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回购市场上,回购利率具有明显的期间风险溢酬,风险溢酬随时间变化,并与回购利率期限结构水平明显相关.文章试图构造单因子、两因子本性仿射模型来解释回购利率的变化及风险溢酬,发现两因子本性仿射模型与单因子本性仿射模型相比,对回购利率期限结构变化的描述没有明显改进.回购利率期限结构扣除单因子模型给出的利率风险溢酬后,服从纯预期假设,单因子本性仿射模型可以解释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风险溢酬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波动率风险溢酬: 时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香港市场的数据, 通过构造恒生指数看涨期权的动态delta中性组合估计了股票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酬, 并对其时变的 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 香港股票市场上的确存在显著为负的波动率风险溢酬, 说明波动率的确是随机的, 是市场中存在 的另一个风险源. 而投资者是厌恶波动率风险的, 并通过支付较高价格购买股指期权来规避这一风险, 股指期权并非股票现货的冗余证券. 并且, 波动率风险溢酬呈现明显的时变特征, 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率, 股市当前的波动率越大, 投资者对未来波动的预期和风险 厌恶程度越高, 越愿意为规避波动率风险支付更高的风险溢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市场作为对比,运用多种方法深入考察了中国市场的波动率风险和波动率风险溢酬,发现中国市场具有与美国市场不同的异常现象.首先,与美国市场不同,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波动率风险整体而言并非系统性风险,而是呈现出暴跌时期显著为负,非暴跌时期显著为正的明显时变特征;其次,虽然中国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但期权隐含的波动率风险溢酬却显著为负,这与美国情形不同,也不符合金融原理,可能意味着中国期权价格存在高估.进一步的模拟Buy-Write策略结果证实中国期权价格的确存在持续的系统性高估.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两种检验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方法.指出基于这些回归方程来检验预期理论,实际上是对理性期望、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和期限溢酬不变的联合检验,实证研究中对预期理论的拒绝可能是由于未考虑到期限溢酬的时变性.在此基础上,基于Kalman滤波的期限溢酬估计模型.提出了一个利用即期利率数据.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交易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该市场期限溢酬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偏度风险溢酬是投资者对偏度风险所要求的回报,可由已实现偏度期望与风险中性偏度期望(隐含偏度)相减得到,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含量.本文运用Neuberger提出的无模型方法,通过构建方差互换和偏度互换合约,从台指期权价格数据中得到了已实现三阶矩和隐含三阶矩,然后根据Kozhan等的定义进一步得到已实现偏度和隐含偏度,将二者之差作为隐含偏度风险溢酬.本文对偏度风险溢酬的基本特征、信息含量、预测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台湾市场上的期权隐含偏度风险溢酬显著异于零,偏度风险是系统性风险,这一风险因子与市场风险因子有关,但仍然是异于市场风险的定价因子;中国台湾市场上的期权隐含偏度风险溢酬的确含有未来市场尾部风险的信息,但却并不能对未来真实的尾部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其更多地是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所要求的偏度风险溢酬越低,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利率的期限结构与经济增长预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不同到期期限利率的集合.经济理论表明利率的期限结构中包含了关于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货币当局的政策态度、经济增长预期、通货膨胀预期、就业以及经济周期等方面的经济信息.文章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研究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在一定的期间内能够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做出解释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香港恒生指数期权中的虚值期权计算香港股票市场风险中性高阶矩, 通过其与另一种高阶矩预期——运用历史分布通过AR(1)-GARCH(1,1)模型估计出来的现实世界高阶矩预期之间的关系分析高阶矩风险溢酬.研究结果发现: 在香港股票市场中,偏度、峰度等高阶矩具有非常显著的风险溢酬, 且风险溢酬均小于0. 这表明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热衷于冒险, 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收益.另外,考察了香港股票市场的期权价格结构,我们发现从恒生指数期权中得到的香港股票市场隐含波动率几乎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在对香港市场整体高阶矩进行分析时,也发现其偏度与峰度不能拒绝市场整体分布为正态分布的假设.  相似文献   

8.
利率期限结构的一致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典发 《系统工程》2002,20(1):17-19
研究广义Vasiek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一致性问题,获得为使该模型与实际即期利率期限结构匹配,短期利率的参数初始结构应满足的条件,还讨论所获结果对融资决策问题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9.
债券利率风险的一种度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风险是债券投资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本文通过对债券价值的分析,导出了利率变化情形下债券价值变动幅度的一个下边界,然后介绍了债券投资利率风险的一种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尚未爆发过银行业危机,因而如何测度银行体系风险是一个挑战。使用KMV模型测度的违约概率作为中国银行体系风险的指标。使用所测度的违约概率估算商业银行对1年、2年、5年和10年国债收益率的利率风险敞口。在此基础上研究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的运用是否降低了利率风险敞口。结论表明,利率衍生工具名义价值越高,利率风险敞口越低,但各个商业银行表现并不一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降低利率风险敞口的表现略差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股权风险溢价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几何平均方法、DDM模型和盈利增长模型对我国沪深两市1997~2001年期间A股股票的风险溢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A股股票的实际风险溢价为负,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的投机性泡沫。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利率体系和利率的形成机制,提出一个适合交易所利率期限结构估计的N S扩展模型,然后采用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日交易数据,对N S扩展模型、N elson-S iegel(N S)模型和Svensson(SV)模型进行了样本内、外的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N S扩展模型比N S模型和SV模型更适合于交易所的利率期限结构估计,交易所利率期限结构在1~10年期间,尤其是5~7年期间能够获得可靠的估计,在0~1年和10~20年期限期间估计的可靠性不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风险溢价和特征要素的中国股市B/M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M效应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回顾,总结了B/M效应解释中存在的风险溢价和特征要素观点冲突。通过基于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模型的推导原理和经济涵义,统一了对B/M效应的理性风险补偿与特征要素解释观点;实证效果证实了之前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春峰  刘玮  房振明 《系统工程》2004,22(11):33-39
介绍模糊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采用该方法对中国交易所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交易所国债市场模糊利率期限结构还是能够反映利率变化的。通过与西班牙国债市场模糊利率期限结构的比较,发现短期国债的数量和国债付息频率可能是造成两者模糊利率期限结构形状不同的原因,并使用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增加短期国债的数量和改变国债的付息频率有助于增加中国交易所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5.
在Acharya和Pedersen(2003)提出的三种流动性风险(收益对市场非流动性的敏感性COV(ri,LM)、非流动性对市场收益的敏感性COV(Li,rM)、流动性的共性COV(Li,L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市场收益、市场非流动性、组合收益以及组合非流动性的四元均值GARCH(1,1)模型,鉴于多元均值GARCH类模型参数估计的困难,我们分两阶段建模,对上海股票市场四类指数(工业、商业、公用以及地产)1997~2004年的风险溢价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系统风险溢价和流动性风险溢价,并且流动性风险溢价主要来源于收益对市场非流动性的敏感性和非流动性对市场收益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在Du ffie-S ing leton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流动性风险影响下的可违约债券定价模型,其中流动性因素的风险中性过程具备均值回复和条件异方差特征。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连续复利下可违约债券信用利差的期限结构模型,并通过改变流动性风险中性过程的控制参数,探讨了流动性风险对可违约债券利差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债券利差的期限结构对流动性风险非常敏感,且同样利差结构的债券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风险结构。对这些风险构成不加甄别,将直接影响使用基于强度过程的简约化模型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随机波动模型参数估计的新算法及其在上海股市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算法估计随机波动模型的参数问题.基于“前向滤波,后向抽样”方法提出一种新算法,并将新算法同原有算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利用新算法对上海股市进行波动性分析,发现中国涨跌停板制度对波动的持续性估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忽视这些因素将会导致波动的持续性被高估.  相似文献   

18.
在外汇市场存在风险溢价或参与者非理性预期的前提下,以人民币境内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为例,在非线性的误差修正模型(VECM)框架下,对金融危机期间远期汇率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①金融危机期间,境内不同到期期限远期汇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长期均衡关系由远期溢价期限结构所决定;②非线性误差修正模型能对远期汇率之间的短期动态机制进行较好地解释。这为辨别金融危机期间汇市的周期变化,认识汇率价格关系的变化特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统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预测沪深股市市场波动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目的在于:首先,检验和对比三种GARCH模型对于我国上海、深圳股市波动性的预测能力.其次,使用非对称的预测指标以体现对于预测误差高低的不同个体需求.在对于4个对称型的预测常规指标中,TGARCH对于2个市场波动的预测结果都是最佳的,而EGARCH的预测结果也要好于GARCH(1,1).这表明我国上海与深圳市场受坏消息的负面影响大于同等程度好消息的正面影响,而运用单边非对称的GARCH模型将更利于提高波动性预测的准确性.在非对称预测指标方面,研究认为EGARCH模型对于那些更愿意低估市场波动性的投资者而言较为有利,而GARCH(1,1)模型则相应满足了希望高估市场波动性的投资者的需求.这也表明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波动性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