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人机航迹规划是无人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自主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部分.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威胁情形中固定翼无人机的航迹规划优化模型.此模型对飞行航迹进行航迹平滑处理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几何原理的约束条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A*算法的远程导弹三维航迹规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A*算法的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将远程导弹的运动学模型离散化,利用导弹过载作为控制量,并结合约束条件,直接对三维空间进行最优航迹搜索.航迹规划过程不仅结合了导弹的本身机动特性,并且充分利用地形信息进行地形回避和威胁回避.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规划出三维空间中满足导弹过载约束的最优航迹.  相似文献   

3.
吕博  王大伟  王卓群 《应用科技》2010,37(12):32-35
文中建立了功能完整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使用最邻近数据关联(NNDA)算法提取目标航迹,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实现时间配准,并将传感器性能作为权重应用到航迹对的融合中,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融合航迹对.引用回声状态网络(ESN)技术实现航迹的预测.基于雷达数据在不同运动场景中测试模型性能,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和机动转弯的目标,模型具有较高的跟踪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船舶航迹流实时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用W .T .Reeves提出的粒子系统方法无法满足仿真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为使航海仿真系统能进行实时模拟 ,提高对水波、浪花及船舶航迹流模拟的逼真程度 ,采用粒子系统建立航迹流模型 ,模拟航迹流的外轮廓 ,确定图象的α值 ,利用图象合成方法中粒子的透明度来实现不规则性航迹流的实时动态仿真。分析研究了粒子系统的航迹流模型及图象合成的主要方法 ,实时地模拟出船舶航迹流随船舶大小、速度变化 ,随时间消退、随波浪上下起伏等动态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障碍物对民用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的影响,根据飞机在空中的受力特点及CCAR25-R4的要求,建立了基于航道3段越障的障碍物限制起飞重量的计算模型.模型根据飞机的空中运动方程推导出飞机总航迹和净航迹,再由净航迹的垂直高度与障碍物的高度之间的关系判断飞机是否可以安全越障.计算分析了计算步长、障碍物高度、顺逆风对最大起飞...  相似文献   

6.
某型飞机起飞航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某型飞机详细地研究了起飞航迹计算的模型与方法 ,并对利用本文的模型和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到某机场试飞测试数据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得到了给定起飞质量和机场条件的起飞航迹计算数据 ,它与试飞结果基本吻合 ,说明模型合理、解法正确、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航迹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设计优化一类巡航导弹航迹,且航迹满足避开地空导弹、高炮、歼击机群、电磁脉冲等火力单元和地形地物障碍,并且满足航迹路径长度短、耗油量少等约束条件。方法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对遗传算法的交叉操作进行改进。结果提出了一种巡航导弹航迹优化算法和一个航迹规划代价评判模型。结论经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典型性强,处理的信息量小,实时性也较好,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增大空域容量,提高飞行安全,降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4D航迹预测与规划是国内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最为重要地一项核心技术。首先在预战术流量管理阶段,通过飞行计划集中处理得到的航空器飞行计划信息,将航线划分成若干航段。然后利用航空器在不同航段间的离散型模型和单个航段中运动的连续型模型建立混杂模型,通过全飞行剖面混杂模型进行航迹预测;在相对运动法中采用调整速度来规避航路交叉点冲突以实现冲突解脱。最后提出航迹规划方法并对航空器进行无冲突航迹规划。仿真算例表明:在飞行计划集中处理与混杂模型下预测的水平航迹与垂直航迹能够准确地反映航空器飞行状态变化;调速法或调整时刻能有效地规避飞行冲突,所以提出的无冲突4D航迹规划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雷达目标运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运动方程的航迹模拟方法,通过以直线运动和圆弧运动两种最基本的目标运动方程来模拟目标航迹.建立航迹模型之后,通过一系列坐标交换,利用GDI 绘图工具,实现了雷达目标航迹在Windows Mobile 5.0上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系统误差下编队内各目标航迹精细关联的难题,基于编队目标航迹的特点,利用模糊拓扑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系统误差下基于双重模糊拓扑的编队航迹精细关联算法.算法首先基于循环阈值模型对各传感器获得的航迹进行编队识别,然后利用编队中心航迹代替编队整体,深入分析系统误差对编队中心航迹的影响,建立第一重模糊拓扑模型,完成编队航迹的预互联和普通目标航迹的对准关联,最后基于预关联编队内目标航迹之间或与航迹关联对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第二重模糊拓扑模型,实现编队内目标航迹的精细关联.经仿真数据验证,与基于目标不变信息量的模糊航迹对准关联算法、基于航迹迭代的航迹对准关联算法和修正的加权法相比,该算法综合性能明显优越,能很好满足工程上对系统误差下编队内目标航迹精细关联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多车型车辆共享的MDVRP问题及其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车场车辆共享的路径优化问题中,允许多种车型的车辆同时调用,在各个车场内循环调度使用,不必回到初始发出的车场,实现一定程度的共同配送;另外,考虑满载和空载的油耗不一样,同样的路径中车辆的装载量不同成本也会不一样.要满足上述新的车辆调度要求,必须建立新的车辆调度模型:目标函数包含路径的油耗成本,约束条件中车辆不必回到原车场.由于该模型属于NP难题,因此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路径的一维编码遗传算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使车辆调度路径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整机模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国产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臂架部分在工程应用中时常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臂架部分振动较大的原因。以某厂生产的37m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该泵车在2个典型工况下的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并利用试验方法验证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泵车的固有频率与工作频率比较接近,导致工作中臂架产生共振现象。最后提出了改进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并从汽车的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环保及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几个方面介绍了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特种军用车辆在斜坡滚翻过程中驾驶员及副驾驶员运动姿态,确定乘员损伤评价及评价指标,本文针对某型战术车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放置Hybrid III型有限元假人模型,通过LS-dyna有限元求解平台实现驾驶员不同滚翻方向边界条件下的车辆侧翻过程仿真,从而得到整车滚翻过程中乘员运动状态及各部位损伤值并进行比较,确定乘员损伤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都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车载子系统的相关功能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在1号线的实际案例分析,设计了车载子系统与车辆系统的接口电路优化改造方案。为成都地铁1号线的行车安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比喻贵新,而比喻是否新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对喻体的选用。可以说,喻体是比喻的核心和关键。使用比喻的艺术,实际上是结合本体寻找喻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唯一可以产业化的纯电动汽车使用的主要能源动力电池,设计开发了电池管理系统。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可以实时检测动力电池的各种运行参数:电池SOC、总电压、总电流、单体模块电压、电池包内特征温度;可以根据电池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同时具有热管理功能等;系统参数通过PC进行标定,通过CAN总线与整车其他系统进行通信实现信息共享。系统已经在BK 6121EV纯电动公交客车上安装。实验室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电池电压测量精度为1%满足要求,系统各个功能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周仁  张向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1):9398-9406
动力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 SOH)估计是电动汽车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目前的大部分方法都是基于实验室测试数据进行估计,忽略了实际车辆运行情况。本文使用国家大数据联盟平台采集的实际车辆运行数据进行电池SOH的估计。数据预处理方面,在清洗异常数据时,保留了实车数据中合理的强噪声数据,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特征选择方面,选择容量增量曲线峰值和对应的电压以及基于安时积分得到的小片段充电容量数据。算法方面,针对真实数据的弱时序性问题,利用BP-Adaboost算法进行电池SOH估计的研究。最后,利用同一类型三辆车的数据进行了模型训练、测试和验证,预测结果与LSTM-RNN算法对比,BP-Adaboost算法估计误差更小,平均绝对误差MAE达到0.96%,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实车电池SOH的高精度估计。  相似文献   

19.
以若干路段连续一周的车辆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该路段上各种车型的车重、轴距、轴重及车头间距的统计参数和分布特征,结合汽车厂家和实测轴距和轴重,给出了各代表车型的轴距及轴重分配比例的统计参数。根据统计参数,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随机车流模拟程序和随机车流在影响线上的加载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得到随机车流作用下实际桥梁n d的荷载效应最大值,进而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基于车辆统计数据下的汽车荷载效应标准值,并与现行规范标准值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荷载调查下的随机车流所产生的荷载效应标准值与规范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广深高速公路车辆荷载效应是公路-Ι级标准值效应的3倍,河北、江西某收费站车辆荷载效应是公路-Ι级的1.6~2.0倍,深港大桥车辆荷载效应与现行规范公路-Ι级效应相当;现行规范荷载与实际车辆荷载在一定程度上不相适应,该结论对制订新的规范荷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automated vehicle, AV)与人工驾驶车辆(manual vehicle, MV)组成的混行跟驰环境,基于Waymo公开数据集研究混行环境中AV前车对MV后车跟驰行为的影响。首先,探究混行环境中期望安全裕度模型和智能驾驶人模型的建模能力和模型参数变化,研究表明,混行环境中MV跟驰行为的机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MV驾驶人的减速敏感程度更低。其次,从跟驰安全性、稳定性和环境效应3个方面对混行跟驰行为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混行环境中的MV跟驰行为的稳定性和环境效应得到了改善,但是安全性并没有发生变化。最后,通过对前车速度波动性进行讨论发现,AV前车主要是通过降低自身速度波动性,从而抑制MV后车的速度波动性,改善MV后车在稳定性及环境效应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