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纪念地球日49周年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的49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1970年4月22日第一个地球日是地球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当时美国大约有2 000万人走上街头,为提高人们对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认识而呼吁。从那时起,参与一年一度地球日活动的人数在世界各地达数十亿人。今年是地球日的第49个年头。为纪念这一周年活动,并展示自1970年地球环境保护运动以来发生的变化,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汇集并概述了49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2.
《知识就是力量》2015,(4):10-11
人类依附地球生存,地球因为有了人类而更加丰富。近年来,气候变暖、空气质量恶化、土壤污染、自然资源开采过度等状况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与威胁。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的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的倡议和组织下,美国数十万群众参与了"地球日"这个重要的活动,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超过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从1990年开始,我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I=PAT:财富是祸害? 1970年,当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到来的时候,美国的环保人士却深深感到了内疚:美国的先进技术显而易见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影响在一个著名的公式中凸显出来,它是由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和物理学家约翰·P·霍尔德伦(John P.Holdren,现为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I=PAT:财富是祸害? 1970年,当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到来的时候,美国的环保人士却深深感到了内疚:美国的先进技术显而易见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影响在一个著名的公式中凸显出来,它是由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和物理学家约翰·P·霍尔德伦(John P.Holdten,现为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环保”意识大行其道、“环保”活动大张旗鼓的时代。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个人,头顶上时时刻刻都扣着一顶“环保”的帽子。环保,已然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走到今天,不知不觉间就形成了一种瓶颈状态。说明白点,这全“仰赖”于人类长期以来与环境建立的关系——以所谓主人翁的姿态对环境指手划脚,直到环境被蹂躏得威胁到人类自身时,才想到为了留给未来子孙的不只是一片荒芜,才不得不承担起“环保”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环保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个有主人翁责任感的人的心中,这才是关键。6月5日,恰逢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值得国人关注的是,这第三十个“世界环境日”的焦点将对准中国深圳。本刊为了配合这一活动,特编发3篇文章,形成一个集纳,以期引起世人的注意。为了让地球母亲充满生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时注意“环保”。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这是生活在地球上所有人的共同节日,其普及面比春节和圣诞更广泛,更普遍;尽管有些人对这个节日还不够了解,不够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来越凸显它的意义和重要,受到整个人类的关注。宇宙只有一个地球,有地球才有人类。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共同的家园。她以健美的身躯、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营养,养育了数以百亿计的子孙(包括  相似文献   

7.
地铁是城市中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地铁与城市中的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的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准时、方便、舒适等优点,因而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世界上运行线最长的地铁是纽约地铁,它的线路达37条,全长416公里。伦敦是世界上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第一条地铁线在1863年1月10日通车。目前伦敦地铁总长294公里,仅次于纽约地铁,居世界第二。伦敦80%的职工是乘地铁上下班的。伦敦还有一条不作客运的专用地铁,全长10.5公里,全部实现电气化和自动化,这条邮政地铁行车密度高、速度快,大大加快了…  相似文献   

8.
"地铁"主要是由地下线路、车站、列车及有关辅助设施组成。从英国伦敦修筑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中国于1965年开始修建北京地铁,继而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开始修建地铁。大城市修建地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地铁建设与地质环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田勘先生在《世界科学》2002年第9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静悄悄地,科学在为人类掘墓。 一看标题,就吓人一跳。把科学与掘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人,我不敢说张先生是第一人,但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为了论证这一命题的正确性,他列举了不少事实,如1945年美国  相似文献   

10.
纽约希望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能够更加有活力;而这体现在环境上,而非用金钱来衡量。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市长在曼哈顿一个绿色天台上正式宣布,纽约将制定有关法案来改善环境,预计将使纽约市的碳排放减少5%。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 1970年4月22日,美国上万所中小学,上千所高等院校和近2 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两干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3):28
生物燃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推广它。为了宣传这种污染小的环保燃油,新西兰工程师彼得·贝斯纳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完全由生物燃油驱动的游艇。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成立已有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中,我们始终以全面、深刻地了解地球这个人类的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宗旨。在今后第二个一百年中,我们在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同时,还要妥善地管理好人类居住的星球,这一点更为重要。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错过了许多主动和地球协调好关系的机会,以至使如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人类遭到自然报复的印迹。人类现在已处于被动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阿姆斯特朗是登上月球的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一步。除了这两名宇航员之外,迄今还没有其他地球生物"驻足"过月球。2015年,美国计划到月球上去种植蔬菜,如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在月球上培育成功的蔬菜便有望成为植物界的阿姆斯特朗。人类的探月梦想永无止境。我国"嫦娥三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备受世界瞩目,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航天组织随即竞相发布新的探月计划。在这些宏伟的计  相似文献   

15.
2022年是全球环保运动值得纪念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不仅是首个"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的第30个年头.1992年,具有历史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签订. 从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得到迅速而广泛的承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变异体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古埃及、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常常仰望天空,探索宇宙的秘密。但是直到18世纪,人们从来没有发现行星的记录。直到1781年3月的一天夜晚,43岁的德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例行的对天空扫描的时候,意外地在浩瀚群星中发现了一颗移动的小星星。他当时将其错认为彗星。后来的天文学家对其进行观察,发现这竟然是一颗行星,这是人类观察发现的第一颗行星,被命名为天王星。由于历史上从未有过行星发现者的记录,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人们随即开始对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进行研究。但是不久,法国人布瓦德在计算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时,发现理论计算值同观测资料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行前火箭发生爆炸 列昂诺夫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成为人类历史上进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人,还于1975年参与前苏联"联盟号"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在太空的对接,并与美国宇航员在太空握手,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一八四四年,莫尔斯在美国首次进行了长途电报通信,在人类通讯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三十一年后,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这台电话机的发明人,是一位苏格兰青年,名叫亚·贝尔。  相似文献   

19.
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中国的三名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处,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和谐相处,这几乎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识。但是在我国科坛,最近却围绕这一问题,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问题的起因,是由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发表在2005年第一期《环球》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引起的。何祚庥认为,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不能以环境为本,也不能以生态为本,而应该以人为本。他在文章中说:“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他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更不惜强调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