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工程的自然属性谈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程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能力越来越巨大、后果越来越危险,工程师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责任意识,即环境伦理责任。环境伦理学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为工程师负有环境伦理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则从工程的自然属性的三个维度:工程的物质性、工程的合自然规律性及工程回归自然的必然性,进一步确证了工程师对环境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2.
工程伦理从诞生之初就是以具体化、可接受的规范所构成,然而,这些规范的传统理论框架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越来越难以给予现实的工程实践以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工程伦理规范成为工具性手段而非价值性指引;未能给现实的工程伦理规范设定一致的价值标准;忽略运气对现代工程实践的影响。工程伦理规范必须克服传统理论框架解释的局限性并与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工程实践的复杂性联系在一起。克服工程伦理规范脆弱性的方式,即,生态整合工程与伦理;慎思工程活动中伦理行为的优先顺序,正视责任之于人自由生存与发展的内在本质,启发人对真正"好的生活"的信仰与追求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从职业共同体出发的工程师职业伦理是欧美开展工程伦理研究的主要进路,从工程活动共同体介入的广义的共同体伦理则是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的新形态。在工程活动共同体层面,工程伦理学存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工程伦理的微观层次所聚焦的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集中反映了其作为实践伦理的本质。立足当代中国工程实践,从工程活动中的"工人"入手,分析他们的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是工程伦理微观向度研究的重要内容。据此分析当前工程实践中"工匠精神"的阙如与重构,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工程伦理研究进路及范式。  相似文献   

4.
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工程师的伦理责任问题。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工程师伦理责任缺失的认识论根源。长期以来,工程师把自己的职业工作看作是自然科学的应用,把工程技术理解为是达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并且认为工程技术本身及发展是完全自主性的。这种片面的认识论观念是导致工程师主观上伦理责任缺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工程伦理学作为技术伦理和职业伦理的一个分支学科,聚焦于研究以一定方法开发技术的某些人员如工程师,而不是研究程序、产品或系统的开发。对于技术研究者来说,尝试通过职业伦理、特别是工程伦理提供的资源来研究技术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帮助的。文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对职业概念进行一个系统概述;2)评论技术伦理与职业的关系;3)具体分析通过职业棱镜研究技术的优势;以及4)作为一个研究者,如何使用职业作为棱镜研究技术以及它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伦理作为技术的内在维度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呈现,技术诉求于伦理是技术自身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好坏最终是由自然来检验,技术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的技术。二是技术的自由特性决定了技术必须自律。三是技术的伦理意向性相对技术实践活动具有先在性。因此,伦理维度是技术的内在维度,对伦理的诉求是技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工程师的伦理困惑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师的公司雇员身份及其在现行企业组织层次中的位置决定了"伦理困惑"问题是困扰绝大多数工程师心灵的重要问题.而这种普遍化的伦理困惑又直接影响着工程师在公众利益与雇主利益发生冲突时的选择.工程师能否很好地摆脱伦理困惑将决定工程活动能否确保公众和社会的利益.本文分析了工程师的伦理困惑的构成要素及表现形式,从工程师个人、社会及公司的角度分析了解决工程师伦理困惑的必要性,最后为解决工程师的伦理困惑指明了三种途经.  相似文献   

8.
奈斯的深生态学的自我实现论强调了实践智慧的内在善的维度,而通过对深生态学的批判与分析,可以发现深生态学对实践智慧的公共善的维度重视不足.所谓人的公共善的维度,就是人作为公民在社群中的"行动"的维度,引入阿伦特的实践哲学--当代语境下的"实践智慧"思想,作为对"自我实现"和"生物中心公平性"原则的深化和拓展,深生态学将具有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转向有两层含义:其一,在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上,从关注工程伦理的合理性推理和对工程伦理规范的认知,转向对日常的工程实践的关注;其二,在工程伦理教学目的上,从伦理认知层面(文中所说的伦理认知均指对伦理合理性的认识,不包括事实认识)转向对伦理实践技能的培养。后者的实现恰恰是借助于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工程实践转向。论文主要从工程伦理教育方法上来梳理这种转变,其中,案例分析法是这种转变的标志,而STS的方法则充分展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工程伦理呈现为一种规范式话语系统,它主要以职业伦理章程的形式表达了对工程行为者如何"正当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实践仅仅关注"正当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以实现"好的生活"为最终诉求,在面对"我"、"我-你"和"我-它"关系的生活亲证中,权衡各种道德义务,平衡各种责任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应真诚地以"我"、"你"、"它"存在之"是"为伦理行动的起点,主动探究"我"在工程-人-自然-社会整体存在中如何"是其所应是"的行动和生活,即,维持和确认工程与人的生活世界的统一,实践并实现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繁荣共生、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1.
科技评估分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当前我国科技评估重视事实意义上的效果评估,忽视价值层面的伦理评估。科研人员面对伦理困境时的选择行为是伦理评估的直接对象。科技伦理评估要回应公众的伦理诉求,调查公众伦理选择是必然路径。为了使公众的伦理选择更真实,应使公众置身于设定的科技伦理困境中进行选择。以真性伦理困境和假性伦理困境两个维度设计量表,探明公众伦理选择情况,结合理论分析,对我国科技伦理评估提出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功利主义价值观是工程师最典型的个人价值观。尤其是工程师的名利观、实践能力观和技术效率观,在其功利主义价值观谱系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明显。本文分别探讨了工程师由于受到这三种功利观的局限和影响,遮蔽了其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3.
尊严的概念在生命伦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对生命伦理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还存在着分歧。学者迈凯琳等认为尊严是一个无用的概念,应该从生命伦理学中驱除出去,而学者卡斯等则认为尊严是分析安乐死、临终关怀等生命伦理问题时不可缺少的概念。为了说明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尊严的历史维度中,从涉及到尊严的文献、规章中去找寻尊严的规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生命伦理中得以充分地证明其存在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一切自然物皆为康德所说的“绝对无条件者”的内在环节,故都因分有理性而获得绝对的存在价值。但人是有自觉理性存在者,而其他自然物则为自在理性存在者。因此,自然伦理不是自然物的伦理,而是人把自然物作为“伦理关涉者”而产生的“人”的伦理。自然伦理的绝对法则乃是把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物均作为“伦理关涉者”的绝对无条件的根据。人对自然物的敬重乃是出于对“绝对无条件者”的敬重,进而是人对人自身的敬重。  相似文献   

15.
制定和完善工程伦理规范已成为提高工程职业化水平和工程师道德素养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巴伦西亚(Valencia)工业工程师官方协会制定伦理规范为案例,指出逻辑解释学方法成为制定工程伦理规范的重要方法;适合境域并系统明确、结构稳定而灵活,也成为制定工程伦理规范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没有纯客观的宇宙探索,在宇宙观与伦理观的相互建构中,伦理性贯穿于人类外空探索的始终。一方面,外空探索具有重要的伦理效应,对伦理观的生成、转换、规范等具有基础与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目前的外空探索在目的、手段、制度、价值基点等方面又存在诸多伦理困境。超越自我中心与合理自我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是外空探索的重要伦理原则。对外空探索进行发展伦理研究,提升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外空综合实力,对外空探索的合理化、可持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工程师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因此工程师经常面临着角色的道德冲突与行为选择的道德困境。由于军事工程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军事工程师具有对抗性强、保密性高、忠诚性专的职业特征,在军事工程实践活动中面临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困境问题更为敏感,主要表现为:国家与人类的对象困境、安全与制胜的目标困境、保密与民主的路径困境。负责任军事工程师在调适面临的道德冲突与道德困境时应该遵循自卫、和平、区分、相称这四条基本原则,同时从伦理认知、社会监督、法律规制三个方面完善相关规制。  相似文献   

18.
从层级内涵出发界定,产业伦理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视角,展现逻辑,时空等多种关系维度;科技时代产业文明呼唤产业伦理建构。产业伦理建构的普适范畴主要有质量及安全伦理、信誉及信用伦理。从创新到创值,是新时代产业伦理特色。产业政策伦理理论及案例是产业伦理探求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SCI、SSCI和AHCI数据库,在分析概括国际工程伦理研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可对国际工程伦理研究的特征作如下归纳:成熟的学术共同体和相对广泛的研究队伍;相对普遍的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具体而细致的职业伦理进路;丰富而规范的研究方法。国外的研究对推进我国工程伦理发展有如下启示:完善包含伦理内容的专业认证及工程师注册制度;重视基于经验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工程师伦理为切入点,重塑工程领域的职业伦理;取长补短,开创中国工程伦理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情感互动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此问题的研究中,逐渐呈现出“实体论”与“关系论”两种进路,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共同致力于解决社交机器人情感真实性的伦理价值问题。其中,“实体论”进路否认社交机器人情感的真实性,并通过论证推动或维持用户与社交机器人进行情感互动行为的非正当性,认为社交机器人的情感对用户是不善的,应该在伦理上受到限制。而“关系论”进路则肯定了社交机器人情感的真实性,其通过论证用户与社交机器人情感互动的结果善,认为该行为可以在伦理上被接受。两种进路虽然在伦理价值的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和证成目标上不尽相同,但二者具有共同的理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相互嵌入、互为补充的关系。此种关系的揭示,不仅可以为协调两种进路之争提供参考,而且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交机器人情感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