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数字特效是当代影视作品创意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在电影制作的各个领域,不仅使得影视作品更加生动逼真,还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通过重点分析影片《史前一万年》的数字特效在角色创造、场景制作、前期效果这三个方面的灵活应用,揭秘数字特效的神奇之处并阐述其对于影视生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阿凡达》时代的电影数字特效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含宇  刘晓瞳  李申 《科技信息》2010,(19):229-230
数字特效电影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数字特效合成技术以及数字特效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半个世纪发展的电影数字特效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作为电影制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各项流程已经十分清晰,各种软硬件配套设施十分齐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阿凡达》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前所未有的改变了这一状况,奠定了新的电影数字特效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军  李欣 《科技信息》2013,(18):206-207
人物传记电影通常以历史上某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为题材,该类影片近年来为奥斯卡获奖的热门,如近三年来荣获奥斯卡大奖的《林肯》、《铁娘子》、《国王的演讲》等。选择这类题材,除了有历史的厚度,也考虑了观众所熟悉的程度。影片《林肯》与《铁娘子》深刻而让人回味,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有了更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两部电影进行比较和研究,旨在找出两者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文涛 《创新科技》2006,(10):61-6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电脑科技效果的电影迅速在全世界掀起热潮。单单在去年圣诞月推出的美国好莱坞影片如《哈利波特》、《魔戒三部曲》、《怪兽集团》等,都不约而同地在尖端技术的协助下,成为新一代影迷的新宠。如果要回溯近代电影历史,不难发现美国电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幅度扩展势力版图,其原动力主要源自于“数码科技”,尤其是电脑与网络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这些数码科技促使电影业欣欣向荣之余,也同时带动了电脑特技领域的发展。兵家必争电影之地换言之,新一代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幕后,其实是一班电脑精英的呕心之作。正因为如此,各…  相似文献   

5.
黄昀 《今日科技》2009,(4):45-46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在后期中通过科技手段制作特技镜头来实现精彩无限的创意效果。键控技术作为科技创意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魔术师”。前不久上映的影片《赤壁(上)》中,在片末通过电脑特技剪辑而成的那只飞翔的白鸽,便是通过科技创意手段实现的。而第24届奥斯卡的“最佳剪辑”奖就是由科技特效创意元素最多的《魔戒3》摘得,该影片一并摘走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  相似文献   

6.
德国电影《罗拉快跑》自1998年公映以来,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批评家和影迷津津乐道的是导演运用了一种新颖的拍摄手法,大胆的创新了影片的制作。然而一直以来,因为批评界始终受限于社会政治视觉,并没有真正重视这部影片所蕴含的人生意蕴。《罗拉快跑》的新颖之处,不仅仅是它拍摄技巧的独特。更重要的是影片中折射出对命运深层次的思考,能够引发观众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本文重点对影片中的人生意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阿凡达》的神话使得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数字技术正逐渐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要素之一,然而传统电影美学仍在以灵魂的身份支撑着电影的艺术价值。要艺术美感还是形式体验,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在未来电影银幕中的戏份将如何演变?本文欲以影片《阿凡达》为讨论中心,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切入电影艺术中技术理性与艺术美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数字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对传统电影艺术美学观念的推动与颠覆。  相似文献   

8.
莫云 《科技智囊》2006,(7):46-47
大牌导演融得大笔资金,个人品牌魅力无穷继《无极》、《夜宴》之后,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大制作电影当属大牌导演张艺谋和他的明星班底正在紧张制作之中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该片制作阵容“豪华”,场景金碧辉煌,投资高达3.6亿人民币。然而最火爆的新闻点还在于,影片在筹划期间就从银行业巨头渣打手中获得了大笔融资,张艺谋的市场号召力创造了中国内地电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影片上映后获得极大的反响,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原作对于电影的成就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但是影视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对于电影的成功更是功不可没。本文就以电影《一九四二》为例,从叙事文本的重新编排,视觉造型的完美打造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改编的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周丽娉 《科技资讯》2013,(33):245-245
影片《阿甘正传》根据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作为一部成功的英文中译影片,《阿甘正传》中英语粗话的翻译可谓炉火纯青,给影片增色不少。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语言都有粗话,它不是粗鄙或糟粕,加以利用可以让电影荧幕形象更加饱满,描写更具生活化,尤其是在原声电影和文学原著中,粗话随处可见,翻译得当可以成为锦上添花之笔。  相似文献   

11.
影片《尼斯湖水怪》以一个非常诗情画意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主人公与水怪之间不寻常的友谊。他让我们了解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也应该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给我们了一个非常震撼的启示,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的道理。《尼斯湖水怪》的艺术特色主要从故事剧情、特效制作、音乐音响进行展开探讨,对本部电影进行艺术特色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电影《美国往事》侧重描述了一群纽约贫民窟中的孩子,他们的友谊、爱情、成功之梦最终无法实现,枪杀和打斗场面被渲染了一层浓重的怀旧色彩。同时,电影构建了一种独特叙事方式,自然地转换时空,使得现实与回忆交错于整个故事之中,有年少的单纯、青年的疯狂和老年的成熟,进而成为一部情感细腻的黑帮史诗电影。本文介绍了《美国往事》的故事情节,分析了影片的叙事结构,并概括了这部影片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影片《天安门》给人的艺术美感主要表现在氛围的营造、情节的设置以及人物的塑造三个方面,此外特效镜头、宏大场面的成功制作也为影片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儿科技》2010,(6):43-43
为《指环王》《阿凡达》和《第九区》这些以精美特效著称的的电影提供技术支持的道具工作室,特别设计了一款特技鞋。  相似文献   

15.
江晓原 《科技潮》2010,(4):54-55
“你一定要看《阿凡达》。” 这是我看完影片《阿凡达》后,对每一个和我谈起这部电影的朋友说的话。影片《阿凡达》伴随着超强力的营销推介,横空出世,全球热映,一票难求。许多人期许它将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这样的期许能不能成立呢?  相似文献   

16.
何平导演、杨争光编剧的中国西部片《双旗镇刀客》与“意大利西部片之父”塞尔吉奥·莱昂内执导的《黄金三镖客》均为国内外经典西部片的代表。从文体学会话分析的角度,解读剖析两部电影中高潮部分经典对白的话轮分布,探索电影对白所体现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分析中意两部影片在运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差异,从而论证并揭示中意西部电影不...  相似文献   

17.
《铁达尼号》是电影史上创票房价值最高且引起世界轰动的一部爱情题材影片,是有史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巅峰之作。从影片《铁达尼号》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产生、男女主人公境遇悬殊给爱情带来的阻力、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结局、影片主题的内蕴等方面可以获得好莱坞爱情影片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健 《世界知识》2020,(6):75-76
2月9日,韩国电影《寄生虫》摘得第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在奥斯卡的历史上,代表最高荣誉的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曾有几次被美国以外国家的电影摘得,如1988年意大利导演贝特鲁奇因执导的《末代皇帝》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九项奖,2001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最佳外语片、最佳艺术指导等四项奖。非英语的美国以外电影获最佳影片奖,《寄生虫》是首例。  相似文献   

20.
从跨文化视野看迪斯尼《木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趋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着美国强大的文化输出,中国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中国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被美国迪斯尼公司搬上了银幕,制作成了大型动画片《木兰》,在全球赢得了票房佳绩。这部影片虽然取材于古老的东方故事,却被赋予了浓厚的美国文化的色彩。通过分析迪斯尼《木兰》对中国传统文化诠释的偏差,旨在激发人们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提高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