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简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学术来源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及其学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传统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哲学传统。共发展经历了1930年以前的“科学为本”阶段,30至40年代的多种流派竞争阶段、50到80年代初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成形和发展阶段及其后的国际化开始阶段等4个不同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是“科学为本”观念支配时期,后两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支配时期,其特色在于巨大的社会影响,现实关怀的基本品格和人文关怀的优良传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工程哲学萌生于1990年代,目前正在走出艰难跋涉的初创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是工程哲学的等位亲缘学科,三者都是哲理性的知识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分又合、分分合合的互动关系。工程史、工程学是工程哲学的并列同源学科,三者都以工程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有共同的学术旨趣,但它们在研究层面、视角、方法、侧重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已有和待建的工程哲学分支学科,按照属性特征、生成区位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基础分支学科、分域分支学科、部门分支学科、环节分支学科和边缘分支学科等五个群组。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我国传统科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为了把数学史研究引向深入,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于5月15日至19日在重庆召开了以“传统数学与中国社会”为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在数学、数学史、自然辩证法以及哲学、经济、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各方面代表聚集一堂,本着寻求学科发展“生长点”和研究工作“结合点”的愿望,从不同角度认真探讨数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会议未安排宣读论文,而是分为四个单元,各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带头学科理论是苏联著名学者凯德洛夫于70年代初提出,其后又多次加以阐发的理论。该理论对于解释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预涮科学发展的趋势颇有启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这一理论亦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其预铡缺乏数量分析基础,致使带头周期递减规律陷入困境。本着尊重凯德洛夫建立该理论的基本思想的原则,我们将科学增长曲线导引入周期预测模型,给出带头学科理论的数学解释,并得到如下新的结论:第一,在科学的指数型增长阶段,带头学科的带头周期是递减的。但递减比例系数不是常数1/2,各递减比例系数构成一个递增的序列。这表明递减的速度在放慢,带头周期渐趋稳定。第二,一旦科学越过其发展的S型曲线之中点,带头周期将变速递增,直至科学增长出现阶跃现象,新的指数型增长来临为止。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础科学》2000,(10):39-43
当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是国际科学界的一种新的研究模式。一些国际著名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近年来都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物理学科、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促进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学科交叉和渗透。在斯坦福大学,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倡导确定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Boi-X Program)”,并且为此建设了一座专门大楼(The Clark Center)。现将该计划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关于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经历了"以俄为师"、"以俄为敌"、"以俄为鉴"三个阶段,苏联解体后一度沉寂,近来出现了复苏的势头。不能把苏联的科学技术哲学完全等同于正统的教条主义而全盘否定,1960年代一批具有改革倾向的哲学家对科学哲学所做的认识论中心主义诠释,极富启发性。新世纪前后俄罗斯科技哲学出现了多元主义、社会文化语境论和人本主义等新发展趋势,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科技哲学范式正在形成,其中技术哲学的转向尤有代表性。马克思主义虽已不是俄罗斯的指导思想,但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俄罗斯哲学中仍有深远的影响,前苏联和当今俄罗斯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哲学研究,是与西方科学哲学不同的另一维度,是发展比较科技哲学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科学哲学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股科学哲学思潮,虽然它的兴起主要是以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为基础,但从事生命科学哲学研究的许多哲学家并不局限于把他们的哲学看作是一门部门哲学,而是更进一步,把他们的哲学看作是科学哲学的新范式:一种与传统的根植于物理科学之上的科学哲学相对的新的科学哲学。本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科学哲学家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物理科学上。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像伍德格尔(J.H.Woodger),迈尔(E.Mayr),内格尔(E.Nagel)等都涉及到生物学哲学,但他们的工作不是哲学…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理智探索活动,科学哲学从古希腊业已开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哲学则是20世纪的产物。“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这一命名方式既揭示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也揭示了该学科的学科类型是哲学。在科学哲学共同体内,对科学作了三点至关重要的区分:()一般科学与特殊科学的区分;(2)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的区分;(3)科学理论体系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区分。按区分(l),科学哲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般科学方法论(狭义的科学哲学)和特殊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哲学问题研究。按…  相似文献   

9.
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4年 12月 2 9日正式揭牌。来自中科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等十数名哲学界知名学者到会祝贺。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是该校哲学学科的研究平台。它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大背景 ,综合东华大学有关学科的优势 ,调动该校人文学院的科研力量 ,广泛联系国内各兄弟高校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 ,对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中国传统哲学等开展多方面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 :虚拟哲学与科学认识论、科学思想史与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近年来 ,华东大学…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科学。这种"新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其产生及其发展的时间方面考虑的,它诞生于19世纪末,兴起于20世纪中叶,产生较晚,存在时间较短;二是从其研究对象的特征考虑的,它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呈现复杂性、有机整体性、历史性等特征,与传统科学认识对象特征有很大的不同。这两方面决定了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大致处于库恩的"前科学"阶段,也是科学与哲学碰撞、交融的阶段,存在许多科学与哲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部分:科学哲学的元理论研究和具体科学的哲学研究。一般地讲,前者是指科学说明、科学推理、科学评价、科学发展模式、观察与理论等研究,还可以包括著名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和理论研究;后者是指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具体学科理论本身的哲学研究。科学哲学的元理论是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8月15-16日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8月14日(周五)会议注册。本次会议主题定为:(1)一般科学哲学,(2)自然科学哲学问题,(3)生命科学哲学,(4)认知科学哲学,(5)信息科技哲学,(6)西方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7)高科技的伦理与社会问题。专题为:(1)亨普尔科学哲学,(2)中国科学哲学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兼评计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增长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相对于漫长的时间序列,科学量表现了从缓慢渐变到雪崩式激增的势态。在学科领域、地域和质量分布方面,科学增长是不平衡的,呈现出特定的结构和分布。本世纪以来,用计量方法研究科学增长是卓有成效的。其中广为人们所知的研究有:关于学科兴趣和科学中心转移的统计分析(默顿、汤浅)、科学家最佳年龄的统计分析、以及带头学科更替的数学模型(凯德洛夫),等等。本文将要述及的指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法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康吉兰的思想价值仍在不断地发掘中。以前的研究,大都将康吉兰置于法国的认识论传统中,在视野上往往受到欧陆—英美哲学阵营分化的限制。本文将从哲学交流和对话的语境来凸现康吉兰的思想价值:一方面,康吉兰的科学哲学将巴什拉的认识论思想付诸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并修正了巴什拉的思想。在这个方面,他打破了实证主义的进步叙事。另一方面,在对库恩的批判中,康吉兰坚持了一种认识论立场,并与相对主义保持了距离。康吉兰的科学哲学包含着两个哲学阵营之间的批判性对话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在其学科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基础问题,包括研究主题和概念的模糊性、模型、规律和理论的精确预见性等问题,它们构成了近几十年来生态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并由此导致了一门重要的科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即生态学哲学(Philosophy of Ecology)的诞生。为推动生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医学的文化指南》(A Guide to the Culture of Science,Technotog,Yand Medicine,The Free Press,New York(1980)),是由美国“国家人文学捐助会”(NE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联合资助,聘请著名专家学者编辑、撰写的一部科学文化学入门书。全书分为四部分,共有九章,分别对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医学哲学;科学和技术社会学,医学社会学;政策科学等九个学科分支进行综述,概要地介绍了每一分支的发展历史、学科性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学科现状。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文献入门和表文献。这些对于读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史的层次划分及其编史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功能分析是认识事物自身特性及外在功能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特定学科层次结构的分析,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该学科同其它学科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本文在吸收科学哲学和科学编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史进行了三层次划分,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科学编史学和科学哲学研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现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组成,认为SCI论文尽管很重要,但不应该成为基础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唯一指标,而且这种过分的强调已给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能客观公正评价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除SCI论文外,评价系统中还要考虑研究的科学意义、研究者的研究态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基础研究文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8月15-16日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8月14日(周五)会议注册。本次会议主题定为:(1)一般科学哲学;(2)自然科学哲学问题;(3)生命科学哲学;(4)认知科学哲学;(5)信息科技哲学;(6)西方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7)高科技的伦理与社会问题。专题为:(1)亨普尔科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免疫学科发展的历史,介绍了过去50年间免疫学史研究的概况。在免疫学外史研究中,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方法的引进扩展了免疫学史的视野,加深了我们对免疫学史上重要事件的理解。但是,后现代科学观有可能扭曲科学本质,并误导科学史的研究,必须警惕在免疫学史研究中的这种倾向。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发生的免疫学革命是20世纪生命科学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