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逻辑根据两个概念的外延有无重合部分或重合部分的多少,把概念问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进而把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统称为属种关系。属种关系反映的是一事物类与其子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可以用于两种不同的目的:第一,用来说明专名的意义;第二,用来说明专名指称其对象的指称方式。根据这两种用途,关于专名的摹状词理论相应地可以区分成"专名的摹状词意义理论"和"专名的摹状词指称理论"两种形式。克里普克认为专名的"摹状词意义理论"相比其"摹状词指称理论"来说要更为基础,理由是:当摹状词被用来说明专名的指称方式时,这种说明必然预设了"摹状词被首先用来说明专名的意义"。笔者将论证,克里普克在上述两种专名的摹状词理论之间建立的必然关联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独立地使用摹状词理论来说明专名的指称问题而无需以"专名的摹状词意义理论"为基础,也即:"专名的摹状词指称理论"可以独立地被运用。以上述论证为基础,笔者将讨论克里普克对于"独立"使用的"专名的摹状词指称理论"的反驳——"语义学"论证,认为克里普克的"语义学论证"并不成立,因为该论证是建立在对"指称关系"的错误理解之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理论,一个事物在被命名之初,可以使用摹状词描述该事物。有哲学家认为克里普克没有和弗雷格、罗素划清界限,其理论会出现Qua-问题,即我们需要通过一个或一组摹状词来确定某个名字的指称。Qua-问题对克里普克的理论有误解。事实上,克里普克并没有提出一个完备的指称理论,克里普克也不允许人们通过名字回溯对象;这样一来,即便在命名仪式上人们使用摹状词描述被命名的对象,只要这时摹状词作为固定指示记号描述了对象的必然属性,克里普克的理论就不会陷入Qua-问题之中;他的理论依然和弗雷格、罗素的理论有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4.
我对ontology没作什么研究。但计算机科学家们本来就是借用它的哲学含义用到信息技术中来的。虽然目前许多计算机科学家较多地用它指称一个对象的概念集合,但ontology的本义还是指事物内在本质、本性或逻辑,因此似尚无比(按上下文)译成“本体”或“本体论”更确切的。虽然这样的词生僻些,  相似文献   

5.
视觉经验的私密性使得与之关联的词语具有隐匿的复杂意义。民间观点默认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是客体和主体间的客观指称。近现代的讨论逐步放弃乃至最终完全背离了民间观点。原因在于,学者们相信颜色经验是主观感觉,颠倒光谱可能是真实的,而且根据维特根斯坦式的公共语言论,无论颠倒光谱现象是否是真实的,具体颜色语词也只具有关系意义,没有现象上的指称。事实上,民间客观主义大概率为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颠倒光谱现象不一定真实,至少可以证明黑色现象是个例外,因此现有理论多少都有些不尽人意,除关系意义之外,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还可能包含公共的现象指称,而且即便它为真,也不能根据公共语言论认为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不包含现象指称。民间观点不见得完全错误。  相似文献   

6.
论名称的涵义和指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尔所提"达特茅斯"问题并不能证明专名有所指而无涵义.弗雷格指出名称是通过涵义指称对象的,但他的理论存在许多不足.罗素在区分专名与摹状词的前提下认为有涵义的是摹状词,而他所讲的摹状词的涵义与人们通常讲的名称的涵义并不相同.塞尔讲的专名在指称性使用中涉及到的摹状词与人们通常讲的名称的涵义基本一致,但是把专名的涵义看做是使用者预设的,显得缺乏充足理由.克里普克认为摹状词所描述的对象的特性属于对象而不属于名称,这其实并不影响摹状词可以成为名称的涵义.对于同一名称指称不同对象的情况,关键是要看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将这些名称区剐开采的.在专名的零指称问题上,多数人是把名称所指的对象等同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个体.实际上,看一个名称有无指称应该主要看这个名称的使用语境.  相似文献   

7.
指称问题涉及语言、思维与实在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科学隐喻语言的双重指称现象,需要现有的指称理论对其做出合理的阐释.本文在回顾指称理论演变和发展的同时,以塞尔的意向指称论为基本视角,通过意指关系分析,来阐释科学隐喻语言在指称关系上所具有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达米特提出的“指称不是意义的一个成分”的命题,在意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该命题的论证,从一个新的视角论证了弗雷格关于含义和指称的区别,论证了含义概念和含义理论的必要性,是对等同论证和认知论证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神话-宗教"中表达了一种与权力交织在一起的技术观。技术由神掌管,通过神的有限赐予或偷取传递给人类,因此人类技术既受限制又有自由创造的双重含义。古希腊人的技术活动具有宗教意义和伦理意蕴,"宗教技艺"展示了技术获取的一般方式,即神的介入和帮助。人获取技术和制造产品,一方面凭借理智,一方面凭借虔诚,在神话中理智和虔诚都是善德的体现,因此技术活动在神话-宗教意义上具有伦理意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我对ontology没作什么研究。但计算机科学家们本来就是借用它的哲学含义用到信息技术中来的。虽然目前许多计算机科学家较多地用它指称一个对象的概念集合,但ontology的本义还是指事物内在本质、本性或逻辑,因此似尚无比(按上下文)译成“本体”或“本体论”更确切的。虽然这样的词生僻些,但正如众多外来政治词汇一样,起初对于大众有如天外声响——莫名其妙,用多了渐明意思也就自然了。  相似文献   

11.
空名所承诺的指称对象事实上不存在,有些科学上的理论字词也是空名。空名既无所指,又可如何解释其语意?本文以科学名词为例,论证两种常见空名理论假装论与创造论皆有困难,提出全新语意函数「反事实指称」,作为第三种理论进路,务求在不增加本体承诺的情况下适切地限制语意,克服语意与本体的两难局面。前两种理论皆导向科学非实在论,新理论却与科学实在论相容,故为语言与实在关系提供更多可能之讨论方向,是其另一吸引之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有关“语”的指称范围和分类标准以及“语汇”的研究对象和定义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通过从叙述特征和结构类型两个层面对“语”和“语汇”相关内容进行的重新界定,发现:“语”在语言学中的指称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语汇”之“语”应该取其狭义,“语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的总汇,也即一种语言里所有相对固定词组和短语的总汇。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4):122-127
直觉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整体领悟。它将有关对象事物的各种感受、体验和观念融合为一个整体,提炼能够解读其整体性质的基本关系,以求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直觉有其内在的思维机制,它以对象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网络为认识对象,将对关系的识别("取象")、关系的"同构映射"("嵌入")和意义的解读("贯通")融为一体,在瞬间完成了有关对象事物本质特征的整体性判断。直觉思维并不完全准确,但具有很大程度的可靠性,原因在于其符合在宏观层次上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一般规律,能够发现被逻辑思维框架忽略了的事物内在联系,并且以隐蔽方式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和相应思想资源,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14.
解释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的直接作用在于揭露所研究的对象的本质、内在本性。解释是揭露本质的。但是,正如В.И.列宁所曾指出的,本质是对象的本质特性的复杂多级的(更确切地说,无穷级的)体系。因此,对于对象作解释,就是揭露它的本质特性的体系。事物的任何特性只有在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才表现出来。对于本质特性来说,它们则是在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根本的、必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而这种关系,按照列宁的定义,就是规律。“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徽对《九章算术》中的立体及其名称进行了较多的考察,是他对全书概念、术语进行"审辨名分"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他努力为《九章算术》的数学知识构建理论基础的一种体现。本文分为不做解释、只解释实物含义、只解释几何含义、既解释实物含义又解释几何含义等四种类型分析了刘徽对《九章算术》中立体及其名称和用语的处理方式,指出刘徽对立体进行的辨名工作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还未能形成作为基础的一套解释术语和一个解释框架,是不完善的。尽管如此,刘徽的辨名工作仍足以为他论证数学方式的正确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指称理论认为意向性是指称的关键,即意义内在于人的思想.对此普特南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通过孪生地球等思想实验来说明心理表征不是指称的充分条件,通过对其功能主义的反思,他认为心理表征甚至也不是指称的必要条件,他的"语言社会劳动分工"论揭示了意义的社会结构.他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社会、历史和文化对意义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增加了丰富多样的各类标志服饰,并首次向所有军官配发了礼服。其中,礼服上垂挂的金黄色丝带被权威机构和新闻媒体冠以"绶带"之称谓。实际上,"绶带"这一术语的指称对象是错误的,那条金黄色丝带应该叫作"穗带"。  相似文献   

18.
与"普特南善变"的标准看法恰恰相反,普特南的实在论是连续的、整体的、一以贯之的。"语言如何连接世界"是贯穿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实在论初步确立了"语言"对"世界"的指称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树立起实在论的大旗;内在实在论不是科学实在论的反动,而是在科学实在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具体描述"语言"与"世界"的基于经验的指称关系,强调实在论内在于科学;自然实在论或实用主义实在论则把"语言如何连接世界"的问题追溯回"心灵如何连接世界",进而打破了笛卡尔心灵图画对现代哲学的钳制,肯定了"知觉"和"心灵"具有指称"世界"的能力,因而是比科学实在论和内在实在论更加"实在论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续四)(ISO DIS7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称  谓7-1 称谓类型称谓的作用是对定义的一种综合概括。称谓是以语言或非语言形式构成的概念表达式。限于本标准的目的,称谓分为:———指称类概念的术语;———指称个体概念的专名;———既指称类概念,又指称个体概念的符号。应当注意,并非一切符号都是称谓。7-2 术语7-2-1 术语与概念的关系术语由一个或多个词所组成。在专门语言中,术语表示类概念。简单术语仅含一个词根。包括两个或多个词根的术语称为复合术语。术语必须被专业人员接受和使用。用以指称某个概念的新创术语是新词语的一种类型,被称为新术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发展,塞尔对专名的研究由前期的"簇摹状词"理论转到"簇意向内容"理论,其研究方向也由语言哲学转向心灵哲学。塞尔认为专名的含义就是意向内容,指称是由一根意向内容的,因果历史链条决定的。本文指出,由于塞尔忽略语境因素,且意向内容本质上是心理的因而是私人性的,这使专名的意义在其理论中失去公共性。本文对塞尔、克里普克和陈晓平三人的因果历史理论作了比较和评价,进而指出,在语境中两种因果历史链条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