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芒福德是在技术哲学领域试图把心理学作为技术哲学基础的先锋。随着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芒福德认为原有的以"身体"为基础的技术哲学已不能解释新技术的现象,必须为新的"后工业时代"寻找更结实的哲学基础。芒福德以心理学为技术哲学的基础,把技术的起源追溯到心理原因,分析了造成现代技术困境的心理因素,提出要走出现代技术困境,必须先健全心灵。芒福德的"心理化技术哲学"为当代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为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理论。  相似文献   

2.
1 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研究 关于技术哲学的36个问题 陈昌曙陈红兵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110006) 讨论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极为重要.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的价值,当然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取决于它的内容是否有助于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实际问题.如果技术哲学的探讨与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没有关联,如果搞技术哲学的人对科技政策、技术创新、技术管理等毫无兴趣,这门学科就难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验转向作为技术哲学的一种研究范式,有其出场的历史必然性、自身的理论特质及体系架构。就其出场的历史必然性而言,它是技术哲学发展中的自我诉求与学科借鉴的结果;就其自身的理论特质而言,它内蕴多层次、多语义的转向;就其体系架构而言,它拥有与学科自身及社会体系相观照的特质。经验转向开启着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路向,由批判范式转向经验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展现出显著的实践特质,其价值指向被置于并展现在"技术-伦理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苏联解体前后其技术哲学演化过程的全景分析,揭示苏联-俄罗斯技术哲学特色形成和演化的国内和国际动因.并以此为个案构建意识形态对技术哲学的"约束-筛选"作用模型和两者之间遵从自组织理论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阐明技术哲学的学科特点及其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哲学的"下沉",作为技术哲学基础的技术存在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芬伯格的技术存在论是其技术批判理论的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芬伯格技术存在论对古希腊技术存在的辩证发展,对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存在论的扬弃,对海德格尔技术存在论的批判与继承;接着研究了芬伯格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存在与存在者统一的技术存在论思想。  相似文献   

6.
戴维森的真理-意义理论基于对符合论与融贯论两种理论传统的内在缺陷的超越以及对奎因、塔斯基等人的技术手段的拓展.然而戴维森的理论内部存在技术上和哲学上两方面的问题.本文在继承和超越戴维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理解"真理概念"的视角,继承之处在于把真理概念放在交往、解释活动中,超越之处在于把真理概念作为交往、解释活动中的反馈中介.作为反馈机制的真理概念可以作为一种真理理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虚拟技术”在“三个世界”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8):10-11,17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几种对虚拟技术的主要定义,认为: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可以用来认识和把握技术的涵义,虚拟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存在形态,其本身不是虚拟的,它是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具有物理实体的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建构虚拟场域的技术中介手段。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虚拟技术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技术思想家W.布莱恩.阿瑟从技术黑箱的内部探究技术的本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本质及其演化的理论。这个理论框架揭示了技术内部的三个基本原理及其逻辑结构的生成机制以及这个结构在其最深的本质上展现的演化的共性。在方法论上尝试通过打开技术黑箱来"看"技术所显现的技术本质及其演化机制。整个理论使得以往关于技术本质的技术哲学、工程哲学、设计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科学上的众多观点在这个框架下得到极大程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设计可被视为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技术认知与实践系统,可以从哲学的不同层次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观察和思考,使设计哲学成为当代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整体性发展的可行径路。在认识论视域内,设计存在论是设计本质论的前提;在实践论视域内,设计本质论是设计存在论的前提。人们对设计的科学的认知从经验层次逐步迈向了理论层次,同时逐渐形成了设计自身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贯穿于设计手段和实践之中。设计中的思维与行为的互动发展历程始终是围绕着"整体和部分"、"手段和目的"、"主体与客体"等范畴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混合方法是作为定量和定性方法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出现的,但被称作"第三种研究范式"并不合适,目前处于萌芽和发轫阶段的混合方法研究尚不具备"范式"的特征要件,其作为方法论体系的哲学立场和世界观究竟是什么,目前也未形成普遍共识,实用主义只能对混合方法的相容做出实用性解释,而缺乏对21世纪世界科学革命、思想变革的深刻理解。"复杂性范式"是一种具有世界规模的科学哲学思潮,作为混合方法研究的哲学立场被提出,能够从认识论基础、策略指导、世界观图景等层面为不同研究方法跨学科、多技术集成提供强有力的理论辩护。  相似文献   

11.
评当代三种技术社会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从技术哲学发展的历史及技术理论的现实进展,指出技术社会观在技术哲学及整个技术研究中长期不衰的重要地位,接着归纳出三种当代较有影响的技术社会观和它们的理论硬核,分析了三种观点的理论焦点和特点,认为它们在某些方面是互补的,因而可以通过竞争求得发展,促进技术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科学化。文末简要描述了新近出现的建构主义技术观的活力并展望其前程。 一、技术社会观与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从19世纪开始形成时期起,就表现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或分支。一种是工程技术的哲学,它是工程技术专家从内部对技术进行思考和分析的产物,它力图把人的技术活动作为了解人在世界上其他思想行为的范式。工程技术哲学强调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古希腊神话和哲学、现代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斯蒂格勒提出了他的"代具"技术理论,认为技术是人类因自身之缺陷而不得不向外延伸、人类只有依赖于它们才能在世界中生存的代具。斯蒂格勒的这一理论,一方面,它批判并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海德格尔"座架"技术观在人与技术关系上的某些偏颇之处;另一方面,它把技术之产生归咎于人类自身之缺陷。所以,尽管这一观点在哲学人类学中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但它同当代人类学、历史学所提供的史料相矛盾,故而它在理论和逻辑上仍存在着有待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技术人工物能否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答案的观点较多关注技术人工物不断增强的社会角色,持否定答案的较多关注道德行动体的标准哲学概念及其既有定义、特征。回答该问题的关键在技术人工物是否满足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具有意向性和自主性是存在物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技术人工物基于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两重性之上的三元意向性、基于技术中介理论的差异自主性,使其满足了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在"人-技术"综合存在中只有技术人工物的自主性和道德敏感性强于人的时,它才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既扩展了技术设计者的伦理责任,又拓展了伦理学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4.
政治哲学以人类的纪律秩序和分配秩序为考察内容,人工智能的崛起将为政治哲学批判开拓更大的理论视域,我们可以设想"人-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批判、"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批判和后人类的政治哲学批判等崭新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雅克·埃吕尔与托马斯·休斯都将技术看作一个系统,但由于"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的研究范式的"分立",两人的技术系统观尽管存在着相似性与互补性,在研究起点和研究进路上却各具特色。可以将休斯"技术系统方法"的历史分析框架视为埃吕尔自主论的技术系统观的一种反动,只是休斯矫枉过正,从理论的一极走向了另一极。正是以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为中介,技术哲学在寻求经验基础的过程中,向跳脱经典技术哲学决定论的渊薮迈出了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6.
以重生贵己为显著特征的道教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围绕"长生不老,修真成仙"的旨趣,形成了宏大的养生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道教养生哲学".道教养生哲学是道教养生智慧的理论升华,其深层内核是道教养生思维方式,其理论特质是文化技术.以文化技术的全新视角来解析道教养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典技术哲学分为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工程学的传统为主,其学科范式特征表现为人类学的、唯物论的和技术乌托邦主义的倾向;后一阶段以人文主义的传统为主,其学科范式特征表现为视域的多元化、理论基础上的后现代性和方法上的规范性。两种传统的融合促进了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研究策略,对传统生物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传统生物育种技术可以看作是手工工艺技术,顺从自然,通过"做""培育出"生物,属于海德格尔的前现代技术范畴。转基因技术则是由分子遗传学理论引导的现代技术,理论基础更深,具有"制造"和"座架"的本质特征,属于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范畴。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亨利·福特产业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成功的资本家和产业哲学家,亨利.福特是提出"产业哲学"概念和对产业活动进行系统反思的第一人。作为一种生产模式和管理思想,"福特制"是福特基于技术乐观主义的产业哲学的现实反映。大批量、低成本、高质量和低价格的产业理念和以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时至今日仍被产业界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是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它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理论支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理论视界是"现实的人",它所奠基的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生存论。与此对应的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哲学主题包括:实现对科学活动的规范性与历史性、科学的基础与人的生活世界、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辩证统一性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