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0 引言儿童的语言与数学教育有什么关系?这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在第四届和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都有“语言与数学教育”专门小组。特别是,儿童的母语对于数学学习应起什么作用这一问题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对于生活在纯粹的母语环境中的儿童,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就贵州而言,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中小学数学课本都是汉文编写的,课堂用语主要是汉语。但据省民委有关资料:全省700多万  相似文献   

2.
游爱学 《科技信息》2011,(2):177-178
成人外语学习者作为一个外语学习的群体与其他外语学习者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对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提供给语言教学一些新思路。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对成人学习外语;儿童习得母语;儿童学习外语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探索适合成人学习外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人认为,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的过程一样。然而,一语习得和外语学习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讨论儿童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如何通过母语习得来使儿童外语学习受益。  相似文献   

4.
朱捷  李贞慧 《科技信息》2009,(22):105-105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与外语学习相辅相成,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提高母语文化修养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试论早期外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早期外语教育许智坚早期外语教育问题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及儿童家长的关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需要,不少国家就在试验在小学开设第二语言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专门召开了多次国际性会议,研究小学外语教育的问题。在香港,不但在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母语与第一外语的学习特征的比较,着重分析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性,并举例说明了教授第一外语过程中的问题点,阐述了掌握语言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母语是相对于其他外国语言或外族语言而言的。二语即除母语之外的语言;二语习得可以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甚至第四、五外语的学习,只要是非母语的学习都可称为二语习得。母语是传承本民族语言经过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也是对外交流的工具。任何一种外来语的引入,都会深深地烙上母语的痕迹,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如何借鉴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有益因素,去除其不利因素,提高二语学习能力是笔者写此文的要义。  相似文献   

8.
朱虹 《山西科技》2006,(2):82-83
布鲁卡语言区与威尔尼克语言区分别位于人的前后脑,分别负责中国人母语的学习和第二语言的习得。要学好外语(拼音文字类),需积极地开发其威尔尼克语言区。  相似文献   

9.
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诸如社会要求、学校规定、工作需要、经济条件、家长期望、同龄人之间的竞争等外部因素,以及年龄、外语学能、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学习动机,甚至性格等等个人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本文拟讨论造成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个人因素。l、年龄外语学习是否开始得越早越好?*扣ey(1974)、Fathman(1975)、Burstall(1975)、Hatch(198扎8teth(198对等都就年龄这一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的起始年龄不影响外语学习的秩序。儿童、少年以及成年学习者在学习掌握语…  相似文献   

10.
冷菁 《科技信息》2010,(22):I0129-I0129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用母语思维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这种思维定势常被称为语言迁移。由于语言迁移现象的存在,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排斥母语,认为母语的文化迁移会阻碍外语学习。但是,在现实中对已经掌握了相当高水平汉语的大学生来说,在纯汉语环境中学外语而完全排斥汉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本文从母语的正负迁移角度分别探讨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找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萍 《科技信息》2007,(27):463-464
成年人外语学习与儿童外语学习的心理机制是不同的,其母语所积聚的过去经验会无形中影响他们的外语学习.但两种语言系统在共生中互相排斥,在排斥中互相利用,并最终在大脑中形成双元结构.本文首先对双元结构理论作了详尽阐释,接着从该理论出发探讨双元结构下外语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指出成人外语思维的培养要受到母语和外语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迁移”最初由行为主史心理学家提出,是指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自动的潜意识的利用过程。在外语学习中,迁移现象非常广泛。多年来,外语教师对母语对于外语学习的作用问题争论不己。其实无论在语言的形式上还是功能上,母语和外语之间有着许多有趣的相似和迥异之处,作为语言学习者或教育者,只有科学、全面地掌握这些特点,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和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13.
刘文婷 《科技信息》2010,(31):I0210-I0210,I0161
在外语学习中,凡遇到母语和外语有差别的地方,学习者对母语的认知会干扰对外语的学习,而在母语和外语的相似之处,母语对外语有积极的帮助,这个过程就是语言迁移。本文从语音、词汇学习和"中国式英语"谈了语言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校和外语教师应创造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认知结构,尽可能地使学生一身心活动起来,处于积极地接受语言信息的状态。通过儿童习得母语现象,通过交际教学法,运用到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去,提高外语教与学的质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外语,掌握和运用外语。  相似文献   

15.
如果外语学习者调节好自己的内在因素,掌声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象儿童习得母语般习得外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向学生传播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指导他们多加练习。这样,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努力,学习者就能较好地习得外语。  相似文献   

16.
孙霖琳 《科技信息》2009,(6):131-131
语言是与思维直接联系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母语,在进行外语学习过程中,很好地利用母语教学可以有助于提高这四种技能的培养,同时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岳园园 《科技资讯》2006,(23):116-116
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观点大部分局限在母语思维的负面影响上,而对其正面影响关注不多。认为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本文试图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共同性来论证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二语习得,儿童母语刁得和外语教学的不同角度探讨了克拉申“输入假说”的部分理论依据,指出该学说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作用,但是也指出在语言习得中语言输出和输入一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略论外语学习中的母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不但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而且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应正确对待母语教育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充分认识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的学习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语言的普遍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外语,但语言的差异性又会给外语学习带来障碍。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原有思维体系的打破与重建即创建一种新的外语思维体系是外语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