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及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1536例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结果本院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为94.0%.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技术成为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提供形态学依据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符合率。方法:对166例乳腺肿物吸出组织,经巴氏(Papanicolaou)染色,参照分级标准及良、恶性肿瘤组织细胞的形态进行了显微镜下早期诊断。结果:166例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9.76%、灵敏度84.81%、特异度94.25%。其中良性肿瘤69例,假阴性12例(12.77%);乳腺癌和高度怀疑有癌特征的97例,假阳性5例(6.94%)。结论: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物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准确、可靠、安全、经济等重点意义,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198 6年 3月至 1999年 5月 ,对 130例原发性肝癌 (下简称肝癌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进行了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其中传统肝穿刺 (粗针 )行肝穿刺细胞学检查 54例 ,细针肝穿刺细胞学检查 76例。现将两组肝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及在介入治疗肝癌中的诊断意义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30例均有B超、CT检测显示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 ,符合全国肝癌防治会议通过的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1)粗针组 :54例 ,男 4 6例 ,女 8例 ,年龄 31~ 70岁 ;肝右叶占位 4 0例 ,左叶占位 10例 ,左右肝均有占位 4例 ,肿瘤直径均 >5cm ,可触及肿块 3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结疾病中各种诊断细胞的光镜下形态特征,以及各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9181例,淋巴结性疾病1718例(18.71%).淋巴结良性反应性增生1121例(65.25%),淋巴结炎176例(10.24%).淋巴结蛄校1 88例(1 0.04%),淋巴结转移性癌158例(9.20%),淋巴瘤75例(4.57%).各中疾病经病理组织切片证实符合率平均为96.43%.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的快速,简便,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认真掌握淋巴结疾病中各种诊断细胞的光镜下形态特征,尤其各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经胸壁针刺肺活检(TTNB)与经胸壁针刺肺吸引(TTNA)在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对同一病例,在CT引导下,先采用弹簧式半自动切割针对肺部肿块行TTNB获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再用腰穿针行TTNA针吸组织作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37例病人均获得满意的标本。经TTNB确诊者34例,确诊率为91.9%,经TTNA确诊25例,确诊率为67.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37例病人中,共有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16.2%,其中术后出现气胸2例,发生出血(咯血或肺内出血)4例.提示TTNB与TTNA均是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安全、可靠的方法,但TTNB的诊断率明显高于TTNA,尤其有利于肺部良性病变的诊断,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细胞蜡块制作技术在胸腹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性胸腹腔积液标本1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涂片、液基细胞学制片、细胞蜡块制作石蜡切片,经染色后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改良细胞蜡块制作技术操作流程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且能够有效提升胸腹腔积液恶性细胞检出率及细胞学检查的应用范围,此次研究胸腹腔积液标本129例,经细胞学检查良性病变91例(71%),转移性肿瘤35例(27%),原发性肿瘤3例(2%).结论:胸腹腔积液细胞蜡块技术避免了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查的局限性,通过细胞蜡块制作技术的实施,使细胞蜡块成为细胞学检查通向组织病理及分子病理联系,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前言 作为简易诊断肿瘤方法之一。脱落细胞的萤光显微镜的观察,1958年曾为 Bertalanffy等人[6]第一次用于检查宫颈癌。最近(1974),我国工作者又用于泌尿系统癌症的检查。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1]。下面所要报导的,是我们使用这种检查方法并和乳腺针吸细胞的检验结合起来,进行乳腺肿物观察的一些初步的结果。 乳腺针吸细胞的检验,作为诊断乳腺肿物的方法,近年来已为许多工作所肯定[2、3、5、8、14、17]。它的确诊率都在80%以上,而且对病人没有很大痛苦。但用一般染色,仍较复杂。在过去一年间,我们采用了碱性萤光染料淀橙(acridine orange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离心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TLT)在肺癌支气管镜刷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支气管镜刷片检查并有组织学对照的病例277例,采用离心法液基细胞制片和传统制片同时进行细胞学诊断,分析两种制片方法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分型的符合率.结果:离心法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0.4%和67.6%,特异度分别为92.3%和88.5%.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离心法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诊断分别为:鳞癌为93.3%和85.5%,腺癌分别93.8%和87.1%,小细胞癌94.4%和86.1%.结论:离心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在支气管镜刷检制片中是一项简便易行且便于质量控制的新技术,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分型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术中病理检查标本在做快速切片的同时,做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结果对照,计算准确率.结果:本组织141例,术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恶性肿瘤62例,冰冻切片诊断恶性肿瘤60例,准确率为96.7%,印片查见恶性肿瘤59例,准确率为95.16%,经四格表x2检验,x2=0.033,P>0.05,二者无显著差异,但有4例冰冻或快速石蜡切片疑为恶性的乳腺肿块,印片上细胞大小形态一致,且可见肌上皮细胞;2例甲状腺乳头样增生冷冻切片毛玻璃状核不明显的情况下,于印片上可见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结论:印片细胞学检查与冷冻切片结合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过诊断或漏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细胞学和细胞学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运用细胞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了70例临床怀疑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细针穿刺标本。结果:70例中,细胞不肯定肝脏恶性肿瘤56例,其中确诊肝细胞癌36例。70例组织学诊断中,肯定恶性肿瘤44例,其中确认肝细胞癌29例,转移性腺癌15例,二者联合诊断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