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缓凝剂对石膏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石膏水化过程中缓凝剂品种以及添加量,借助扫描电镜(SEM)法,观察石膏结晶形态.再利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测量不同pH条件下石膏水化体系中游离态Ca2 浓度变化曲线.综合电镜图像以及石膏刨花板各项性能数据,从而建立石膏水化过程中Ca2 含量变化和石膏结晶形态与石膏刨花板各项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电厂脱硫石膏资源化应用,利用自制煮压釜与浇注成型工艺制备高强石膏砌块.采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分析表征脱硫石膏化学转变过程、石膏砌块物相结构与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脱硫石膏在145~160℃经脱水转变为熟石膏;较自然养护,干法养护(14h/70℃)石膏砌块更易获得较高的力学强度;XRD与SEM结果表明:砌块主要含二水石膏和半水石膏两物相,组织结构中发育而成的柱状晶为石膏水化物,柱状晶与基体组织胶结形成牢固的复合界面,并通过柱状晶拔出机制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表明脱硫石膏砌块高强特性与其组织中的复合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新的胶粘剂-NLPF-84酚醛树脂胶粘剂,主要用于结构刨花板。NLPF-84酚醛树脂胶粘剂用于制造结果刨花板,可达到如超过加拿大结构刨花板标准(CAN-3-047-M85).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纤维微观结构的高分辨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纳米碳纤维中切取横切面薄膜,用高分辨电镜研究纤维的微观结构,结果说明:材料的试样中纤维是实心的,而不是管状的;判断纳米碳纤维是管状的还是实习棒状,应该在高分辨电镜下从横切面研究纳米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同一试样中纳米碳纤维的直径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α-半水石膏的掺量对建筑石膏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强度等宏观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SEM和压汞法分析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物的形貌和孔结构。结果表明:当α-半水石膏掺量从0%增加至20%时,标准稠度用水量降低了5.6%,初、终凝时间分别延长了2 min和7.5 min,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58.3%和71.9%。随着α-半水石膏掺量的提升,针棒状水化产物数量减少,短柱状水化产物数量增加,石膏硬化体孔隙率降低,孔径趋于细化。  相似文献   

6.
7.
定向结构刨花板作为新型包装材料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定向结构刨花板在欧美已成为一种环保、成熟的技术型板材,本文从进出境木质包装的角度对国内外定向结构刨花板的市场现状和产品性能做了详细概括,并针对我国产业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彦攀 《工程与建设》2012,26(3):394-396
文章研究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安徽平原的钙质结核土进行图像分析、处理,进而提取钙质结核土的各种定量参数,如钙质结核的形状、大小,钙质结核的周长和面积等一些相关指标。探索基于GIS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在钙质结核土分析研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进而为获得安徽淮北平原地区钙质结核土的微观参数以及对钙质结核土的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新途径和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脱硫石膏的性能,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更为广泛。通过对不同水泥掺量的石膏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探究石膏强度与水泥掺量的关系;并通过扫描电镜实验(SEM)和X射线衍射实验(XRD)对单掺水泥石膏强度变化的微观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入脱硫石膏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脱硫石膏的力学性能,提高脱硫石膏的强度。通过微观机理分析发现,水泥-石膏混合体系中会产生钙矾石,由于钙矾石的膨胀以及硅酸钙水化后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填充于石膏孔隙,使石膏趋于密实,从微观上解释了石膏强度的增长机制。但由于钙矾石的膨胀具有双重作用,因此存在水泥的最经济掺加量,实验研究确定脱硫石膏中水泥的最经济掺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10.
合理分割岩心微观结构图像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判别分析法分割图像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岩心试验孔隙度为重要约束条件的图像分割新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判别分析法理论上能够对图像进行最佳分割,但实际分割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因岩心非均质性及岩心内部可能存在孤立孔隙等原因,导致完全以岩心试验孔隙度为准则的图像分割法无法取得理想的分割效果;新方法充分考虑了孔隙度在CT图像分割处理中的总体控制作用,同时兼顾判别分析法基于实际图像的具体特征对图像分割所起的局部调整作用,能够对岩心灰度图像作出更加合理的二值分割.  相似文献   

11.
软土路基微结构扫描电镜图像的分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分形模型的构造方法,提出了用于描述软土孔隙变化的孔隙度分维、孔隙分布分维和孔隙边缘形状分维,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为例,用分形维数对土体扫描电镜(SEM)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加固后3种分形维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表明加固后孔隙的分布面积减小,结构单元体之间排列紧密,孔隙尺寸分布趋于均匀,孔隙边缘形状变得规整光滑。结果表明,软土中孔隙分布及形状具有分形特征,不同的分形维数,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土体的加固效果及力学特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利用Visual C++开发纳米SiC/PTFE复合材料SEM图像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图像灰度均衡、灰度拉伸、平滑与滤波等预处理功能以及图像分割、图像形态学处理、粒子标记等处理分析功能,可对SEM图像中粒子大小进行区分。结果表明,纳米SiC/PTFE复合材料SEM图像经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后,对比度明显增强,灰度级变宽,灰度拉伸使SEM图像中纳米粒子显示更清晰,平滑与滤波处理能抑制图像中的噪声。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图像的效果优于迭代阈值分割法,图像形态学处理能提高纳米粒子信息被识别的能力,粒子标记能为PTFE中不同团聚尺寸的纳米粒子赋予不同的灰度值以对其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GCr15轴承钢淬火+回火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的扫描电镜金相图片的研究,探索一种实现其金相组织定量分析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以Matlab软件为工具,采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化、灰度调整以及形态学运算的数字化处理方法,计算碳化物颗粒所占比例的多少,从而实现轴承钢热处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有效提取和量化淬火+回火热处理后的GCr15轴承钢中碳化物颗粒;试件轴承外圈比圆锥滚子的碳化物含量少得多,从而其力学性能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设计沥青混合料多依据沥青混合料的宏观品质,而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对宏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图像技术的细观研究可深入地解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表现。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定义及利用X-ray CT无损技术获取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的方法,并综述了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分析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特性,包括集料形状、分布、接触性能及空隙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了图像技术研究沥青混合料的可行性。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讨论了离散元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几点不足,并展望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今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波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小波分析的理论基础上,简要讨论了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一些典型应用。包括图像压缩、图像的镶嵌与拼接、去噪处理和边缘检测、人像识别几方面。最后总结了小波分析应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SEM、EDS和MTS拉伸试验机等测试手段,研究Al Zn Mg Cu系新型高强铝合金不同制备工艺下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利用定量金相技术对该合金中残留第二相尺寸、数量及圆滑度等特征参数进行较系统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工艺不同,合金中残留第二相的特征参数有较大差异,对合金的断裂韧性影响显著;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可达到控制显微组织和改善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闲值选取对黏土微结构参数的影响,以天津黏土为例,分析了Leica QWin系统提取扫描电镜(SEM)照片信息过程中,阈值对微结构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在最大方差阈值条件下,SEM图像在展示同一样品不同观察点微结构特征时存在的差别.研究了分形维数、各向异性、颗粒长宽比、颗粒圆度、颗粒面积以及颗粒平均灰度等微结构参数随...  相似文献   

18.
微小零件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的精度、稳定性和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微小零件的尺寸检测 ,传统方法是通过工具显微镜观察放大图像进行手工测量 ,它的缺点是精度不足、稳定性差、效率低。因此本文提出在工具显微镜上采用“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微小零件的尺寸精度 ,还可以检测其形位误差。文中对检测过程中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并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验证了“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图像定量分析法对陶瓷流延异形件烧结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延坯体在流延方向和垂直于流延方向上出现两个明显不同的收缩率而导致异形件烧结变形,且内外孔轮廓从圆形变为椭圆形,但其相对中心位置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分析技术的图像去噪与增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医学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本文针对传统方法的缺欠和不足,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域特性与多分辨分析,提出了适合医学图像的去噪、增强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