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乙醇-无机盐双水相技术,研究了从国产新楝果核中提取印楝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无机盐的质量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印楝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交提取、双水相体系纯化印楝素的最佳条件是:无机盐浓度为0.62g/mL,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10(g∶mL),此时印楝素的提取率为1.23%.  相似文献   

2.
印楝植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印楝中的有效成分印楝素是一种比较完美的植物源杀虫剂.本文叙述了国内外有关印楝研究的现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印楝素及其制剂的稳定性控制、制剂的主要成分以及印楝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并对印楝杀虫剂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波萃取印楝叶中的印楝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经改造的家用微波炉为主要设备,对微波萃取印楝干叶中印楝素作了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4个因素: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溶剂用量、洗涤滤饼的溶剂量对提取率、溶剂回收率、印楝素总质量分数3个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4.5g印楝干叶,微波萃取印楝素的最佳组合为辐射时间80s,微波功率365W,溶剂用量100mL,洗涤滤饼的溶剂量10mL.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印楝组织培养基中硝态氮与铵态氮物质的量比,并与培养物的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印楝素、柠檬苦素含量相关联,探讨了MS培养基中氮素对印楝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印楝的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物质的量比为4∶1时,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印楝素以及柠檬苦素含量均达到最大积累量;在悬浮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物质的量比为3∶1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印楝素以及柠檬苦素含量达到最高,而在2∶1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因此,印楝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形式氮素比例的培养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目标培养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印楝细胞培养物控制害虫的效果,本文通过诱导幼叶、继代培养获得印楝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再经振荡培养获得悬浮细胞培养物;然后采用二氯甲烷溶剂浸提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及悬浮培养细胞,制备相应的浸提液;用二氯甲烷分别将这些浸提液稀释成含0.003%印楝素A的控虫工作液,用其分别处理黄粉虫幼虫,在12d内,考察其控虫效果.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的致死效应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其中,第9天的最大致死率达到20%,但它们要明显低于0.003%印楝素乳油农药的处理;3种浸提液对幼虫的虫体质量、拒食和趋避作用等方面效果较好,均达到印楝乳油杀虫剂的控虫水平.印楝细胞培养物经一步浸提后,直接用于控虫制剂的生产,可以节约分离、提纯印楝素等生产性成本.  相似文献   

6.
通过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和小菜蛾绒茧蜂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阿维菌素、功高、锐劲特和除尽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印楝素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1.82mg·L-1。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绒茧蜂的毒力最低,其LC50值为114.42mg·L-1。印楝素、阿维菌素、锐劲特、除尽等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绒茧蜂的选择指数均大于1,对天敌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效忠 《汉中科技》2007,(5):I0002-I0002
一、生物杀虫剂:0.3%绿晶印楝素印楝素是世界公认的高效、广谱、纯生物性植物源农药,是植物源杀虫剂的杰出代表,几乎达到了作为理想农药的各项标准:广谱,对天敌干扰少、对人畜无明显毒性,不会造成植物药害,在环境中能自然降解。  相似文献   

8.
蜕皮激素是一种可以诱导一系列变态发育关键过程的昆虫蜕皮调节激素,与蜕皮激素受体结合以后与配体蛋白Usp作用形成一个复合体发挥作用.通过兼并引物克隆获得斜纹夜蛾一个600 bp的EcR cDNAs片段编码200个氨基酸,斜纹夜蛾是东亚地区一种主要的农作物害虫.利用这段序列设计了EcR-dsRNA通过注射幼虫的实验来分析Ec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功能.同时利用印楝素喂食RNAi注射的幼虫观察其与正常对照组有何发育差异.结果显示EcR RNAi会影响正常的蜕皮过程并导致不完成蛹化,在EcR RNAi注射并喂食印楝素的实验组,幼虫出现生长迟缓、发育进程紊乱和腹足发育不正常等现象,由此推测印楝素和EcR RNAi或许影响了蜕皮级联调控通路,由此引发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重建紊乱.  相似文献   

9.
采用木本植物材料——印楝,通过组织培养建立快繁体系,然后对其进行冷驯化处理,并分析检测印楝植物体内抗冻蛋白.主要结果如下:①冷驯化处理后印楝的总蛋白一些表现为量的增加同时会有新的蛋白产生.但脱驯化或处理时间过长时,抗冻蛋白在量的表达上会有逐渐减少或消失的现象.②在对印楝的冷驯化中,发现不同的温度处理后蛋白稳定存在的时间不同.抗冻蛋白出现的最早时期为5℃处理2周左右,印楝能耐受的稳定最低温为5℃,所持续的最长时间约为20d.在0℃低温处理后,虽然在处理初期(0~15d)也有抗冻蛋白的产生,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逐渐减少,在处理30d时完全消失.③得到了分离纯化的抗冻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104.  相似文献   

10.
蜕皮激素是一种可以诱导一系列变态发育关键过程的昆虫蜕皮调节激素,
与蜕皮激素受体结合以后与配体蛋白~Usp~作用形成一个复合体发挥作用.
通过兼并引物克隆获得斜纹夜蛾一个~600~bp~的~EcR
cDNAs~片段编码~200~个氨基酸, 斜纹夜蛾是东亚地区一种主要的农作物害虫.
利用这段序列设计了~EcR-dsRNA~通过注射幼虫的实验来分析~Ec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功能.
同时利用印楝素喂食RNAi注射的幼虫观察其与正常对照组有何发育差异.
结果显示~EcR RNAi~会影响正常的蜕皮过程并导致不完成蛹化, 在~EcR
RNAi~注射并喂食印楝素的实验组,
幼虫出现生长迟缓、发育进程紊乱和腹足发育不正常等现象,
由此推测印楝素和~EcR RNAi~或许影响了蜕皮级联调控通路,
由此引发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重建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