单产量,则必须提高其沿空回风巷瓦斯允许浓度或风速。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配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找出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中瓦斯流场的分布规律,为采空区瓦斯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流体力学模拟软件Fluent对两进一回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流场、瓦斯浓度场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采空区瓦斯流动及浓度分布规律为:沿走向向采空区深部瓦斯浓度逐渐增大,沿倾向从下向上瓦斯浓度逐渐增大,沿空留巷的末端是能位的最低点,漏风向沿空留巷末端方向流动,可以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各种通风方式的分析比较,得出Y型通风是最经济有效的采面通风方式。针对淮南矿区开采的特征,通过工程实践,分析了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的特征,对消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风控降低工作面风流温度效果明显,而且可以有效减少采空区的漏风等,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朱晓东 《科技信息》2010,(25):129-129
本文基于对CFD的研究阐述了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渗流规律,运用FLUENT软件对Y型通风方式的采空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丁集矿1311(1)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的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把得到结果的进行了分析,指出Y型通风是适合无煤柱开采的有效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7.
结合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矿24202综采工作面"Y"型通风方式下瓦斯抽采数据,通过理论和实测对比分析,对"Y"型通风方式下综采工作面瓦斯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为采空区瓦斯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实践证明"Y"型通风方式对有效治理瓦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水力学模型实验方法,模拟了U.W.Z.Y和H型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采空区渗滤流场。提出了与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相关参数为采空区易燃风速带的最大宽度D_(max),实验得出了W型通风方式D_(max)最小,这与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一致。因此,从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方面采说,W型通风方式优于其它几种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综采工作面"U"型与"Y"型通风特点,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的模型解算程序,结合实例研究了相同条件下"U"型与"Y"型通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给出了不同通风系统下的采空区压力场、速度场、氧浓度场以及冒落煤岩固体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比研究表明:"Y"型通风增大了采空区的漏风量,扩大了较高浓度氧气的分布范围,从而导致采空区温度更高.最后分析了"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漏风变化特点.该成果对"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武军  陈中彦  王雅黎 《科技信息》2012,(23):399-399,436
平煤股份五矿己三采区开采的己组煤层主要有己15煤层和己16.17煤层,己16.17煤层-450以下区域经鉴定为突出煤层,优先开采己15煤层解放己16.17煤层瓦斯是五矿近年来经过实践探索出来的一项有效的区域防突和瓦斯治理措施。作为近距离开采保护层工作面的己15-23220采煤工作面投产后,采取一进一回(U型)通风方式,回采过程中,受地应力转移和临近煤层瓦斯涌出等影响,频繁出现瓦斯达到临界断电值现象,制约了安全生产。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在严格落实瓦斯抽放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两进一回(Y+L型)的通风方式,即上、下风巷都进风,专用排瓦斯巷回风,瓦斯达到临界值的次数大幅度下降,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乌鞘岭特长隧道斜井施工通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鞘岭特长隧道斜井施工通风为例,从施工环境、风量计算、风机选型、风向与风压控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李江 《山西科技》2014,(2):127-128
对焦家寨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总进风量为13916m3/min,其中主立井进风量为3 513 m3/min,副立井进风量为9 581 m3/min,进风平硐进风量为822 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14 893 m3/min,其中2号回风斜井回风量为6 720 m3/min,回风斜井回风量为8 173 m3/min;2号回风斜井及回风斜井通风容易时期及通风困难时期,均属于容易通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1315综采工作面及其采煤工艺,即通过优化倾斜长壁工作面设计,增加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相应的通风系统及配套的设备,达到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成都至自贡高铁白云山隧道全长13 340 m,为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问题严重制约着隧道运营施工与人员安全。通过工作面最大通风量、最大供风量及沿程风压损失对不同工区施工阶段进行通风计算,设计单工区通风方案及隧道总体贯通顺序,并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处理地下水及自动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瓦斯浓度。分析表明:施工的大部分时间内,2#~6#斜井的瓦斯浓度均偏低,说明合理的通风方案及工区贯通顺序可以有效降低隧道瓦斯浓度;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将地下水和瓦斯分别排出,可进一步降低隧道内瓦斯浓度;监控系统对2#、3#和6#斜井出现的瓦斯排放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提示并断电保护,保证了隧道施工进度及人员安全。针对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基于隧道通风方案、贯通顺序、水气分离处理及瓦斯监测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通风监测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自然通风是一种节能的被动式通风冷却技术,其原理是在由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的作用下驱动室内空间的空气自然流动,与机械通风相比,自然通风具有显著的节能优点。太阳能烟囱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烟囱通道内的空气,提高温差,从而强化自然通风。本研究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墙体(Trombe)式和倾斜集热板屋顶式两种典型太阳能烟囱的结构及其强化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影响太阳能烟囱通风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烟囱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太阳能烟囱的高度和深度(玻璃盖板与集热墙的间距)影响烟囱内空气的温升以及空气的自然对流的流动特点,从而影响了太阳能烟囱的自然通风流量。空气流量随着烟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烟囱深度超过一定值后空气流量不增反减。当烟囱的深高比超过2.5后,烟囱出口端会出现逆流,从而抑制了通风量的增加。集热墙的结构以及倾斜角度对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研究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的理论方法包括基于能量平衡分析的模型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研究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参数测试和现场观测,分析了王家岭煤矿瓦斯赋存和涌出特点:煤层瓦斯含量低,煤层透气性差,瓦斯释放时间长。结合王家岭煤矿开拓开采方法和巷道布置特点,确认矿井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是由于采用"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存在回流区,采空区积累大量瓦斯。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提出了用"U套U"型通风系统代替"U"型通风系统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筑自然通风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然通风在改善建筑微气候环境方面具有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中必须合理组织自然通风系统,强化有利通风的作用,避免不利风环境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风在建筑中的形成机制、建筑通风的作用和效果,阐述风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自然通风对形成舒适安全的建筑室内环境、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vents on thermal ventilation to save energy in the cold roUing workshop of Baosteel were investigated.According to the scale modeling theory,a small chamber was established.The details about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On thermal ventila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apparatus were dis-cussed,and then the effects of vents on thermal ventilation were studied through experiments,which include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the volume of ventilation,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lets and outlets,the neutral plane,and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efficient of thermal natural ventilation.Based on this,the effects of natural ventilation based on varied area of inlets and oudets and those of vents on one side and on different sides were compared.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s,the area of inlet vents and outlet vents affec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chamber, and their effects on ventilation volume are difierent,but the effects of vents in sin-gle side or different sides aare the sam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only thermal ventilation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一般型通风网的求解问题,建立了由含有B个方程组成的一般型通风网求解数学模型.在B个未知量中.未知风压分支为L(亦为固定风量分支),未知风量分支B—L(B为通风网分支).在通风网中.调节装置的位置由调节系数矩阵[Cy]中L列非零元素确定.改变矩阵[Cy]则可获得不同的风流控制方案.介绍了该模型的Newton-Raphson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模型进行了自然分风,风量调节和通风机工况点优化的计算,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公路隧道竖井通风方式的分类和特点,探讨了竖井纵向式通风形式的机理,指出对于双向交通隧道宜采用合流型集中排风式;对于单向交通隧道应采用分流型集中排风式或送排式,对于特长隧道,可以采用数个竖井的送排式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