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士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 1 980年代从语言哲学的独特视角对科学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 ,把科学革命视为科学语言尤其是科学词汇表或词典的变更。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隐喻、类比和模型在新概念的诞生中起着助产士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库恩的有关精辟见解的基础上 ,对隐喻、类比和模型的本性和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加以辨析 ,认为类比和模型是隐喻的特例 ,完全可以囊括在隐喻的范畴之内。最后 ,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 ,探讨了隐喻在科学认知和科学革命中何以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
库恩究竟是革命家还是改良派?针对库恩1980年代以来的语言转向及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态度,从政治和哲学上对库恩进行的保守解读,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为真实的库恩形象。  相似文献   

3.
波兰尼反对逻辑实证主义语言观,将语言形成过程看作意义给予和意义阅读过程。继而将指称模式分为指示、象征和隐喻,其中隐喻是象征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对波兰尼的语言本性观作较具体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lexicon(词汇系统①)是库恩晚年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范式的替代物.库恩从语言层面讨论分类学范畴和词汇系统,不再从知觉、方法论和本体论讨论不可通约性,将不可通约发展为词汇系统间的不可翻译性.库恩所阐释的词汇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本体论特质,与其世界观念密切相关.从范式到词汇系统的演变表明库恩的思想发生变化,然究其实质其实一以贯之.库恩自称“具有可变范畴的康德主义者”有其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9):124-128
不同于语言工具论,语言建构论促使认知科学重新审视语言的地位和意义的认知功能,其结果是推动语言哲学的研究重点转向话语分析,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开始关注话语分析,并把其看作是对意义研究的对象和手段。量子认知理论在技术上为语言建构社会实在提供可行的逻辑路径。量子认知方法把概念看作是语境、状态和属性的三位一体,心灵哲学的本体论与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话语建构用语言的特性解释认知心理现象;反过来,隐喻、心智、身体等认知因素也影响甚至决定着语言对社会实在的建构,以求从多元视角揭示语言意义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6.
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到科学语言的不可翻译性,库恩的"语言学转向"为人们从博弈论角度考察库恩论题创造了可能。巴瑞特运用信号博弈考察了原始术语语言之间的不可翻译性,在类比的意义上揭示出不同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如何可能。通过对不可通约性的信号博弈模型的重构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实践的复杂性使得这种模型的类比论证效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后期库恩用生物进化来类比科学的发展,坚持知识是无目的的演化,他用信念变化的合意性取代对信念真与假的判断,并把不可通约性看成是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为避开实在论对实在与真理的诉求,库恩引入分类理论,区分了世界本身以及词典所建构的现象世界.他用部落及其栖居的生境来隐喻科学共同体与他们的工作世界,正如无法用真,假来评价生活方式一样,我们不能说哪个词典所构建的世界更接近实在.这种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立场发展出的进化知识观,提供了关于科学知识本性的新说明.  相似文献   

8.
指称问题涉及语言、思维与实在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科学隐喻语言的双重指称现象,需要现有的指称理论对其做出合理的阐释.本文在回顾指称理论演变和发展的同时,以塞尔的意向指称论为基本视角,通过意指关系分析,来阐释科学隐喻语言在指称关系上所具有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万丹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118-124,128
20世纪80年代库恩哲学中原本的核心概念“范式”消失了。这似乎成为库恩哲学转向的标志,甚至成为历史主义科学哲学转向的标志。事实上“范式”观念以“类词”的名称依然存在于库恩哲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追溯这一演变的历程,从而揭示演变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库恩的世界存在论题影响深远,对其先后形成两种理解模式:传统终结论与传统延续论。反观和思考这一历史进程,深层解读库恩关于可能世界的构想(包括四种可能世界的存在与关联),尤其是范式世界中理论实体的存在方式,将使我们发现库恩在本体论上的重要学术贡献。本文将尝试性地提出如何区分和跨越词汇系统异隔的理论,试图对库恩后期理论加以改进和补救,进一步拓展库恩的理论实体存在论,为支持库恩的实在论立场提供论据。  相似文献   

11.
库恩的位置     
纵观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许多哲学家、科学家、科学史家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若将这一发展视为一条轨迹,而非印记的堆积,我认为应将库恩做为一个醒目的坐标原点。其一,库恩是科学哲学进行社会学转向的标志人物。科学哲学在本世纪初由于较成熟的哲学派别“维也纳小组”的出现而较充分地显露出其特点:注重证明的逻辑,注重经验材料,注重语言分析。将科学哲学归于英美分析哲学传统并不为过。波普尔指出经验证明逻辑的缺陷,汉森更提出“理论负载”的观念等等,使逻辑实证主义走向式微。那么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为何?六十年代库恩提出…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2012年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五十周年。此书的出版,是国际科学哲学界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转向的开端。五十年来,此书深刻地影响了科学哲学及相关学科的历史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在五十年后的今天,如何正确评价库恩所引发的这场变革,如何正确理解库恩的思想及其发展,仍然是学界所瞩目的话题。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纪念《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五十周年专门出版了其第四版,并邀请加拿大  相似文献   

13.
皮克林与哈金指出存在一种新类型的不可通约性即仪器的不可通约性。针对皮克林与哈金认为库恩忽视了仪器的不可通约性的观点,通过历史文本分析发现库恩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都认为仪器的不可通约性是不可通约性的有机组成。库恩在不断地完善不可通约性思想的同时紧缩了不可通约性的应用范围。前期库恩认为范式包含了仪器维度,仪器的不可通约性是操作上的不可通约性;后期库恩通过利用弹簧秤学习牛顿理论种类术语的案例描述了与仪器相关的不可通约性,库恩认为仪器的不可通约性作为非语言形式的不可通约性被其前期思想过度延伸了。通过延伸库恩弹簧秤案例的研究,由仪器重构库恩后期的思想可以得出没有相对主义的不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14.
心理隐喻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它的发展与变迁历史,伴随并推动着心理科学的前进步伐。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的智力研究领域掀起一股热潮,那就是以心理隐喻为基础,重建智力理论的新秩序,因为心理隐喻追问关于智力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供如何看待智力的更高层次的观念。本文以心理隐喻为视角,重点剖析百年来所涌现的智力理论,认为它们可划分为地理学隐喻、计算机隐喻、认识论隐喻、生物学隐喻、人类学隐喻、系统隐喻六大阵营。作者指出,心理隐喻有助于澄清不同智力理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智力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明确意识到不同智力理论的范围与边界。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现代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发现现代技术哲学的发展之路或多或少借鉴了科学哲学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库恩和蒯因的自然主义思路。现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纲领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自然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自1962年末在美国出版以来,首先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热潮”,1970年,出版第二版,加了一个重要的“跋”。1975年,苏联出版了俄译本。中译本即将在我国出版。这里选载的,是该书的第八章。库恩原来是学理论物理学的。1947-1950年在哈佛大学当研究生时,兴趣转向科学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科学革命”。当科学发展中出现“反常现象”愈来愈多,原有的理论、模式或“规范”无法解释时,就会引起科学的“危机”,最终导致“科学革命”,拋弃旧规范,提出新规范,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引起世界观的改变。库恩的科学观在西方科学界和哲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库恩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在现代西方是有重要代表性的一家之言,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语言意义的来源问题是意义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致力于探讨任一语言表达式为什么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意义。语言的意义与外在世界以及人类的内在认知相关,其来源在于二者相结合的部分。我们知道,理想的精确语言是一种逻辑语言,它严格地描绘出世界本来的样子,其语义与"真"概念紧密相连;而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的意义则包含了语言主体的心理内容,在各种实现沟通的语言实践中起作用,须满足公共性和可交流性的要求。在这两个维度下,意义都体现出规范性的特征:前一方面本身有客观的规律可循,而后一方面则有规则或公共约定可依。因此,我们认为语言意义的来源是规范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发生在70年代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是在默顿模式基本假设及相应基本规范受到来自科学社会学内部不断出现“反常现象”的挑战下发生的,是在来自科学哲学“库恩转向”的挑战下进行的,是在“爱丁堡学派”努力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词汇系统、真理和不可通约性--库恩的"结构之后的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论题,同时也招致相当多的误解和责难。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之后就一直致力于该论题的阐明和澄清。从视觉格式塔和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意艾变化,到局部不可通约性。再到词汇系统或者分类学范畴,库恩联系知识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共时性类比等问题,对于不可通约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对真理符合论的批评,提出一种新的真理现。“结构之后的路”实际上就是库恩努力澄清不可通约性论题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童话故事中,动物是用人类的语言说话的.其实,在动物的世界中,它们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不仅掌握了一些动物的语言规律,还能够利用动物语言来为人类的进步服务,不断取得喜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