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武汉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武汉市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气象站1959 ̄1996年5 ̄9月降水资料及武汉城区各雨量站,1988 ̄1995年5 ̄9月降水自记资料,统计分析武汉市暴雨、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确定武汉市灾害性暴雨标准,其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地区暴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2.
上海暴雨灾害的系统特征与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0年暴雨和灾害资料,对上海城市系统受暴雨灾害影响下的暴露程度和敏感性等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了该系统受暴雨灾害的脆弱性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近30年来暴雨的数量和强度均有明显增加趋势,城市多强暴雨天气增加了城市内涝灾害的危险程度.低强度暴雨造成的城市水情灾害影响已很小,但极端强度暴雨仍构成严重的威胁.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地面排水能力的设计和提高、旧区改造和房屋建筑标准的提高等社会系统的变迁,会影响不同暴雨类型所造成的灾害程度与脆弱性;而城市在发展中又会出现新的薄弱和危险区域.因此,必须对灾害脆弱性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3.
李智峰  刘晓灵 《科技资讯》2010,(27):238-238
本文从发布"暴雨预警信号"的防灾减灾、服务社会的基本思路着手,对发布"暴雨预警信号"的一些策略和技巧做了初步的探索,力求对今后暴雨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减少暴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暴雨问题由来已久,见诸于文字的致灾暴雨记录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暴雨问题与中国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古老的气象问题,千百年来人  相似文献   

5.
大巴山区坡地灾害地貌十分严重,引起坡地灾害地貌的原因主要是暴雨和连日降雨.降雨特征是:(1)暴雨出现频率高,强度大;(2)连续降雨时间长,次降雨过程的雨量大;(3)受地形影响,降雨分布的地区差异大.降雨对坡地灾害地貌的影响分三种类型:(1)突然暴雨主要引起崩塌和坡面泥石流;(2)连日降雨主要引起滑坡和特殊地段的坡面泥石流;(3)久雨后的暴雨主要引起沟谷泥石流和滑坡.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山西省暴雨洪涝气象数据融合的实证视角,通过对山西省109个气象站点,1957-2008年的暴雨洪涝灾害数据,山西省经济发展数据、地理数据的高度融合,从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体因子和防灾减灾因子4 个维度出发,构建山西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选择太原市、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和临汾市进行实证分析,综合评估这6 个城市的暴雨洪涝灾害致灾指数。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从实践上指导山西省在暴雨洪涝预测及防灾减灾方面的实践工作,而且从理论方法上对气象灾害研究提出独特的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考察和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 ,初步探讨了河南暴雨的特点、形成机制、暴雨灾害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巧娟 《甘肃科技》2012,28(14):42-43,6
通过对岷河宕昌县“76.7”暴雨洪水和“2000.5.31”暴雨洪水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岷河流域雨量集中、历时短、强度大、笼罩面积小的暴雨特性,和峰值大、涨落急剧、洪量集中的洪水特性,分析了岷河流域山洪泥石流易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岷河流域暴雨洪水及泥石流防治的对策,为当地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洪灾害是湖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暴雨是山洪的直接成因,地形对暴雨山洪有增强作用,而人类的活动,使山洪灾害损失越来越大。针对湖南省山洪灾害的成因,提出了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治山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暴雨内涝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6年太原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及其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了各种因素在内涝灾害形成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以二维非恒定流理论为基础,构建暴雨内涝预报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1.
暴雨灾害具有影响大、次生衍生事件多、应急处置难度大等特点.该文从孕灾环境的角度研究暴雨灾害演化过程,针对暴雨灾害典型的时空分布特点,应用Markov决策过程理论,提出了基于情秉时空演化的暴雨灾害应急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单一空间下暴雨和承灾体的演化过程,以及采取不同应急响应措施对灾害演化的影响,得到最小灾害损失下的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铜仁市1961—2014年共54a的10个国家气象站资料,2010—2014年5a铜仁市196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铜仁市暴雨、洪涝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采用统计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致灾因子、地形地貌、水库河流、灾情资料,开展铜仁市的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指数研究,最后基于sufer软件绘制完成铜仁市的暴雨洪涝灾害区划图。结果表明:铜仁市的暴雨发生期为3—11月,集中在5—8月;暴雨与大暴雨的空间分布大体分布相似,西北部的德江和东北部的松桃是2个高频中心;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市西部重于东部,北部重于南部。  相似文献   

13.
对1992年6月18日库沙新地区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了一些当地的暴雨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秦岭翠华山景区为例,通过游客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感知信息;构建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模型,定量评价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最后分析游客个体特征对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游客减灾态度比较积极,减灾知识较缺乏,减灾行为较差。综合来看,游客对翠华山景区暴雨灾害风险感知综合能力较弱。游客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是否发生灾害等个体特征对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7,(5):829-836
遴选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暴雨频发区,从游客角度进行暴雨灾害风险感知实证研究.以秦岭山地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获取感知数据,利用序关系分析、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测评指标体系;确立指标权重;分析和评价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最后对游客风险感知能力个体差异和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面对暴雨灾害风险,游客在应灾态度方面表现最出色,应灾倾向性行为次之,在暴雨灾害知识方面还需加强;游客风险感知能力在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月收入、家中受灾情况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城区暴雨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研究及其概念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使用武汉数字化雷达回波、GMS卫星云图、武汉市城区自动雨量站和湖北省地面中尺度观测资料,分析了武汉市1987 ̄1996年5 ̄8月发生的所有暴雨过程,概括了武汉市城区暴雨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以及中尺度系统活动等,建立了武汉城区暴雨短时预报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山小榄站历年实测暴雨记录资料的分析,建立了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为中山地区小汇水面积的设计暴雨计算提供经验参数,并对广东省水文手册的有关成果提供验证和补充。主要内容有小榄站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atp=Sp/t^n中的雨力s和暴雨衰减指数n1、n2在不同暴雨重现期时的数值,最大1日和最大24小时暴雨量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海波  泉蕾 《甘肃科技》2005,21(11):108-109
为了更好地描述新疆暴雨灾害事件,引入了模糊风险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最简单的一类模糊风险——可能性-概率风险的定义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利用贵州省铜仁市10个国家一般气象站1988—2018年每日降雨量资料,对铜仁市暴雨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铜仁市暴雨日出现在春、夏和秋季,且主要集中在5月到7月,6月暴雨日数最多;暴雨日数年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2)铜仁市年均发生暴雨2. 6~3. 9站次,基本呈东多西少的暴雨特点。(3)暴雨存在3年左右和7年左右的周期,暴雨频数和暴雨量的M-K检验,存在多次突变,突变趋势基本一致。(4) 31年暴雨频数在1990、2003年、2013年发生3次突变,1990年暴雨频数由少转多,2003年暴雨频数由多转少,2013年暴雨频数由少转多。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2009年近50年来开封地区逐日降水资料,对开封暴雨、大暴雨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年代际变化均呈波浪型,波峰为20世纪70年代,波谷为80年代,90年代回升,21世纪初大暴雨呈减少趋势.开封地区的暴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暴雨最多,尤其是7月中下旬最为集中;多局部暴雨,少区域性暴雨,连续暴雨也较少;暴雨南部多北部少,而大暴雨东部、东南部多,西部少;年暴雨站次数与年降水量呈很好的正相关;夜暴雨多于昼暴雨,并分析了暴雨的成因和产生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