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今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重点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进而进一步完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机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本刊特邀请、摘编部分参与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分享他们的国际减灾日活动感想。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9日下午主持召开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进一步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国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三大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上,全面回顾了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全球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进展.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上,从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的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智能化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化和标准化、蓝天保卫战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和机制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主要成绩.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上,从新时代我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顶层设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4个方面介绍我国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业务、研究和理念上对我国未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部署今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5月5日,国家减灾委发布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从而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并着力加强基层综合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加强应急管理、系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10年来,中国减灾能力、现代化综合救援能力和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新时代应急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防灾减灾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灾害大数据平台在灾害防控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中国自然灾害频发、高发的现状与趋势,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存在本底数据、机理认识、风险预测的挑战。未来应重点加强自然灾害基础研究、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韧性社会建设、科普教育、自然灾害保险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营造宜居地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通过对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界定,结合我国农村灾害的特点,建立了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防灾减灾,责任重大。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我国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4月12日,从湖南省减灾委员会、湖南省民政厅传来喜讯,杨家山社区荣获"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杨家山社区成立于2001年4月,总面积0.6平方公里,总人数1.3万人。近年来,该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社区"的工作思路,以宣传救护知识和救助技能为主线,以开展防灾减灾宣教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社区的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个方面综述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堤防、河道、湖泊调蓄、水库调蓄、分蓄洪区、排水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承灾能力7个方面进行评价;非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救援与恢复能力、社会基础支持能力、灾害管理政策法规及科普宣教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对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评价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等学校灾害知识和能力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零散、通识教育不足等问题,导致师生防灾意识薄弱、防灾技能不足。通过改革灾害教育教学方法,建设防灾减灾虚拟演练实习基地,强化灾害通识教育,实施师资培训,加强学生考核评价,树立防灾绩效评价理念等措施,推动实现全民防灾减灾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防灾减灾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今年国际减灾日期间,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紧紧围绕主题,通过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技能示范、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应急救援实战演练等活动,普及推广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伤亡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引导广大师生及人民群众关注、防范各类灾害风险,自觉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事务,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5月9日,学士街道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纪元广场隆重举行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疏散演练活动,主题是: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信息共享与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能力与基础、灾害机理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对策建议:构建包容、共享、高效、科学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行动计划,提高沿线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一带一路”重大工程灾害风险防控机制与模式,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建设“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沿线国家减灾科技能力;设立“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人才计划,持续提供“一带一路”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从国外社区减灾装备的基本情况入手,从区域灾害系统角度阐述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尤其是灾害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灾害风险等系列研究热点与社区减灾装备的关系.可为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灾装备的科学配备,最大限度地减轻社区灾害风险和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做法,从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总结了代表性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策略:加强防灾减灾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融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科学和支撑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对我国自然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民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威胁之一。基于防灾减灾的文献回顾和现有防灾减灾机制的梳理,解析了“一带一路”沿线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发现:(1)跨境防灾减灾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重视,国际研究相对成熟,更注重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作用,强调建立评估体系对跨区域灾害进行评判,以完善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国内研究总体处于起步状态,主要集中在对跨境防灾减灾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对策及跨境防灾减灾合作机制研究。(2)现行的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主要集中在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的高层互动与外交对话机制、国家间防灾减灾制度框架与管理体系对接、防灾减灾技术与预警的共享机制等4个方面。(3)中国与沿线国家仍需从加强政治互信,建设综合防灾减灾平台,建立合作协商机制,防灾科技走出去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广东地区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规划存在的问题,以GB50188-2007镇规划标准为蓝本,从广东农村村庄选址和常发性灾害防灾减灾规划两个方面入手,分别对位于珠三角、粤东和粤西地区的4个农村防灾减灾规划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被调研农村在选址规划和常发性灾害防灾减灾方面普遍存在缺陷,经济发展落后、村民防灾减灾意识普遍不高和缺少统一规划是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提出防灾减灾规划建议,对广东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利用科技减灾,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强调科技减灾,落实科技减灾产业化思想,大力推进并注入减灾中的科技含量。文章指出,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靠科学评估、靠灾害风险分析、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以确保西部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各环节,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关系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渍涝灾害防治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为暴雨、地势低洼是形成武汉市渍涝灾害的重要原因,其防治的战略措施是:强化综合防灾的意识,开展渍涝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加强防治渍涝灾害的综合管理、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排水减灾工程建设的投入,强化综合减灾的法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