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聚体法制备复合纳米微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碳酸稀土和马来酸酐合成马来酸稀土单体后,通过乳液聚合成功地制备了含稀土的聚苯乙烯-马来酸离聚体,在离聚体中,离子基团在碳链低极性介质中聚集,最终形成了离子簇-纳米微粒,采用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这种纳米微粒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5种多库酯类离子液体作为非极性基础油液体石蜡(LP)和极性基础油聚乙二醇(PEG400)的添加剂,研究其作为钢/镁合金摩擦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润滑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离子液体添加剂,并利用SRV-V微动振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表面轮廓仪考察其摩擦学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润滑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 5种多库酯类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添加量为1% 可以有效改善基础油LP的摩擦学性能,而离子液体作为基础油PEG400添加剂在3% 含量可以起到一定的减摩抗磨效果;XPS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润滑剂与镁合金表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MgO ,Mg3 (PO4 )2和MgSO4等物质的摩擦化学反应膜.结论 多库酯类离子液体作为非极性基础油LP和极性基础油PEG400的添加剂,均可以改善其对钢/镁合金摩擦副的润滑性能,且物理吸附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共同决定了其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通过添加多组分复合添加剂在中性环境下可控制备异型纳米AlOOH的工艺优化过程,重点分析了多组分添加剂体系中的晶体生长机理。根据离子配位原理,推导出复合聚集体的存在形式,构建了极性离子条件下的AlOOH"复合生长基元"模型,揭示了极性离子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定向诱导作用,以及非极性添加剂对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修复美容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境友好纳米粒子添加剂在润滑油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2种环境友好纳米粒子:纳米碳酸钙和纳米稀土作为润滑油抗磨、极压添加剂,并将其单独或组合加入到500SN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含纳米粒子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损钢球表面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含环境友好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性能,其配比为:n(CaCO3):n(RE):1:1,总质量分数为0.6%.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概括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对各种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特别强调指出: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摩擦学是目前和今后摩擦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硼酸和氧化钙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型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通过改变反应温度、硼钙物质的量比及反应时间研究了生成硼酸钙的影响因素.利用XRD和TEM对其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制得产品是CaB6O10·5H2O,粒径为10~20 nm,分布均匀.将添加剂样品与润滑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超声搅拌下使添加剂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制得成品油.静止考察了润滑油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并且测试了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B6O10·5H2O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和沉淀法合成了球型、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利用XRD、SEM对其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添加剂样品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成品油,静置观察考查了润滑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利用重负荷车辆与工业齿轮油中试验检验了润滑油的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硼酸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8.
曲轴箱模拟试验方法(成漆板试验方法)是模拟内燃机润滑油在发动机工作条件下的热氧化安定性和抗氧化腐蚀性。它是评定润滑油和筛选添加剂的一种简单、可行、较实际的方法。特别对于炼厂试制润滑油新产品,调配添加剂新配方,鉴定其质量好坏,更具有实际意义。 曲轴箱润滑油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由于受高温和与空气中的氧相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低分子酸(H_2SO_4、HCl、HBr及有机酸)、胶质、沥青质等。这些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中试研究是润滑油添加剂产品的研制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不同的添加剂产品合成需要不同的化工设备,反应釜是中试研究的最主要设备;蒸馏、沉降、酸碱洗涤、离心过滤等是重要的粗产物后处理设备;先进的中试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计量系统可以提供能量平衡及物料平衡,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工业放大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添加极性与非极性添加剂优势互补的多组分复合添加方式,制造出可供亚稳相存在的空间,在极性铁离子发生"同晶替代"以及硫酸根离子"插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非极性表面活性剂对晶体形貌的"修复"作用,创建有利于所需目标产物结晶的环境相体系。在近中性环境下成功制备了晶须、片状、颗粒、荷叶状及六角形等多型态异型纳米AlOOH。用能谱图证明了添加元素的存在,用结构点阵间接印证了非极性离子的表面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溶剂萃取和柱层析方法从一种进口金属塑性加工润滑油中分离出粘度添加剂,并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色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该粘度添加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为我国粘度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关于丁二烯阴离子聚合若干理论问题的最近国内外文献综述,内容主要包括:1、聚丁二烯基鋰在烃类溶剂中的缔合度;2、丁二烯阴离子的聚合反应动力学;3、极性添加剂(路易氏碱)对丁二烯聚合产物微观结构的调节作用;4、丁二烯的聚合机理。上述四部份内容密切相关,彼此联系,是国内外作者争论的焦点;为此,在这里归纳综合,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采用锆或铋替代铅的新型齿轮润滑油(或脂)添加剂,实验证明,该添加剂不仅提高了润滑油(或脂)的极压性,齿轮抗胶合和抗点蚀能力,而且解决了对人和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ZDDP+MoDTP)合成工艺,作用机理,并对其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润滑性能模拟评定结果表明该剂极压抗展性能良好,是一种高档润滑油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微晶SiO2粉体添加剂的抗磨减摩作用,采用微晶SiO2矿物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利用AMSLER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45#钢摩擦副在添加剂润滑油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磨损后钢环表面的形貌和成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微晶SiO2粉体为添加剂润滑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陶瓷保护层.相比基础油,在微晶SiO2添加剂润滑油润滑条件下,摩擦副的接触状态由金属之间的摩擦磨损转化为自修复膜层之间的摩擦磨损.添加剂润滑油较基础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大.摩擦磨损过程中自修复膜层的形成,隔离了金属摩擦副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试样磨损失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6.
耿珊  魏泰  张岩  田成刚 《甘肃科技》2023,(9):103-107
由于摩擦而造成的能源损耗占整个能源损耗的30%以上。机械设备运转时,相互面接触带来的摩擦和磨损是设备丧失工作性能的主要原因。为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能源消耗,在润滑油中添加提升润滑油性能的添加剂是当务之急。文章通过介绍现今常用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机理、润滑油添加剂研究的热点,提出润滑油的添加剂技术需从新设备的发展趋势、环境保护及基础油的发展趋势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研发。  相似文献   

17.
在本实验条件下,发现随着润滑油中十八胺含量的增加,润滑油的抗接触疲劳能力提高。对试件表面化学元素进行了微成分分析,认为试件表面的N元素是FeN形式。十八胺能提高接触疲劳寿命的原因,是它能减少摩擦面间的摩擦系数,其胺基呈碱性。可中和润滑油中的部分酸性或减弱极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在扫描电镜上对试件表面疲劳裂纹的扩展进行了观察,认为疲劳点蚀的裂纹源来自试件表面,裂纹沿最大剪应力方向扩展,扩展中“油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彭润玲  韩少星  曾群锋  刘官  刘鹏 《江西科学》2015,33(3):391-395,401
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从而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纳米铜的表面能较高,纳米铜颗粒间存在较大的吸引力易形成块状聚集体,严重影响了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因而解决纳米铜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变得日益迫切。总结了提高纳米铜在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的方法,阐述了不同分散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及其优缺点,提出了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分散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粘度指数改进剂是润滑油中加入量比较大的一类添加剂,在润滑油的品种构成中约占50%。在国内,由于多级油应用的扩大及重质油的相对匮乏,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用量占添加剂总量的45%以上。由于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加入量、添加成本对润滑油成品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几  相似文献   

20.
轴承系统是某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其寿命直接关系机器的寿命,摩擦磨损是影响轴承系统寿命的主要因素,为此需提高轴承系统的抗磨损性能.改善润滑油性能是提高轴承减摩抗磨性能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入少量添加剂能够改善润滑油使用性能,从而提高轴承的减摩抗磨性能.在试样试验基础上,对最佳复配添加剂、目前所使用润滑油及基础油三种油品分别在相同径向承载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确定出最佳的润滑油添加剂.并对试验后的轴承进行了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